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迅速,在滿足普惠金融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逾期貸款也成為了銀行和金融機構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將催收業務委托給專業的催收公司,不少消金公司在內部催收無果時通過委外催收處置不良信貸資產。
近日,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委外催收機構入圍項目公開招標公告,尋求專業催收機構協助進行貸后管理,此前也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采購委外催收服務。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催收是符合金融分工的正規行業,銀行、消金等金融機構與催收公司合作是市場需要。消金公司主要服務長尾客戶,在催收方面壓力比較大,雖然之前出過一些問題,但近幾年經過監管的治理和整頓,整個行業的合作模式已經朝著成熟、規范的方向發展。
多家消金公司采購委外催收服務
消費金融公司催收通常分為自營催收和委外催收。自營催收基本是金融機構自建呼叫中心、外催、法催團隊。但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將逾期貸款的催收業務委托給專業催收公司可以減輕內部工作壓力,專注于核心業務。同時,催收公司通常擁有豐富的催收經驗和專業的技巧,能夠更有效追繳逾期貸款。而且相比于自己內部催收,委外催收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因此,外部采購服務成為消費金融公司處理不良貸款的剛性需要。
中郵消金、盛銀消金、南銀法巴消金、湖北消金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都采購了委外催收服務,多家的催收服務商名單高達數十家。
2023年7月,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公布的《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3年至2025年外包逾期提醒服務項目入庫候選人公示》顯示,共18個標段的超百家機構成為外包逾期提醒服務候選人,去重后候選機構數量約為99家。
2023年7月,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布的《催收服務供應商入圍采購項目(直營、專營業務)-結果公示》,入圍的供應商有59家。
2023年,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兩份催收服務機構入圍名單,其中5月份的《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催收服務機構增補入圍項目招標中標候選人公示》顯示,有15家催收機構增補入圍;2月份公布的《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催收服務機構入圍項目招標中標候選人公示》顯示38家催收機構入圍。
2023年6月,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公布《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委外催收服務采購項目采購結果公示》顯示,共有6家機構中標盛銀消金的委外催收項目。
在合作機構的選擇上,歐陽日輝強調,消金公司選擇催收公司合作時首先要合規,對催收公司口碑、業務能力、團隊以及在催收客群細分領域是否有權限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委外催收管理成持牌消金罰單“重災區”
隨著消費金融公司對催收需求的不斷擴大,一些不當催收行為也逐漸浮現,嚴重侵犯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被廣大金融消費者詬病,不少消費金融公司也因此被監管進行處罰。
2023年11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公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貸款利率風險定價機制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被罰款55萬元。
2023年10月30日,信用中國官網顯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對陜西長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開出罰單,因其對合作機構催收管理不完善,被責令改正并處以35萬元罰款。
2023年3月,原中國銀保監會重慶銀保監局公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馬上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貸前審查不審慎,對委外催收合作機構管理不審慎,被罰款共計100萬元。
消費金融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向記者表示,“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主要是指貸后環節,此前相關法律法規曾指出,機構應當規范催收行為,依法依規督促債務人清償債務,加強催收外包業務管理,例如,委托外部機構實施催收前,應當采取適當方式告知債務。
她進一步指出,消金公司貸后管理面臨的最大問題有兩方面,一是如何有效約束第三方機構,二是如何在催收合規與催收業績之間取得平衡。
冰鑒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表示,完備性監督機制才能預防和減少催收問題出現,金融機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監督和預警,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委外催收機構發現催收人員與客戶溝通是否存在問題,比如利用語音識別技術進行關鍵詞判斷、預警,從而判斷催收人員是否存在恐嚇、侮辱借款人,及時制止過激催收,避免委外催收機構違法亂紀發生。此外,金融機構應該要求委外催收機構嚴格執行催收公約以及其他催收監管政策。
同時,他也建議到,為了避免逾期過多,將業績考核壓力轉移到貸后催收,消金公司應該加強貸前風控,充分利用大數據風控,盡可能避免授信還款能力較弱的客戶大額度借款。對于部分客戶由于失業等原因導致暫時還款能力下降,建議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降低每期還款額度,并給與一定貸款利率優惠。
規范催收行為 強化合作機構管理
“合法合規”是監管部門對于消費金融機構催收的最低要求,也是不能逾越的行業底線。近年來,監管機構也一直在加強對金融機構催收行為的監管力度。針對消費金融行業,監管機構發布了一系列催收行為規范,旨在確保催收過程合法合規,保護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1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制定的《關于規范浙江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貸款催收工作的意見》指出,各機構是催收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切實履行催收管理主體責任,持續加強催收行為管理,建立健全催收管理制度,做好外包催收機構管理、人員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投訴處理等。
1月17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京召開數字金融重點領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談會,在會上相關領導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將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從貸款網絡營銷、信用信息共享、催收自律管理等方面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促進消費金融高質量發展。加速催收國家標準的起草和應用進程,大力推動催收業務自律管理工作,推動凈化消費金融市場環境。
在2023年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首次提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章節,該章節專門就告知義務和規范收費、個人信息保護、催收業務管理、外包催收機構管理、催收留痕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要點進行了規范要求。其中,明確要求消費金融公司不得采用暴力、威脅、恐嚇、騷擾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催收,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
2023年10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發布國內首個網貸催收指導意見《關于規范互聯網貸款及信用卡催收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建立健全催收管理機制、重點加強委外催收管理、嚴格落實催收行為規范、妥善處理催收舉報投訴和配合打擊“反催收”黑產等方面做出規定。
盡管監管規范已經明確,但消費金融行業在催收方面仍然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之一是一些催收機構過度依賴高壓手段,違反合規原則,導致一些消費者在催收過程中遭受到不當待遇。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金融機構的聲譽,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加強對催收機構的監管和約束,確保其合法、合規操作,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對此,蘇筱芮表示,對于持牌機構來說,需要做好催收外包機構的事前審核與事中監測管理,重視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不牽扯到無關第三人。對于催收機構來說,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催收的基本管理制度,強化對催收人員的合規培訓,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在綠色催收、AI催收的大背景下如何擁抱新趨勢、新變化。
同時,歐陽日輝指出,監管部門要在規范催收行為時要充分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促進金融機構、催收機構數字化建設,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催收效率和能力,并不斷完善規則制度,包括金融機構的規章制度、催收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金融機構與催收公司合作的規章制度。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