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 冰
連日來,多家銀行陸續發布優化分期業務公告。比如,濰坊銀行發布關于信用卡“分期手續費”調整為“分期利息”公告。
據記者梳理,目前已有數十家銀行發布過類似公告。業界普遍認為,將手續費改為利息,使信用卡分期息費一目了然,既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也是落實監管要求的具體表現,未來銀行信用卡分期將“手續費”改“利息”或成趨勢。
“分期手續費”調整為“分期利息”
濰坊銀行公告稱,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該行將信用卡“分期手續費”調整為“分期利息”,其中,新申請及仍在進行中的分期業務,入賬的“分期手續費”將調整為“分期利息”,歷史已入賬的分期手續費賬單展示維持不變。更名后收費標準及計算規則不變,即實際每期還款金額不發生變化,具體以賬單列示為準。
此前,江蘇銀行也發布了《信用卡分期業務息費名稱調整的公告》。事實上,上述銀行并非個例,經記者梳理,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杭州銀行、蘇州銀行、南京銀行等數十家銀行曾發布過類似公告。
也有銀行持續優化現金類分期業務,例如南京銀行稱,關于現金類分期,該行的信用卡靈活分期功能將停止分期申請;同時,調整現金分期、鑫分期的現金類分期功能,分期總金額最高5萬元,單筆分期期數最長不超過24期等。
“目前銀行正陸續對信用卡業務開展規范管理,除了清理長期未使用的信用卡之外,優化分期業務也是銀行重點工作。”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以手續費名義變相收取高額息費是消費者投訴【進入黑貓投訴】的高發區,改為分期利息后消費者可以較為直觀地了解相關費用,有效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優化分期業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出于合規考慮;二是出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目的。
踐行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在銀行優化分期業務的背后是配套政策的引導。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3月份發布的公告要求,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也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
2022年7月份,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分期業務合同(協議)首頁和業務辦理頁面以明顯方式展示分期業務可能產生的所有息費項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費計算方式。向客戶展示分期業務收取的資金使用成本時,應當統一采用利息形式,并明確相應的計息規則,不得采用手續費等形式,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縱觀行業來看,近年來,信用卡業務一直是銀行業消費投訴的重點區域。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并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8016件,占投訴總量的50.3%。信用卡分期業務“利息不透明”“隱匿收息”“亂收費”等問題均曾被用戶“吐槽”。
“從銀行發布的公告上看,更名也會促使其收費變得更加透明。讓用戶在選擇信用卡分期業務時更理性,有助于用戶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王蓬博表示。
“預計未來銀行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改利息將成為趨勢。”蘇筱芮進一步表示,此前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存在息費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傳低利率、低費率,以手續費名義變相收取利息,模糊實際使用成本,不合理設置過低的賬單分期起點或不設起點,未經客戶自主確認實施自動分期等問題,導致客戶難以判斷資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戶息費負擔。銀行該舉動能夠使持卡人更加清晰、透明地了解用卡費用,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權。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