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11月17日,2022分析師大會暨第四屆新浪財經“金麒麟”最佳分析師頒獎盛典隆重召開。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出席并講話,他表示,資本市場會迎來一個“科技牛”,為什么?就會有結構性行情,不要指望有特別大的行情,畢竟我們要在黃金坑中,要在房地產中調整個四五年,不會有特別大的牛市,但總體會有一個結構牛,特別會有科技牛。從上市公司的結構來看,上市公司的健康指數還算是越來越好,絕大部分都處于健康水平,說明過去這些年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核心,證監會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出臺新的《證券法》。確實出現了黃金坑,但是不悲觀,比較樂觀。
附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很榮幸參加新浪財經的分析師年度盛會,我參加了好幾次了,去年的時候我跟大家匯報交流了“黃金坑”,當時有很多人不相信,也實現了。可能有的時候叫做“預期正確的悲哀”。因為當時我們就感覺到房地產會有一個適當的著陸方式,可能會拖累整個經濟。所以,去年這個時候是這樣講的。今年也是要有一個主題,去年是“黃金坑”,今年是“科技牛”。中國經濟要堅持做“難但正確”的事情,正確而又容易的事,世界上是沒有的。容易的事情往往都是錯事,正確的事往往都是難事。什么叫“難但正確”的事情呢?就是一定要把實體經濟搞好。黨的二十大核心的一個要義,我理解就是要支持實體經濟。所以,中國的實體經濟到了一個搞產業的升級階段了,要在全球視野下看我們的產業,穩固制造業、加強新能源、搞好高科技仍舊是我們將來難但正確的事情。我今天想說的就是我們要有科技牛。
1.“破”:走出傳統房地產發展模式
2.“立”:資本市場發展與“科技牛”
為什么會形成房地產以一個相對慘痛的方式,比如說進入白銀時代、黃金時代的東西,還是我們的人口,有時人口是慢變量,慢變量人們不察覺,容易忽略。凱恩斯說往往很慢的變量在宏觀上容易忽略,就像人高血壓也不在乎,一下子腦溢血。有的時候慢變量容易忽略,但是又特別是個灰犀牛。
三次人口的高峰。現在面臨的是60年,61年到63年、64年這一次高峰的人退休了,到2021年60歲了,逐漸開始退休了,這是很大的事情,老齡化上升速度快,再加上出生人口下降很快,這是容易被忽視,但又是灰犀牛。
我跟譚海鳴七年前在《經濟研究》上發表的文章,預測了人口這樣一個反復的波動,潮汐般地涌入,進入城市以后,城市房價提高,生產力提高,但是房價上漲又把年輕人趕跑了,所以一線、二線、三線、四線潮汐般的涌動。再加上老齡化。我們當時就預計這個問題。
七年前的模型,顯示了我們跟日本某種意義上很相似。中國經濟在2020到2025年有一個明顯的下降,要降到4%左右甚至4%以下,從中高速降到中低速,還是比較陡的,跟我們老齡化是很相似的。我們預計了這個問題,2020—2025年間,確實經濟承壓,老齡化,相應地房地產也達到了高點,杠桿率很難抑制住出,會持續加杠桿。2025年大約加到270%、280%,跟我們的模型很相似,我們將來也是要過300甚至350,加杠桿很難阻擋。
人口在城市建潮汐般涌動,我們當時也不敢相信,逆城鎮化會來臨,很多農民工回到農村,很多進城的人也走了,一線城市也走了很多人,逆城鎮化是當時想不到的。到2025年以后又回來了,整個人口在一二三四線城市包括在農村之間潮汐般涌動。跟日本很相似,日本當時年輕人口在1973年時達到高點,老人不買房子,房子對老人沒有投資屬性,對年輕人有投資屬性。所以,日本從70年代開始城鎮化率也放緩,咱們也不要指望有多大的城鎮化率。
日本的新開工面積,從1973年開始住宅數就逐步下降,一直持續了將近20年。1993泡沫崩潰以后也是逐年下降。住宅投資也是逐年下降,跟人口高峰是一樣的。所以,住宅比重也下降。這是很相似的,核心就是年輕人買房子,老人不買房子,年輕人越來越少的時候房價到了高點。
日本的經濟增速也在換擋,1973年之后變成大約5%左右都不到。1992年之后趴地上了,房地產這種住宅投資對日本經濟對拉動就是負值,對我們也是拖累項,至少占了我們1/3到40%。靠什么來補呢?得承認這一點,很多人看到事實不承認。
房地產之后,日本從1973年以后也軟著陸一些,向知識密集型轉型,出口持續占比比較高,第三產業增長。1973年之后比較好,但是廣場協議之后做的比較糟,出現了大泡沫,1973年之后做得還是不錯的。
我們國家比日本做得好,做得幸運。我們15歲到60歲的人口什么時候達到高峰?2035年。所以,終究房地產是有泡沫成分,它不可能漲到天上去,因為年輕人沒了,就沒人買房子了,不可能每年都蓋20億平米。所以,我們國家從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堅持“房住不炒”,包括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咱們在2021年,房地產基本上到頂了,比預想的房地產人口到頂提前了十年左右。日本是1973年到頂,咱是2035年到頂,2021年房地產就基本上到頂了,是政策效果引發的。短期是很痛苦的,提早了十年,但是長期是好事,不至于嚴重過剩。所以,我們的房子已經進入了存量時代了,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現在從14億的存量已經干到300多億平米的存量,人均都40平米了,有人說可能50平米,人均都一套房,房地產產業鏈是很長的,帶動的是非常多的。所以,如果人口到了頂部,房地產就自然到頂部了,對房地產的投資不也就到頂部了嗎?
