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貸款中介”誘導 多地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風險

警惕“貸款中介”誘導 多地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風險
2023年03月01日 17:02 市場資訊

  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記者3月1日獲悉,天津銀保監局近日發布《關于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誘導消費者違規轉貸的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不法中介誘導,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隱藏的風險,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天津銀保監局表示,近期一些不法中介發掘“商機”,向消費者推介房貸轉經營貸,宣稱可以“轉貸降息”,誘導消費者使用中介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然而,這種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操作隱藏著違約違法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影響個人征信、資金鏈斷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底以來,各地銀保監局陸續發布違規轉貸相關風險提示,包括陜西銀保監局、遼寧銀保監局、廈門銀保監局、江西銀保監局等。

  記者梳理各地銀保監局發布的風險提示來看,違規轉貸主要存在以下四類風險。

  一是中介違規操作給消費者帶來違約違法隱患。根據相關監管規定,經營貸須用于生產經營周轉。銀行與消費者貸款合同會明確約定貸款用途,但在“轉貸”操作下,銀行若發現經營貸款資金未按照合同約定使用,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違約責任,不但可能被銀行要求提前還貸,個人征信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在經營貸辦理過程中,不法中介宣稱可以提供辦理各項證件、材料的服務,“幫助”消費者申請貸款,其實是通過偽造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獲得申請經營貸資格,此行為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消費者甚至可能會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是中介墊付“過橋資金”,息費隱藏諸多貓膩。不法中介所謂的“轉貸降息”,需要消費者先結清住房按揭貸款,再以房屋作抵押辦理經營貸。不法中介往往慫恿消費者使用中介的過橋資金償還剩余房貸,并從中收取墊資過橋利息、服務費、手續費等各種名目的高額費用,消費者“轉貸”后的綜合資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貸正常息費水平。

  三是“以貸還貸”“轉貸”操作有資金鏈斷裂風險。經營貸與住房貸款在貸款條件、利息、資金用途、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經營貸的期限較短,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償還,借款人若無穩定的資金來源,貸款到期后不能及時償還本金,可能產生資金鏈斷裂風險。

  四是“轉貸”操作有信息安全權被侵害風險。“貸款中介”的“轉貸”服務,需要將身份信息、賬戶信息、家庭成員信息、財產信息等相關重要信息提供給中介。部分中介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后,為謀取非法利益可能會泄露、出售相關信息,侵害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來源:中國證券網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婉瑩

中介 房貸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03 通達海 301378 95
  • 03-02 百甲科技 835857 4
  • 03-01 通達創智 001368 25.13
  • 03-01 明陽科技 837663 11.88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11.47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