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理財周刊)
【評論】
最近社保基金到底賺了還是虧了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一邊是審計署說社保基金去年虧了175 億元,一邊是社保基金理事會說去年賺了685 億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到底該聽誰的呢?
文/本刊記者 邢力
對社保基金來說,套用哈姆雷特的名言:“賺了還是虧了,這是個問題。”
盈利VS虧損到底該聽誰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近日審計署公告稱,2010年到2013 年全國社保基金自營指數化投資組合虧損共計69.53億元,其中2013 年虧損14.7 億元。公告還顯示,2013 年年底,社保基金理事會未按規定對6 只禁售期滿的轉持股票計提減值準備,少確認減值損失103.02 億元。
作為全國老百姓“養老保命錢”的社保基金居然虧了這么多錢,輿論瞬間炸開了鍋。不少人紛紛質疑,從2010 年至今,由于股市持續低迷,一些人為了“救市”,紛紛鼓吹社保基金應該加速入市,“挽狂瀾于既倒”。如今股市沒有扶起來,社保基金先遭殃了,因此紛紛要求社保基金減少甚至不允許投資股市。
但幾天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的年報卻顯示,2013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685.87 億元,投資收益率為6.2%,遠遠跑贏同期2.6%的通貨膨脹率。溯及既往,從2000 年成立至2013年底,14 年時間里,社保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更是高達8.13%,也跑贏了同期2.46%的年均通貨膨脹率。這一下子就讓看官們傻傻分不清楚了:一邊是審計署的權威公告描繪出的“敗家”形象,一邊又是社保基金發布的光鮮亮麗的年報。那到底誰在說謊呢?過去這些年社保基金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呢?
虧損原因1:股市不給力
其實仔細看下新聞不難發現,雙方都沒有說謊。社保基金理事會發布的喜報針對的是整體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審計署所說的虧損只是社保基金中的一部分——自營指數化投資部分。
在社保基金的投資組合中,存款、國債等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相對穩定,不太可能發生巨額虧損的情況,有波動的損失一般都來自股市投資部分。但正因為股市投資有風險,而老百姓的保命錢卻受不了風險,經不起折騰,所以才引起這么大的爭議。
可如果不投資股市,光靠存款和國債收益,社保基金又很難長期跑贏通脹。更何況對社保基金而言,跑贏通脹只是剛及格,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和養老金缺口的不斷擴大,社保基金必須要獲得更高的收益才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這個兩難問題要怎么破呢?
此題何解:借力外腦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微博]表示:“在世界上,關于社保基金應不應該投資股市是有爭議的。美國的社保基金只能買內部發行的國債,不允許買任何可交易證券。以智利為代表的國家,社保基金可以投資股市。”
事實上,之所以美國《社會保障法案》對聯邦社保基金有著嚴格的投資規定,其只能投資本息有保障的固定收益產品,是和美國老百姓的養老規劃中已經形成“三條腿走路”的局面不無關系。即托底性質的政府養老金(聯邦社保基金)、增強性質的企業養老金(如401K 計劃為代表的企業年金)和補充性質的個人養老金(商業性養老保險等)都已十分健全。因此,美國完全有條件將這三大養老支柱的風險偏好劃分開。即政府養老金無需獲得太高的收益,但也絕對不能虧損;而401K 計劃和商業養老保險的投資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投資者自己手上,投資股市不受限制,以期通過承擔相對較高的風險,獲得更好的養老金投資回報。
如今在美國,老百姓的養老金儲備中,只有10%是政府養老金,90%的資金是靠另外“兩條腿”提供的。而中國卻恰恰相反,目前的退休人群中,90%的養老金都靠政府提供,僅有不到10%的資產是自己有意識地在工作時通過籌集企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獲得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中國老百姓尚未形成養老不能靠政府,自己為自己籌備養老金的理財意識;另一方面和企業年金過去這些年推廣緩慢也難脫關系。這種現實局面下,就給政府的社保養老金造成了更大的保值增值壓力。
因此董登新指出,“客觀地講,在建立完善的問責和監督機制的前提下,如果能夠一方面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流通性,另一方面能夠保證資金增值,社保基金還是可以投資股市的”。
而歐美各國的經驗證明,像社保基金這么龐大的資金規模,借助指數基金投資股市是最好的辦法。一是因為指數基金可以高度規避非系統性風險;二是因為被動跟蹤投資可以大幅降低交易和投研成本,從而進一步提升基金回報的潛在空間;三是指數化投資一目了然,可以有效規避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道德風險。另外,在海外成熟市場,指數基金的長期投資回報往往能戰勝市場上大部分主動型的股票型基金。
然而,近年來我國社保基金的指數化投資效果欠佳,原因在于:一是A 股指數長期“俯臥撐”不給力,指數基金與主動型基金的PK 中占不到什么優勢;二是與海外成熟市場的社保基金習慣借力外部指數基金或委托投資指數化產品不同,雖然我國社保基金中也有部分資產交給專業的基金、券商、PE,乃至海外的知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委托投資,但大部分資金依然是社保基金自己經營。審計署提到的將近70 億元的虧損,正是這部分自營指數化投資。
