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機構催收最狠?催收開始變“溫柔”,機器人也來了

哪家機構催收最狠?催收開始變“溫柔”,機器人也來了
2023年03月15日 10:25 媒體滾動

  華夏時報  記者付樂 冉學東 北京報道

  “全面逾期了,想問問老哥老姐們,哪家銀行的催收最狠?會不會爆通訊錄?”“高炮催收猛嗎?他們應該也留有借款人通訊錄吧,會爆幾天啊?”近日,有網友在某社交平臺發帖詢問。另有網友跟帖稱,“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催收電話了”“就算催收也不會爆你通訊錄”“這次催收員是位小妹,聲音很溫柔,都不好意思不還錢了”。

  2023年催收開始變得“溫柔”?

  在以往,催收行業給人的印象是“暴力”“影響生活”等,隨著監管的強化、技術的變革以及人們意識的提高,傳統的催收正在被逐漸替代,催收機構的“新手段”也更加合法、多樣。又是一年“3?15”,催收行業亂象是否重演?消費者投訴【進入黑貓投訴】的“高發區”又會是哪些呢?

  3月14日,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沈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兩年國家大量出臺針對催收機構、催收行為的法律法規和司法專項行動,對依賴大數據風控技術的催收機構影響巨大。“雖然因為強監管的原因,催收行為變得更加規范,但還需要注意催收機構的各類新型催收手段,如AI催收等,同時也要警惕非法催收。”她提醒道。

  愈發“溫柔”

  “昨天沒錢還,給我打了兩個電話沒接,今天又打兩個也沒接,按照以前早就爆電話了,現在這么溫柔了?!蹦尘W友稱。

  “今天是還款期限,催收電話打過來一改往日的風格,溫柔的像只小貓咪,哥前哥后的,之前動不動就‘問候’全家,現在把我都整懵了?!绷碛芯W友表示。

  也有催收客服人員表示:“我們都很溫柔的,一般下午打電話催款,因為上午打的話會導致還款人一整天心情都很差?!?/p>

  有消費者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日收到了幾條非?!吧钋椤钡拇呤斩绦牛白蛞龟柵_抽煙,腦中思緒萬千。我大抵是想你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收到你說要處理的消息……念你”“人生,從來不會一帆風順,而是你劈波斬浪而來,笑著說:有點難,但是我過來了!”

  有金融科技工作人員表示,以往第三方催收會給欠款人親戚朋友打電話,城市里還好,尤其是村子里,第二天基本全村都知道了,有的父母年紀大要面子,就會幫孩子還款。“通知最親近的人,可能是最讓負債人無法接受的催收手段?!彼f。

  “催收也分等級?!蹦诚M金融從業者表示,初級催收是對客戶進行簡單的信用教育普及,并進行罰息、滯納金的說明,中級催收和對方開始拉鋸戰,高級催收是針對弱點突破和極端高壓。

  在催收方式上,AI智能客服也開始上場。“機器人可以快速地篩選出客戶信息,并且將AI分析的數據直觀的呈現出來,業務員跟據這些數據快速確定范圍人群,可以提升催收效率,也節省了人力成本?!贝饲皬氖麓呤招袠I的業務員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到,催收人員的工資是按照提成比例走的,心理素質好,口才好的業務員收入非??捎^。

  那么,這類催收手段是否合法呢?

  “簡單理解,催收機構合法,員工行為合規,催收就合法。外包的催收公司也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培訓、責任等規定。”上述人士補充稱。

  強監管時代來了

  近幾年,監管趨嚴,催收行業也更加規范。

  在剛過去的2022年,金融貸后催收相關的政策法規持續出臺,進一步保護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銀行業暴力催收亂象,2022年1月,《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試行)的通知》施行,實操層面規范催收行為。未經債務人同意,嚴禁在晚22:00 后至早8:00 前進行電話、外訪催收;嚴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頻繁致電催收;嚴禁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不得以騷擾、恐嚇、欺詐、威脅等不當手段開展催收。

