近日,創金合信基金發布2022年宏觀與投資策略,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認為,2021年是舊經濟的周期高點,新經濟的改革元年,政策重心從絕對貧困到相對公平,從軟科技走向硬科技;2022年決定資產配置的關鍵宏觀問題是質量之辯,量變是舊經濟的外生增長,質變是新經濟的內生增長,二者的博弈決定了資產配置的主賽道。
2021年大類資產:上游通脹和能源革命
2021年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獲得量的增長,舊能源獲得價的提升;工業品高位震蕩,農業品沖高回落。中美經濟錯位復蘇,全球供應鏈繼續受到疫情擾動,中國出口強勁,人民幣維持強勢。
A股呈現行業分化、市值下沉特征。權重指數跑輸大市,中小市值指數表現較好。港股受房地產、互聯網、教育產業政策影響,見頂回落持續低迷。
緊信用但貨幣偏向寬松,經濟下行,債券小牛市。地產風險爆發,長久期利率債占優。
宏觀趨勢:2022年大機會較2021年弱化,但質仍然大于量
2022年盈利走弱、政策放松背景下,權益和債券都可能面臨階段性的機會。權益方面,估值收縮疊加業績分化,預計質的增長重新成為主流,對應盈利有韌性、邊際改善或者有估值修復空間的賽道,主要有四大方向。
一是新能源、新能源車、新材料和高端制造方向:行業處于高景氣階段,同時是綠色信貸和新基建等穩增長、穩信用的重要支持方向,建議持續重點關注。
二是地產、基建等傳統周期鏈條:政策邊際上有一定放松,但是在高質量發展基調下、滿足防風險和債務清理要求下的邊際放松,地產出清仍需要一個過程,基建的向上彈性會呈現階段性特征,且彈性不會太高,基建、地產鏈條整體以政策驅動的階段性反彈為主,5G、光網、數據中心、國產軟件系統、新能源基地等新基建彈性更大。
三是雙碳方向:2022年雙碳工作將有序推進,上游周期品價格恢復正常,預計投資機會從行業貝塔轉向阿爾法。CPI邊際向上,周期和消費景氣收斂,PPI下行對部分中下游行業成本緩解有一定利好。
四是消費方向:經濟和收入的彈性、政策的擾動、疫情的反復將帶來一定的擾動,整體或仍將延續緩慢修復的態勢。
聚焦智能化產業布局
我們認為下一條主賽道應該是PRINCE,也就是如下需求、要素、技術與政策的縮寫。即,即Popularization(大眾化),需求的大眾化與品質化;Rare metals(稀有金屬),要素的稀缺化;Intellectualization(智能化),技術的智能化;New energy(新能源),新能源化;High-Quality Consumption(品質消費),消費的品質化;Environment-friendly(環保),政策的環?;?/p>
主賽道的形成,第一,不能誤入禁區。新興產業進入供給側改革期,改革受損的就是禁區,對金融安全、輿論安全產生沖擊的,重復建設的、需要政府補貼才能生存的都屬于此列,主賽道投資都需要回避。第二,要在舒適區里布局,舒適區的特點一是解決痛點,二是產生興奮點。第三,主賽道的形成需要看到內生增長,內生增長的特征是規模收益遞增。
結合上述邏輯,我們認為2022年的主賽道應該是智能化,這是貫通周期(能源)、消費(汽車)、科技(5G)、金融(券商)的綜合產業鏈。
2022年資產配置建議:股債均衡
預計2022年全年股債均衡,一季度貨幣信用雙寬,利于股市估值中樞抬升,債市利率震蕩下行,股債均有機會。二季度后,海外貨幣收緊對國內壓力顯現,建議保持謹慎。
A股方面:預計盈利下行,政策維持寬松,全年沒有大的系統性風險。區間震蕩概率較大,結構性機會突出。繼續布局光伏、風電、軍工、儲能、新能源運營商等高景氣賽道,關注軍工、鋰電上游、物聯網、工業軟件、半導體IGBT的盈利上調機會。同時,尋找困境反轉機會,關注必選食品、豬肉、汽車等方向。
港股方面:2022國內經濟繼續放緩仍將對港股整體走勢產生壓制,但在政策環境與成本壓力邊際緩解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醫藥、汽車行業業績迎來改善,估值優勢凸顯,配置性價比提升。
債券方面:預計2022年債市整體震蕩偏強,建議久期中性,注重票息。看好優質金融主體的次級及永續金融債,產業債方面,建議對地產債保持謹慎,可關注煤企債和新能源上游相關企業債、轉債的投資機會。轉債市場更多跟蘇A股表現,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原油方面:未來1-2個季度供給克制,需求曲折向好,緊平衡格局延續,低庫存放大價格彈性,油價高位寬幅震蕩;此后供需逐步平衡,庫存回升,油價向均衡邁進。
黃金方面:供應瓶頸下,預計短期美國高通脹延續,同時,高基數、油價回落、供需走向平衡或將帶來2022年通脹轉頭下行,實際利率回升壓制金價,2022年或將難有表現。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我公司實際的投資結果,也不構成任何對投資人的投資建議。本報告中的數據出處若未加特別說明,均來自 Wind或創金合信基金宏觀策略配置部。本報告版權歸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僅供創金合信基金內部使用。
投資有風險,請謹慎選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常靖蕾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