美國的經驗也是,美國房貸利率相對市場化,美國次貸危機之后就猛搞量化寬松,2007年出現次貸危機,2013年房地產反彈,美國的情況跟我們不一樣,它的老齡化情況沒有那么嚴重,但確實各個國家都避免不了房地產泡沫,房地產一定會有泡沫,年輕人終究會多買房子的,為了老一輩。但一多買房子就會出現泡沫,泡沫總有破裂的時候。很希望房貸的首套利率繼續下降,在我們的呼喚下已經開始下降了。
所以,堅持“房住不炒”,因為房地產在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高了,房地產的投資占了15%,相關投資應該再有15%。所以,如果三成都是房地產的投資,人口到高峰,房地產也一定會有高峰,怎么會沒有泡沫成分呢?一定會有的,還好我們堅持“房住不炒”等一系列的政策,所以我們早地處理這個泡沫,贏得了主動。
我們跟日本比較一下,日本也是有房地產周期,不能漲到天上去,人口周期到來,日本也是刺破泡沫。我們一系列政策,也適當主動刺破了泡沫,至少是有泡沫成分的。日本的企業部門炒地皮,咱們企業部門不炒,但關鍵居民加杠桿加得太猛。它的監管不如我們,我們很早就重視房地產的系統性風險,所以咱們防得比較好,日本90年代出了大事,出了系統性風險,咱們不會出現。日本房地產龍頭很多也都出現了破產,我們的房地產公司,包括民營房地產現在國家也在支持,應該說會有艱難的情況,但總體還是能夠活下來,只要迅速地降杠桿。
所以,總體來說我們比日本幸運,我們在年輕人口沒到高點的時候把有些泡沫成分給刺破了,刺破了就是100億在建面積,我們還有年輕人口,我們熬一熬就能熬出來,我們還要改善需求,真要到2035年再破了之后,就沒有改善需求了。我們準備得比較好,但是短期是很痛苦的。所以,房地產是從黃金時代進入了白銀時代,依然是有白銀時代,一年還有10億平米的消化,主要是改善需求。
去年我跟大家說“黃金坑”,我們一定是要走出來的,如果適當的泡沫成分不破裂,房地產必然以慘痛的方式進入白銀時代,我們也是很難辦的,也很難阻擋這個過程。所以,短期是疼的,長期是好的,房地產也不要太悲觀,會是一個白銀時代。
2.立。
立就是二十大報告,立什么?就是實體經濟。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改善改善就夠了,要把泡沫擠一擠,我們趕快做實體經濟吧,當然房地產也有部分是實體經濟。支持專精特新的發展,鞏固我們的產業鏈,建立新興產業集群,構建高質量服務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發展,現代化的產業體系,二十大報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怎么做?就是要支持實體經濟,沒有什么辦法。全球視野上看什么產業我們能掙錢,怎么做?
