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 付樂 劉佳 北京報道
近日,ChatGPT火爆出圈,正在引起金融業的廣泛關注,已有多家企業宣布入局。
“賈維斯是電影《鋼鐵俠》中托尼·斯塔克的助手,他可以代替鋼鐵俠去學習現有的知識。ChatGPT讓我真正看到的,也許是在未來每家企業、甚至每一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賈維斯’。”理財魔方創始人兼CEO袁雨來2月23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力碼科技產品負責人王澤同時表示,ChatGPT有助于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未來可能會替代一些基礎崗位,但真正應用于金融業還有一段路。
那么,金融業哪些崗位的“人工”可能會被替代?金融人到底慌沒慌?
針對“ChatGPT可以取代金融業哪些崗位”這一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ChatGPT發問,得到的回復為:“可以代替金融業的投資顧問、風險管理專家、財務分析師、投資銀行家、信用分析師、金融交易員、財務經理、財務顧問、投資經理、資產管理師等崗位。”
是工具、是助手
日前,某銀行宣布,已嘗試運用ChatGPT技術提升軟件開發生產力。隨后又一銀行發布的一則通過ChatGPT生成的親情信用卡文案,“生命的舞臺上,我們都是基因的載體,生物學的限制對我們的行為產生了影響。但是,當我們思考親情時,卻發現它是一種超越生物學的‘利他’行為……”
文字溫馨且富有邏輯,表達方式也娓娓道來。不難看出,ChatGPT的具備語義的理解能力和內容整合能力。正如該推文所說,“這是金融行業首次嘗試與ChatGPT搭檔生產宣傳稿件”。
“從目前的體驗上來講,我認為ChatGPT更像是一位具備中等認知水平的全才,雖然什么都懂,但是都不是很深入。”袁雨來表示,比如對于一個運營新手來說,ChatGPT寫出的營銷文案應該很不錯,普通受眾也能接受。如果是為專業領域寫技術報告,ChatGPT就顯得不夠了。
他進一步表示,一方面,ChatGPT擁有龐大數據,具備大量通識知識的認知能力。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技術手段,ChatGPT對于自然語言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大,能夠把專業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這一能力也是與各行各業鏈接的關鍵。
例如,在財富管理行業,通過問答交流的方式,ChatGPT能夠把客戶90%的需求抽樣出來,既能把專業的內容翻譯成客戶可以理解的語言,與其進行交流,也能理解客戶的語言,再從中提取出參數,反饋給專家。
“首先,ChatGPT或許能夠替代掉財富管理領域銷售人員、服務人員的交流能力,但無法代替其認知能力。其次,它可以作為金融業研究人員的助手,提升分析資料、數據的效率,但是無法替代他們去找到新的規律、新的模式等這類創造性的勞動。”袁雨來表示,ChatGPT最先落地的場景一定是和人打交道的行業,比如營銷、投顧。
在金融業,除了財富管理,保險也是需要“人”高度參與的領域。那么,保險業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
2月13日,某保險公司官方公眾號發布了其與ChatGPT的聊天記錄。針對上述提問ChatGPT在回答中談到:根據當今新興的人工智能技術,許多保險公司正在投入大量投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保險客戶的體驗,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更快速地給客戶提供服務。但本質上,人工智能并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只能更好地協助人們提出決策。
王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短期內,ChatGPT不太可能取代保險代理人。在保險產品的理解、客戶需求的理解,以及對產品和客戶之間的需求匹配方面,ChatGPT等AI工具能夠做一些簡化或者效率的提升,從而幫助保險銷售人員更好地定位用戶需求,提升銷售效能。對于一個優秀的保險代理人而言,人工智能會成為他的好幫手。比如力碼科技在智能客服環節,通過構建智能問答知識庫,提供AI客服機器人,承接了來自商戶、代理人的海量咨詢,問題涵蓋產品推薦、投保、核保、保單服務、理賠等大部分常見問題,覆蓋率超過八成。
此外,王澤也表示,ChatGPT雖做到了“廣度”,但并沒有達到“深度”。在保險銷售層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一單成功的保險交易往往建立在富有“人情味”的溝通之上,機器很難解決人類共情的問題。細分領域的專業性、人文關懷等,這些都是以ChatGPT為基礎的保險應用場景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
未來,能否推動智能服務從“標準化”向“個性化”轉變呢?
王澤表示,在保險銷售行業,保險代理人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而保險產品相對復雜,僅在壽險領域就分為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養老年金、萬能險、分紅險等,這些對于保險代理人而言學習成本非常高。一般而言,代理人往往只了解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所推薦的產品很可能缺少差異性。
可以暢想,當ChatGPT等AI工具可以把全行業的產品集成,從而降低代理人的學習門檻,讓其更多的專注于理解客戶需求,最終在更大的范圍內遴選出適合客戶需求的、兼具個性化和綜合性的產品方案。
理性看待
事實上,近年來人工智能產品一直應用在金融業,為什么ChatGPT會突然爆火呢?
對此,袁雨來表示,通俗地理解,各行各業的人能一起交流是因為擁有同一種自然語言。此前的AI工具是分散的,而ChatGPT最大的價值是把各行各業的內容匯總在一起,并協同完成。
王澤也表示,當前保險行業的AI應用更多偏向于解決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問題,比如說保險客服、核保理賠等。如果期望ChatGPT能發揮更具顛覆性的作用,就需要為其提供龐大的,貫穿產業鏈的數據資源。但無論國內外,金融業都是接受嚴格監管的行業,如何打破行業信息壁壘,解決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實現多方參與者的共建共贏等問題,尚需時日。
有行業觀點認為,金融業將是ChatGPT落地的最佳場景。
對此,袁雨來表示,除了營銷、投顧等領域,行業研究員也會因此受益,因為其需要用到大量的信息。初級崗位或許會受到沖擊,高級崗位受到影響較小。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金融業一直處于科技應用的前沿,比如普惠金融的發生就是建立在移動互聯網的基礎之上。而金融業對AI的應用也不僅限于前臺的智能營銷和智能客服,還包括信用評估、生物識別、移動支付、客戶畫像、可視化開發、智能風控等多個領域。
王澤認為,金融業是細分領域,對于專業性要求很高,因此在準確性層面,ChatGPT存在局限性。此外,無論國內外,金融業都是接受嚴格監管的行業,ChatGPT需要龐大的數據庫,做大量的數據訓練和優化,而金融數據的獲取卻非常困難。解決信息準確性、安全性和用戶隱私等問題才有可能對金融業產生真正的影響。
王蓬博也表示,金融服務不但要考慮到交互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避免損失,因此AI和金融的結合一定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并且實時更新數據,同時與監管要求相匹配。
那么,ChatGPT的興起,到底是風口還是泡沫呢?
“泡沫肯定會有,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案例,是階段性路徑,它不代表所有的人工智能,也不代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袁雨來說道,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智能還沒有突破體驗的臨界點,大家會發現它們在很多方面其實并不智能。ChatGPT的模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來了,難的是積攢了大量語料去訓練、去標注。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