  同年7月,銀保監會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再次強調,“不得違法違規提供或者公開客戶欠款信息,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

  此外,2022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對電話卡批量插入設備;批量賬號、網絡地址自動切換系統,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驗證、語音驗證的平臺等判定為違法。

  “霸王條款”是消費者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消費者通常是直接在金融機構提供的格式合同上填寫相關內容,沒有很多的選擇余地。針對“濫收費”“霸王條款”等問題,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明確,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單方開通收費服務;不得在協議約定外變相額外收費;不得通過格式合同不合理加重消費者責任等。

  針對暴力催收的問題,其規定,委托外部機構實施催收前應當告知債務人,不得采取暴力、恐嚇、欺詐等不正當手段實施催收。

  此外,警方也加大了對違法催收機構的懲處力度。

  2022年6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嚴厲打擊軟暴力催收等新興犯罪行為,一批違法催收機構被警方查處。

  面對嚴監管,金融機構對委外催收公司的審核門檻提高,通過金融機構的招標公告可以看出,擅長司法催收的律所更具優勢。

  “在對催收行為、催收機構強監管的背景下,司法催收逐步前置,越來越被金融機構重視?!鄙蛘鼙硎?,整體來看,這種現象是法治進步的體現,與單純的催收機構相比,律所的執業人員素質和專業性大大提高,能夠更好地保障債務人的權利,避免糾紛投訴。

  她同時指出,司法催收也存在現實難點。一方面,個貸類逾期金額普遍較小且數量較大,如果一次性立案數千件,會讓有管轄權的法院工作量遠超負荷。司法資源稀缺環境下,法院對此類受理相對較為謹慎。另一方面,司法催收常常存在周期較長、執行困難等問題。

  “隨著法律法規和社會司法環境的發展和健全,通過法律手段催收未來會進一步凸顯其價值和優勢?!彼缡潜硎尽?/p>

  消金成重災區

  值得注意的的是,在投訴平臺上,關于消費金融行業的投訴可以說是“絡繹不絕”。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消費金融”,顯示了13余萬條結果,部分機構被投訴量近2.4萬條。除了消費金融,助貸平臺也“未能幸免”,有助貸機構被投訴量近3萬條。

  到底是什么違規行為引發了大量投訴呢?

  在投訴內容上,主要涵蓋了暴力催收、高額利息、惡意騷擾、泄露個人信息、誘導貸款等。其中,高利率成為了用戶投訴的重要原因。例如部分消費者稱,“年利率高達36%,踩著國家最高標準放貸”“年利率35%實在是太高了,希望能調整”。

  2021年年中,多地監管部門向轄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個人貸款產品年利率降至24%以內。

  此前,消費金融行業通常將36%作為產品利率“紅線”。如今,除了設置24%的利率上限,消費金融行業也要求清晰地展示產品年化利率。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前部分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在展業過程中存在不披露、少披露貸款利率的行為,也有機構僅展示日利率、月利率,非常容易誤導消費者,涉嫌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根據央行公告,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也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

  蘇筱芮進一步表示,從營銷宣傳環節切入,統一貸款利率的披露方式,不僅能遏制金融機構利用不當宣傳的漏洞實施惡性競爭,也能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正值“3?15”期間,消費者的維權也進入了高峰期。遇到非法催收時,消費者具體可以怎么做?

  “需要分情況對待。”沈哲建議,首先,如果收到催收電話,首先要核實催收機構名稱、催收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同時告知催收人員上傳可以打電話溝通的時間信息,否則會向平臺或銀行客服投訴。其次。如果收到以律所、公安、法院等名義發來的函件或者短信時,需要核實其真實性,如果是假冒偽造的,需要保留這些函件、短信、電話錄音等作為對方非法催收的證據。最后,如果受到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為,可以立刻報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7 蘇能股份 600925 6.18
  • 03-17 海通發展 603162 37.25
  • 03-17 未來電器 301386 --
  • 03-16 聯合水務 603291 5.86
  • 03-15 東和新材 839792 8.6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