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資管視界
今天被一只基金震驚到了。
農銀匯理金穗3個月定開債規模暴降超800億。
規模從巔峰期的2017年的808.17億元,降到了2024年的0.67億元,規模猛降了807.5億元,規模下降了99.92%,聞所未聞,極為罕見。
農銀匯理金穗3個月定開債成立于2016年11月7日,成立以來回報22.41%,年化收益2.67%,這業績真不算高,歷史最大回撤-0.89%。
這只基金讓投資者,不對,是讓金融消費者們學到不少:
第一點:巨額贖回
要想學習巨額贖回的概念,這只基金絕對能進教科書。
巨額贖回是指當開放式基金的當日凈贖回量(贖回申請總數扣除申購申請總數后的余額)超過基金規模的10%時,基金管理人可以在接受贖回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10%的情況下,對其余的贖回申請延期辦理。
具體來看,農銀匯理金穗3個月定開債這只基金規模的劇烈下降主要是發生在2021年,在2020年末的規模還有739.82億元,到了2021年底規模就銳減到了2.17億元。
明顯遭到了巨額贖回,注意,這還不是大額贖回。
《基金》這本書更新或者基金相關的書籍需要案例時,這一鮮活生動的巨額贖回案例一定要用上。
第二點:基金圈版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也就是在2024年7月9日,基金經理發生了變更,由兩位共管的基金經理,變成了一位基金經理管理了。
這只產品在歌舞升平的大規模時期,凈利潤比現在的規模都要高,2019年的凈利潤為21.56億元,目前規模僅為0.67億元,太雞肋了,兩位基金經理管理也純屬浪費人力資源,索性讓一個基金經理管理。
或者說大規模時期錢賺麻了,現在也無所謂了。
第三點:成也機構,敗也機構
這只產品從始至今都是100%機構持有,可以說是機構特供基。
單一持有人持有的規模高達87%以上。
從總規模上看,
2020年底農銀匯理的規模有2413.95億元,排名第24名;
2021年底農銀匯理的規模為2055.62億元,排名第33位;
2024年Q1管理規模為1709.04億元,排名第36位。
可以看到規模是連年下滑的。
提到產品贖回,故事是非常多的。
機構贖回那是一點也不含糊的,記得2022年債券市場下跌時,最慘的是,債券公募基金經理,一年的收益在幾天內全磨平了,并且面臨產品大規模贖回,甚至逼得他們去銀行登門下跪求饒。(下跪傳聞未經證實,但壓力確實很大)
而農銀匯理這只產品可不是400億贖回了而是800億的贖回,這影響非常大。
目前從年報暫不能查出是哪個機構贖回了,唯一確定的是在公募基金整個行業破31萬億,行業規模屢創新高之際,農銀匯理的規模卻呈下降趨勢,這是值得深思的。
被巨額贖回那肯定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從目前來看,最主要還是:人才缺乏的問題。
人才缺乏,
固收、權益均無亮點
就以文中這只巨額贖回的產品為例,歷任的3位基金經理竟然均跑輸業績基準。
尤其是黃曉鵬,跑輸業績基準-7.59%,這對債基來說,對800億的債基來說,7個點就是56億元了,這業績是真差呀。
該產品成立以來回報22.41%,年化收益2.67%,年化收益不高,在2020年那會還不如買5年期國債香了。
難怪大資金贖回,如果是我有800億元,也不會在農銀匯理消費的。
上面是固收的表現,主動權益類產品也乏善可陳,沒啥亮點。
提到農銀匯理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三冠王”趙詣,2020年封神時刻,也是新能源的高光時刻。
隨后趙詣去了泉果基金。接任趙詣的基金經理業績也沒做上來,甚至倒退了不少。
比如:邢軍亮同樣是農銀匯理的新生代基金經理,目前其共管理3只基金。至今其任職回報均告負,其中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A至今(2024年7月9日)回報為-58.37%,腰斬了。
可以看到,農銀匯理固收和權益都是比較平庸。
從目前來看,農銀匯理能保住現有的規模,別再出現巨額贖回就已經很不錯了。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