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近期,創業板公司奧聯電子讓市場行起“注目禮”,透過該案例,個人以為,上市公司啟動并購重組或與其他方開展合作時,盡職調查必須到位。否則,就有可能重演奧聯電子的故事。
近期,創業板公司奧聯電子讓市場行起“注目禮”。該股不僅股價出現大幅下跌,且因涉嫌信披違規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透過該案例,個人以為,上市公司啟動并購重組或與其他方開展合作時,盡職調查必須到位。否則,就有可能重演奧聯電子的故事。
奧聯電子2022年12月9日宣布跨界進入鈣鈦礦電池領域后,不僅多家券商的研報紛至沓來,其股價也呈現出一飛沖天的走勢。而且,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漲幅超過2倍,也成為期間一只不折不扣的大牛股。
近幾年來,新能源、電池等行業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休說是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或生產電池的上市公司,即使是那些“蹭熱點”的上市公司,其股價表現也令市場矚目,奧聯電子亦是如此。該股跨界及股價表現,也引來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奧聯電子說明包括合作方即自然人胥明軍的履歷、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在內的相關問題。
在奧聯電子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后,涉事方華能清能院、杭州眾能先后出面“打假”。直指奧聯電子披露的胥明軍履歷存在不實或造假。自此,奧聯電子“履歷造假門”便開始持續發酵,并引發股價的大幅下跌。
A股上市公司向來都有“蹭熱點”的傳統,一方面或是出于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出于市場管理、刺激股價、為大股東股權質押解困、為實控人高位減持實施利益輸送等。另一方面,也不乏出于通過投資熱點行業,進而提振公司業績,以更好回報股東等方面的考量。客觀上,對于這類“蹭熱點”的上市公司,市場亦應該持包容的態度。
不過,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無論是“蹭熱點”并開展實際投資,還是啟動并購重組與其他方開展實際合作,盡職調查到位卻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以奧聯電子案例為例。在遭遇“履歷造假門”之后,奧聯電子的聲譽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害。本來,奧聯電子跨界涉足鈣鈦礦電池領域,已經受到市場的質疑。一來不屬于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也非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而且,跨界投資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對于奧聯電子跨界鈣鈦礦電池領域,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實際上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履歷造假門”持續發酵,鈣鈦礦電池項目投資或受影響。鈣鈦礦電池項目既需要資金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從多家企業出面打假來看,即使該項目資金投入上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否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同樣需要打一個問號。而且,由于此前國內已有多家企業早已涉足該領域,奧聯電子在跨界投資后,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亦是需要直面的問題。
此外,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或讓上市公司付出慘重的代價。既有可能影響到項目的進度與實施,上市公司也有可能面臨巨額的賠償。“履歷造假門”事件曝光后,截至2月27日,短短五個交易日,奧聯電子股價暴跌45%,投資者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一旦證監會立案調查作出處罰決定,利益受損投資者毫無疑問將會發起訴訟維權,而基于股價跌幅較大,意味著上市公司付出的賠償金額不會少。而且,在資本市場已步入證券集體訴訟時代后,奧聯電子付出的代價也是可想而知的。
上市公司投資熱點行業、啟動重組或與其他方合作時,盡職調查必須做到位。包括市場、行業競爭格局、資金、技術壁壘、主要競爭對手等方方面面,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是打一場“糊涂帳”,上市公司或將為之付出巨大代價。此次奧聯電子由于盡職調查不到位,而鬧出“履歷造假門”的鬧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此次奧聯電子交出的學費,也足以對其他上市公司產生警醒作用。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