A 股市場近年來結構日益多元,單單是指數化投資的創新理念和新產品也是層出不窮,指數化投資越來越從過去的傻瓜投資變成一種比主動型基金更復雜的投資模式,不少創新型指數基金在大盤指數下跌的環境下,依然能取得不錯的正收益。而社保基金的自營指數化投資卻依然死板地追溯著上證50指數等傳統大盤指數。過去幾年,這類指數產品的市場有效性和設計合理性卻飽受質疑。可惜在指數化投資領域,社保基金卻始終不愿借助外腦,自力更生卻換來巨額虧損。
事實上,即使在大勢不好的2013 年,社保基金中的股票投資依然實現了205.57 億元的收益,投資收益率6.73%。對比自營指數化投資的虧損,我們不難發現,社保基金在股市中主要的盈利模式依然來自“國家隊”的規模和信息優勢,從個股投資中獲得超額收益,但到了正兒八經的指數化投資領域就慫了。
可見,擺在社保基金面前的無非兩條出路:要不放棄雖然更加規范卻吃力不討好的指數化投資組合,要不就是請更專業的外腦來幫忙打理這部分投資。
虧損原因2:管理不到位
除了自營指數化投資的巨虧受到質疑外,更讓外界感到“不可饒恕”的是管理上的人為失誤和疏忽所導致的虧損。
審計署公告披露,在去年總共175 億元的虧損中,有不少是緣于一些管理失誤,包括部分協議存款辦理不規范,致使利息收入減少1.65 億元;對減持H 股收入獲得的港元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或結匯,因港元匯率下降導致匯兌損失9287.97 萬元;此外,還包括社保基金會基金財務部在研究擬定協議存款方案時,因決策不當,造成少收利息380 萬元。
盡管與幾十億元的投資虧損相比,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虧損只占極小一部分,但卻是社保基金虧損中真正的硬傷所在。
此題何解:公開透明
協議書超期,資金被挪用,沒有按期收回協議存款,支付利息沒有達到最初協定的利率,這些都是導致社保基金損失的原因。對于這類操作不規范造成社保基金的損失,董登新指出,必須加以規范。
董登新表示,社保基金投資虧損情況到底如何,一直以來都沒有詳細的數據披露,沒有具體的年度報告披露。社保基金會披露的年報對于各種投資都是綜合披露,股市上的投資披露信息過于簡化,投了多少,買了哪些股票,收益多少,托管方是誰,這些都無從考證。“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年報太簡化,一年一次,披露信息太少,年報格式都是千篇一律,文字內容差不多,就像填空一樣,換幾個數字就行,應該進一步細化。此外,對社保基金的監管要跟上來,建立問責機制,加大獨立的外部審計。每年的報告應該先給國家審計署審計,及時審計人為方面造成的損失,之后再進行披露。”董登新說道,“尤其對股市投資托管方,應該建立約束機制。托管收費應從投資收益中提取風險準備金,而不是從托管方的傭金中提取,這對托管方沒有太大約束。”
還有專家指出,針對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問題,應出臺更加細致的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的相關法律。在法律約束下,社保基金的投資項目、管理主體和責任追查等就有了穩定的制度支撐。依法確定社保基金的入市條件和程序,明確各方的義務和責任,才能讓投資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說到底,就是要提升社保基金資產配置和風險的公開透明度,讓所有老百姓一看就能明白:這部分虧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市場原因還是管理原因?如果是市場原因,應該如何改進投資方式,今后盡量避免這類損失;如果是人為管理原因造成的,那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如何追責和處罰。
事實上,在審計署的公告最后,也給解決社保基金虧損問題提供了類似的建議:社保基金會應研究構建面向市場、公開透明的信托貸款項目選擇程序,提高投資管理水平,明確利率調整的權限、責任和流程,探索建立存款招標制度,逐步采取委托投資的方式進行指數化投資,并建立監管分離制度,設立統一的投資信息管理平臺。
相關鏈接
社保基金都能投資哪些產品
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銀行存款、國債、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其中企業債、金融債投資比例不低于10%,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投資比例不高于40%,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投資比例不低于50%。總體來看,可以把社保基金近似地看成是一個投資風格偏于保守的偏債混合型基金。
名詞解釋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許多人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社會保險基金混為一談。
其實社會保險基金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五險一金”的統稱。而本文所提到的社會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統籌運作的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并交由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用于彌補今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將來一旦地方養老金出現嚴重缺口,將從社會保障基金中統一下撥進行彌補,保障退休人員利益。
因此這個基金中,除了有企事業單位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中統籌管理的一部分外,還有國家給予的各種財政補貼和撥付,包括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股減持或轉持的方式劃入的股權資產或現金、中央財政撥入公益彩票金等各種來源。可以被看做是養老保險中的“國家隊”。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