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投資楊振寧:私募叢林法則 生存是第一要務

卿云投資楊振寧:私募叢林法則 生存是第一要務
2018年09月17日 02:35 國際金融報

  私募叢林法則:生存是第一要務(基金篇)

  見習記者 何思

  “在私募這片叢林中,管理人應保證不被猛獸吃掉,在此前提下讓自己吃飽。”

  “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可能遠沒有我們這么‘幸運’,能在十多年間經歷多輪牛熊市轉換、市場大震蕩,這種經歷可能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很能磨煉人的能力。”在證券市場沉浮了十多年的卿云投資總經理楊振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報道組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他是如何把握私募發展的機遇以及心路歷程。

  今年市場行情低迷,私募基金也表現不佳。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已備案私募產品數量出現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首次下滑,且證券類私募管理規模較上月減少79.44億元,今年以來已連續7個月縮水。在此情況下,已有過熊市經驗的私募基金,又該如何“過冬”?

  創業之初遇熊市

  時間回溯到2007年8月15日,廈門的日頭還有些火辣,蟬鳴聲有節奏地“吱——吱——”作響,路上行人腳步匆匆,然而證券營業廳里依然人頭攢動。大廳里的風扇絲毫不起作用,汗流浹背的人們雙眼緊盯著大盤屏幕。這是A股歷史上最值得矚目的一輪大牛市,股票成為各行各業探討的熱點話題。

  當時,楊振寧已在廈門一家銀行的信貸部門工作一年有余。2006年從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學專業畢業后,楊振寧便隨南下炒股熱潮,來到廈門尋找機會。廈門民營經濟較為發達,再加上公募基金等正規證券投資渠道還未普及,因而大部分有投資需求的人流行找“民間股神”代為理財。

  有人找上了楊振寧,態度極為誠懇,“小楊,你(銀行合規)肯定有渠道,你幫我管管吧。”僅用自己的錢嘗試過小投資的楊振寧,雖有些躍躍欲試,但心中不免猶豫萬千,這是個高風險操作,一不留神便會虧得傾家蕩產,自己能承擔后果嗎?

  但同時,認沽權證市場的火熱讓楊振寧看到了機遇。由于權證每份金額較小,門檻低,再加上實行“T+0”的交易形式,當天可以多次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因而適合短期收益。

  2007年8月15日,機會來了。楊振寧還記得那只給他帶來幸運的認沽權證,其代碼是:580997,這是上市公司招商銀行的權證。兩個交易日,漲了5倍,這意味著楊振寧所管理的幾千萬元資金翻至上億元,他自己的幾十萬元本金也賺了500多萬元,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二十多歲意氣風發的楊振寧忍不住向人說起自己取得的好業績。他在母校復旦大學BBS論壇和廈門小魚網論壇上發表了交易記錄,同時他所交易的券商營業部也對外界廣泛宣傳,這讓他在廈門金融圈打響了名氣,越來越多的新客戶慕名而來,楊振寧決定辭職創業。

  2008年3月,楊振寧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開啟了人生另一番天地。推開門,“卿云”二字映入眼簾,負責日常行政的同事已在等候。二人暢談未來規劃,心潮澎湃。此時滿懷憧憬的楊振寧沒有想到,市場會給他當頭棒喝。

  大盤指數一路下跌,雖然2009年曾有過一輪短促反彈,但隨后A股進入長達5年的熊市。而幸運也沒有再次降臨,楊振寧所管理的產品雖然跑贏大盤,但在行情趨勢影響下損失達20%。

  牛市儲備5年“糧食”

  熬過了熊市,楊振寧身上的棱角也被磨平,更為理性,表現在投資風格上,則更為穩健和謹慎。2011年,正式注冊了卿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后,這種謹慎的作風也體現在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三點:發行陽光化產品、“十分之一”的門檻原則以及投資心理教育。

  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代客理財”亂象頻出。2009年1月23日,原銀監會印發了第一份規范證券類信托產品的文件,這意味著存在多年的陽光私募模式獲得監管認可。

  楊振寧覺得機會來了,因此積極地為發行陽光化產品做準備。從理論上說,發行陽光化產品更能保障客戶的利益、防范信用風險、提升管理規模等。但實際上,客戶對投資陽光化產品的意愿較低,他們認為陽光化以后,在信息披露、操作流程等方面過于繁瑣,更愿意將資金托付給個人。

  這讓楊振寧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的投資能力得到認可,憂的是從理性上分析,個人代客理財有風險,在市場下跌時,若是投資者胡攪蠻纏,自己可能要承擔虧損,而私募陽光化產品會設置止損線,自己不至于無限制托底。