現在咱們在全球看處于什么位置?不算處于微笑曲線的底部,也算中底部。60年代到80年代,我們基本上就是底部,90年代的時候咱們是爬升了,但只是在中端,有些達到高端,但還是少量。研發我們也在逐漸增加,我們也是到了GDP的2.4%了,也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在全球中我們的產業鏈地位并不高,有明顯提升,但還沒有到利潤空間最大微笑(曲線)的上端。我們要做什么?二十大已經說了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發展安全經濟,包括咱們善于斗爭,開放市場,就是把要制造業升級,加快智能機器人大量使用,因為年輕人越來越少了。近幾年專精特新在上海的產業中是比較多的,上海的比重比較高,其它地方相對不是那么高,但也在發展。
過去五年,我們的資本市場專項改革總體是比較成功的。全球巴菲特的比例都在提高,明年是70%,2035年是80%,我們現在82萬億在股市里,到時候可能就是160萬億。160萬億是怎么算的?預計現在的股市翻一番的基礎上市值增加80萬億,按照每年市值20億計算,上市公司數量增加4000—5000家。到2035年干400家專精特新,總體上市公司接近10000個,平均市值大約200億左右比較合理。每年400家,但是還有很多退市的,要大浪淘沙,以這樣的速度來增長。所以,周小川行長有一句名言“資金進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所以,人民銀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上各個商業銀行的努力,信貸很多就進入資本市場,有點泡沫沒關系,那是好泡沫。包括公募基金也在支持實體,通過不同的方式。這樣的話,整個M2增速會比較好。
資本市場會迎來一個“科技牛”,為什么?就會有結構性行情,不要指望有特別大的行情,畢竟我們要在黃金坑中,要在房地產中調整個四五年,不會有特別大的牛市,但總體會有一個結構牛,特別會有科技牛。從上市公司的結構來看,上市公司的健康指數還算是越來越好,絕大部分都處于健康水平,說明過去這些年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核心,證監會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出臺新的《證券法》。確實出現了黃金坑,但是不悲觀,比較樂觀,就在于我們修改科技牛。
當年美國在次貸危機之后,他們使用QE,咱們不是QE,咱們是穩健的情況下支持。美國發生什么事情?從2008年開始三輪QE,主要是整個的科技股漲得很好,今天的Google、蘋果、Facebook都是飛速成長,當年也是創新高。醫療行業、信息技術市值超過1/3,都是從次貸危機以后到2019年期間狂漲,漲了三倍多,標普漲了五倍多。所以,我們國家也會類似。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很難阻擋房地產的泡沫,多少有些泡沫。畢竟人口是要到頂的,年輕人終究是有限的。人口到頂了以后,貨幣政策比較支持,在穩健的情況下,適度地積極,再加上股市也有全面注冊制的推行,可能就會科技牛,我們現在已經初步形成科技牛了,新經濟與舊經濟比較,新經濟的比重明顯就比舊經濟比重高,讓資本市場調節我們的產業結構,現在看科技成長的還是發展速度比較快。所以,不同產業的增速不一樣,這是我們想要的。
專精特新工信部搞了將近7000多個,全國各個地方搞了十幾萬個類似專精特新的,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分布,廣東省有80個列入的。專精特新的ROE還是比較高,ROE是8%,ROA是4%,比主板、創業板都高,可能科創板里有專精特新。專精特新的質量還是比較好的。所以,科創板包括創業板因為市值低,ROE比較好,它能夠彌補我們的很多細分賽道。中國的市場足夠大,有很多細分賽道,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都比較好,對結構有一個很大的調整。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近9000家,占上市公司的8.5%,中證1000中,專精特新有184家,高于滬深300的44家和中證500指數的75家。總體來說對這批專精特新還是寄予更大希望,畢竟形成了一個體制化、制度化的支持,這是科技牛的壓艙石,或者是底倉,實質的東西可能來自于專精特新。
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創新助力“科技牛”,我們國家現在的新能源一定是發生能源革命的,在新能源上全球別人比不了我們,光伏我們有沙漠,有廣大中西部地區;風力發電有長的海岸線;儲能有一批高科技企業,像寧德時代等,汽車有比亞迪,確實是很厲害的,我們有相當長的比較優勢。所以,新能源車已經逐漸從滲透率30%到50%過渡了,將來還有光伏。所以,新能源的投資量也是比較大的,也會帶動經濟保持一個可能相對中速偏低一點的速度,4%—5%比較合理。
最后,總結。我們還算比較幸運,我們的年輕人在2035年到達頂點,2020年咱們就把泡沫成分刺破了。刺破以后,讓房地產迅速地從黃金時代比較痛苦地走進了白銀時代,存量房沒那么多,就100萬平米在建工程,一年肯定有10億平米的需求,年輕人還在,改善性需求還在。所以,這種情況再擴展下去,我們熬五年就能熬出來,不會像日本那樣20年經濟趴在地上。
把這個整完之后我們做點什么事呢?就是二十大說的,一定要支持實體,實體就是產業,全球看到了支持產業階段了,沒有產業無以立身,這才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
怎么支持?通過資本市場結構調整,穩住制造業,加強新能源整個產業鏈,然后發展專精特新,造就一個科技牛,貨幣政策環境會比較友好,財政政策也會比較給力,專精特新十幾萬家了,總有好的,一年上市400只,十年干4000只,加上現有的,再淘汰一些,將來很可能就類似美國,從房地產泡沫之后,它也是科技牛,我們也有個中國特色科技牛。
所以,“立”,我作為經濟工作者充滿信心。我們堅持做“難但正確”的事情,沒有“正確但容易”的事情,只有把實體經濟搞好,只有把產業搞好才行,通過資本市場拉動我們整個的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造就科技牛,熬五年,我們的房地產終究會走出困境、走出新的一個白銀時代,我們的科技產業在經濟中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好,中國經濟會保持一個中等的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長治久安,我相信這一定是可以做到的,關鍵我們要勇毅前行,熬過這個艱難時代,迎接我們國家的科技牛。
謝謝!
新浪財經立足“研究改變世界,構建分析師資本話語權體系”,以提升證券研究行業水平、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為根本目標舉辦第四屆“分析師大會”,聚集王忠民、劉紀鵬、竇玉明、管濤、黃燕銘等50+位專家、學者、行業掌舵者、頂級基金經理、金牌分析師,共同探討2023年的機遇與挑戰。
責任編輯:常靖蕾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