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
||
|
“最近我投資的銀行理財收益普遍都回正了。”作為銀行理財的投資用戶,朱婷婷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她所購買的多只銀行理財曾在去年底時出現部分浮虧,也曾因為市場波動而贖回兩只理財產品,但最終留下的幾只產品中除1只外收益率均已回歸浮盈。
根據招商證券的估算,由于債市回暖,去年12月下半月最短持有期固收類、定開純固收、定開“固收+”理財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8%、4.8%、2.5%,2022年全年收益率分別為1.5%、2.5%和2.3%。
回顧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首次直面市場波動的沖擊。這一年,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程度達到了95%以上,理財產品的估值方式也從成本法變為市值法。然而,初次將市場波動通過凈值展現在投資者面前,理財公司卻遭遇了年初權益市場、年底債券市場兩次大幅波動。
受此影響,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大概率出現下降。有市場分析預計,在去年11月份債券市場波動之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或一度達到了30萬億以上。但11月以來的波動導致了1萬億-2萬億規模的贖回,銀行理財市場規模也因此再度回歸到年中時的29萬億左右。
這引發了理財機構的集體反思,不再“剛性兌付”的銀行理財究竟應該如何破局?銀行理財產品應該如何提升質量?展望未來,理財公司挑戰依舊不小。但波動卻有助于推進市場的不斷進步。有業內人士預計,銀行理財產品將回歸穩健投資的定位,其規模也將在今年重拾漲勢。
一年直面兩次市場波動
投資轉向、銀行存款成“香餑餑”
“我的銀行理財怎么虧了?”去年11月底,剛剛工作了一年的公司白領王欣晨發現,幾個月前她第一次嘗試用1萬元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因規模下降而提前終止運行,而收益出現了50元的虧損,隨后王欣晨將剩余的資金存入了銀行定期。
與王欣晨一樣,年過六旬的趙淑艷近年也將不少原本放在銀行理財的資金贖回,轉向購買了大額存單、銀行定期存款等。雖然大額存單并不好搶到,但對于“保本總比虧了強”的趙淑艷而言,利率3%左右的存款產品更讓她安心。
去年11月份,由于防疫、房地產等出臺了多重超預期的政策利好,振奮了市場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股市迎來一波小高潮。但“股債蹺蹺板”效應卻讓債市出現了震蕩。
“這樣的震蕩對于債市而言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銀行理財凈值化卻將這種波動放大。”有債券市場人士表示,市場波動直接體現在了銀行理財的凈值上。
有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客戶無法理解的是,為何以債券為主的穩健型理財產品會出現浮虧,每天會收到不少客戶相關投訴。
華夏理財總裁苑志宏在近期舉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上直言,當時市場形成了負反饋,基本表現為“債市下跌-產品凈值回撤-客戶贖回-產品被迫賣債-債市加速下跌-產品凈值進一步回撤-客戶繼續贖回”的循環。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全市場超過3萬只銀行理財產品中,凈值小于1的理財產品占比約為27%。
在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看來,一年中兩次股債市場波動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均未能幸免于回撤,部分產品出現虧損,這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客戶而言壓力較大。
2022年年初,由于權益類市場持續波動,讓在此前剛剛嘗試布局權益類市場的理財公司首次陷入了輿論風波。2021年起,理財公司重磅推出含有權益類資產的“固收+”理財產品,這類在市場向好時可以為投資者賺取更高收益的混合類理財產品,卻在這場波動中出現波動。
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地區財富管理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該行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推出了大量的混合類產品,有部分產品出現浮虧。
權益類市場的鎩羽,也讓理財公司在底層資產的選擇上出現了“羊群效應”:曾經的“固收+”變為了“固收-”,權益類資產占比持續下降,純債類理財產品悄然占據上風。
根據銀行業理財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持有權益類資產占比較上年同期減少0.87個百分點。另據周毅欽估算,從2020年到2022年6月底,混合類產品從15%跌了10個百分點,固定收益類產品從84%增加到94%。
這種尋求穩健理財的做法,卻為后來債券市場震蕩中的收益回撤埋下了伏筆。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混合類產品收益率回撤、部分客戶贖回理財后,客戶的持倉向PR2(中低風險)、PR1(低風險)等更低風險等級的產品遷徙,但這類產品在年末出現了局部浮虧。
“原有的銀行理財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收益偏好在存款、理財和公募基金之間重新選擇。”苑志宏表示,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將轉向存款,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將轉向公募基金。
即便是風險偏好較高的朱婷婷也在去年底的波動中,將其持有的近4成銀行理財贖回轉投大額存單。她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銀行理財產品在她的配置中,是穩健打底的資產,其作用是為了與股市、基金形成的高風險進行對沖,但如果銀行理財收益不理想,不如轉為存款。
由于各類市場波動不斷,利率已降到歷史低點的銀行存款反成了投資界的“香餑餑”。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為了安撫市場情緒,理財公司自購旗下產品、調降業績比較基準、重拾攤余成本法估值等多措并舉,挽留客戶。
理財機構集體反思
銀行理財要如何定位?
