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眾議院
大多數銀行正在過苦日子,利差收窄、營收下滑、凈利下降、員工降薪,因此,精打細算過日子成為高管們的首要任務。
有一家銀行卻顯得有些“土豪”。
8月8日晚間,成都銀行發布關于購置房產暨關聯交易的進展公告稱,已于近日簽訂了有關購房合同,暫定轉讓總價不高于17.78億元。
豪擲17.78億買樓,而且是從第一大股東手中買樓,構成關聯交易,交易價格就備受關注。
盡管成都銀行當日公布了資產評估報告,但報告只有評估方法和結論,評估過程中關鍵的參數并未披露,唯一披露的數據是“綜合成新率100%”,最終得出17.78億的評估結果。因此,有投資者質疑該評估報告透明度不高。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此前,多家銀行在花費巨資買樓時,都曾遭遇過股東或者董事的反對。
買樓,還是把資金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這顯然需要銀行的決策層仔細斟酌。
豪擲17.78億買樓
公告稱,成都銀行擬購置由成都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交子投資公司)新建商品房,用于成都銀行總部辦公自用。該商品房位于成都交子公園金融總部產業園(四期)項目處。
該項目定位為超甲級寫字樓,內設營業部、會議中心、餐廚及生活區,人力培訓中心、檔案室、軟件開發中心、信用卡中心、個貸中心、客服中心等功能區。
評估報告顯示,經現場勘察,目前主體工程已經接近完工狀態。預計2025年8月建筑物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屆時建設標準為精裝房。
而成都銀行已經與關聯方交子投資公司簽訂了購房合同。《資產評估報告》顯示,該房產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2.51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895萬平方米。評估價值為17.88億元(包括二次精裝修費用2.92億元)。
至于買房的理由,成都銀行稱,現總部辦公大樓于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目前總行大樓已滿負荷運轉,辦公人員已超1300人,容納能力已達極限。
此外,成都銀行還提到,公司的事后監督中心、集中作業中心、信息技術開發中心、培訓中心等功能中心均在外租賃房屋辦公。隨著經營發展規模的擴大,以及前述功能中心向總部集中的安排,現有辦公場所已遠不能滿足實際運營需要。
辦公空間擁擠盡管是客觀事實,但要買房首先要有錢。從財報數據來看,成都銀行確實有“豪橫”的基礎。
作為西部首家萬億城商行,從年報數據上來看,2023年,成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17.02億元,同比增長7.22%;凈利潤116.72億元,同比增長16.22%。
但眾所周知,銀行是一個周期性行業,現在日子好未必代表未來還繼續向好。此前曾因“賺錢賺到不好意思”的民生銀行,如今也面臨著“錢難掙”窘境,過去的輝煌早已不再。
從這一點來看,民生銀行為成都銀行敲響了警鐘。
資產評估迷局
這筆高達17.78億元的房產買賣,實質是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交子金控)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因為這筆交易的雙方,成都銀行和交子投資公司,都是交子金控的旗下公司。其中,交子金控持有成都銀行20%的股份。
評估報告顯示,該筆關聯交易的評估方法為市場法、成本法。對地上可售商品房評估采用市場法,以含稅價確定地上可售商品房評估價值;對地下可售地下車位和地下特殊配套用房采用成本法進行評估,以含稅價確定建筑物評估價值;由于精裝修具體方案尚未最終確定,暫以交易雙方初步協商的暫定價計入。
資產評估報告顯示,經實施評估程序后,于評估基準日,得出該項目商品房評估價值為 17.88億元的結論。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成都銀行還享受了1000萬元的折扣。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價格按公平原則,以不優于對非關聯方同類交易的條件確定。由于本項目尚在建設中,本次交易暫定轉讓總價不高于17.78 億元。
雖然評估報告全文公布,但具體的評估過程及數據卻并沒有披露。對于地上可售商品房,采用的市場法評估,卻沒有公布參考的市場價格。
對于地下建筑,采用的是成本法評估,評估價值=重置成本x綜合成新率,而重置成本=建安綜合造價+前期及其他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投資利息+開發利潤。
由于是新樓,綜合成新率顯然是100%,評估報告也只公布了這個數據,其他數據則完全沒有披露。
像開發利潤,到底給關聯方留多少利潤,這顯然是個敏感問題。
成都銀行表示,本次交易價格是經本公司與交子投資公司公平磋商,采取成本加成的形式,按照市場化原則確定。最終交易總價根據財務決算審計和轉讓總價決算審計確定,雙方據實結算。
銀行買樓曾遭反對
近幾年,盡管大部分中小銀行股股價低迷,但買樓的熱情卻很高。
比如,齊魯銀行上市不到兩個月,就于2021年8月10日公告稱,以房產置換和現金補差價的方式,換入評估價值為11.81億元的新辦公樓。
2022年11月底,華夏銀行作價45.2億,向第一大股東首鋼集團定制購買北京數字科技大廈,項目包含甲級寫字樓,以及部分商業,總建面13.55萬平方米。
2022年5月,上海銀行以總價款48.54億元,買入綠地外灘中心T2幢辦公樓項目。
此外,廈門農商行、華潤銀行、長沙銀行等紛紛豪擲數億拿地蓋樓,連江門農商行,也要投資10億蓋總部大樓,幾乎相當于其一年的凈利潤。
但不少銀行的買樓議案,遭到了股東或董事的反對。
2023年6月25日,一家上市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擬購買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辦公樓宇,合計資產購置費用約23.34億元。但遭到該行一名董事的反對。
該董事反對的理由,一是從銀行目前實際情況看,資本耗用應優先聚焦于生息資產;二是該辦公用房的買入時機有待商榷。
民生銀行也曾因買房遭遇類似的情況。該行曾準備以不高于16.5億元(不含相關稅費)的價格,整體購買大連新沃金融總部基地及配套住宅項目,劉永好等三名董事對此議案投了棄權票。劉永好棄權的理由是:培訓中心應發揮銀行優勢,控制成本。
此前福建某銀行也因斥巨資在陸家嘴買樓,引發了小股東的反對,該股東發表公開信,要求銀行以買樓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對于買樓,不少投資者都認為,上市銀行應該專注于業務本身,買樓短期內難以為公司創造價值,且不排除今后房價下跌可能帶來的損失。
看來,是買樓要“面子”,還是提升股東回報要“里子”,是擺在銀行決策層面前的一道重大選擇題。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