  于是,2014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開啟私募基金備案制度后,卿云投資于當年8月,成為較早一批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個月后,第一只產品以7500萬元的募資規模成立。在投資門檻方面,產品自成立之日起,單一客戶起投金額即為1000萬元,這體現了其謹慎的投資風格。

  消息一出,同行都感到不可思議,或不看好地潑冷水,或語重心長地勸說,“你這是胡來,(在熊市)別說1000萬元,100萬元都很難募集到,人家王亞偉奔私時產品投資門檻才500萬元。”對此,楊振寧卻有自己的堅持,他認為資金越豐厚的客戶,其承擔風險的能力越強,這也是最簡單有效地篩選出和自己理念相符投資者的方法。

  此外,門檻上還有另一道枷鎖:“十分之一原則”,即接受客戶委托資金的上限不能超過他資產凈值的十分之一。“這項原則的出發點是對客戶抗風險能力的評估,以及對他投資分散度的硬性規定,表面上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其實是對客戶資金安全的最大限度保護。”楊振寧解釋道。

  這種小心謹慎的做法,讓卿云投資挺過了熊市、股災和指數熔斷的接連打擊。楊振寧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調整心態。

  “很多人對私募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差,以為私募是一個紙醉金迷的行業,但其實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行業。如果非要說特殊之處,可能就在于它是服務于相對少數的高凈值客戶,同時在投資決策、信息披露以及投資收益分配上,相對于公募類基金,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和分配權。當然,相應地也會承擔更大的風險。”楊振寧認為,投資者應降低對基金收益的心理預期,這樣不至于在行情低迷時心態崩潰。

  同時,私募基金管理人也需調整心態。楊振寧指出:“在牛市時,有些私募瘋狂擴張,管理人也過上奢靡的生活,買游艇、加入超跑俱樂部等,把賺的錢都花完。等到熊市時就傻眼了,業績差、產品清盤、沒有收入來源,同時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自身也習慣了奢侈的生活,頓時覺得墜入深淵,只能關門或者轉讓,同時也失去了信譽。”

  因此,楊振寧建議,在每一輪牛市時賺到足夠度過5年熊市的收益。他解釋道,私募基金的收益曲線并不是平滑的,會隨著牛熊轉換而大漲大跌,因此牛市時應做好“儲糧”準備,使得熊市時能維持生計,靜待市場轉好。

  回顧過去,楊振寧表示,熊市是大家所不喜的,但也是需要的。“熊市可以讓很多東西現原形,可以看清哪些投資者與自己心態、理念一致,可以長期走下去,還可以看清哪些企業真正值得投資。此外,熊市可以對整個行業進行休克式清理,那些能力不夠或者無序競爭的對手,終會被市場淘汰”。

  “投資就像爬雪山”

  根據過往經驗,楊振寧總結了一套叢林法則:在私募這片叢林中,管理人應保證不被猛獸吃掉,在此前提下讓自己吃飽,那些一進場就盲目拿著棒子打老虎的人,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能力所獲,哪些是市場的恩賜。

  “尊重趨勢,發掘價值”是楊振寧的投資理念,而這兩者的順序不可顛倒。“尊重趨勢”,也可以說是“敬畏市場”,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楊振寧表示:“現在很多人都大肆宣傳私募的主觀能動性,但其實管理人還是應在被動適應市場的前提下,再進行主動操作。”

  經歷多年的一線交易和投資工作,楊振寧從最初起家的高風險投資,逐漸變得成熟穩健,甚至是謹慎保守,今天的他將投資策略定位為“基于產業邏輯去追逐成長的風格”,即研究上市公司的產業成長邏輯遠遠重于對公開信息的鉆研和賣方機構的建議,所以有同行笑稱其“用一級市場的方式投資二級市場”。

  “我并不否認這一點,但還是有些區別,戰略上的確是一級市場的思路,但戰術上,則必須遵從二級市場的規律。”楊振寧指出,投資一級市場即以持有股權的方式進入公司并長期持有,等待變化,而二級市場最獨特的就是流動性。

  在證券市場歷練了十多年后,楊振寧已有了自己的心得。他的理想狀態是,等到80歲、90歲了還能繼續做投資。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在畢業后不久就找到想要終身從事的職業。而對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楊振寧始終保持謙遜:“投資就像在爬雪山,我只是在大山還沒有發怒的時候,有幸在山頂上站了一會兒,而不是說到達山頂就可以宣布征服了一座山。”

責任編輯:陶然

私募 楊振寧 熊市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09 天風證券 601162 1.79
  • 09-27 邁瑞醫療 300760 --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
  • 09-26 長城證券 002939 --
  • 09-13 頂固集創 300749 12.22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