“理財公司從銀行的資管部獨立成為子公司時,行業普遍認為未來一片坦途,規模增長也不在話下。但現在大家卻在拼命保規模階段。”某理財公司人士直言,雖然當前市場已經有所企穩,但這一年來行業才真正意識到了市場波動給投資者帶來的沖擊程度能有多大。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這一年他們意識到,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自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之后就不斷推進,至今已有4年,“打破剛性兌付”“買者自負”在行業中已經形成了共識,但這一共識卻未在投資者群體中達成。
興銀理財總裁汪圣明表示,購買銀行理財的客群,主要是以銀行的儲蓄客戶、個人客戶為主,風險偏好較低。客戶對于理財產品的認知,主要還是低風險甚至是保本。
有數據顯示,理財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超99%,持有風險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投資者數量占比超90%,一年期以下產品占比超85%。
“銀行理財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普遍不高,或者將銀行理財作為資產配置中較為穩定的品類,這也決定了銀行理財的定位依然是穩健投資。”周毅欽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將區別于基金,其風險將高于存款、低于基金。
此外,民生理財總裁張昌林認為,當前理財公司還必須要認真思考,作為理財產品的管理人,理財機構和廣大投資者對凈值化轉型的理解是否一致。目前理財產品定位、產品體系是不是理財投資者所需要的。
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理財公司在發展策略上出現了一定偏離。
交銀理財董事長張宏良指出,為追求規模,“理財產品業績基準設定偏高”,往往出現以同業同類產品而非產品資產結構、市場情況作為定價基準錨的現象,從而使得業績基準失真。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不夠清晰,現金外的絕大多數產品均定位于PR2,產品說明書較小體現產品風險差異度,也使得同屬風險偏好PR2的同類產品形態凈值增長、凈值穩定等方面的表現差異甚大。
“為追求收益達到偏高的業績基準,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杠桿、久期安排往往呈現出 ‘死多頭’的特征,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的考量被嚴重弱化。”張宏良透露,含權“固收+”產品的權益倉位管理相對粗放,權益資產的成本優化與收益鎖定等關鍵行為與理財資金的風險特征不一致。
而在去年市場波動之時,部分理財產品不得不將業績比較基準下調。但周毅欽直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調整比較隨意。有些機構在實際業績明顯不達業績比較基準時,不選擇適當下調業績比較基準,甚至干脆直接采用“鴕鳥策略”,不再展示業績比較基準,而如果實際業績出現反彈后,又開始展示業績比較基準,這就是比較典型的“怎么對自己有利怎么來”,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誠實守信”的原則。
為此,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也曾多次對此予以規范。2022年6月末,監管部門已經召集各家理財公司開會研討,規范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展示行為,希望能形成行業共識,防范不當或者違規展示對投資者造成誤導,有效促進打破剛兌預期。12月30日,中銀協還發布了《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展示行為準則》,第一次對“業績比較基準”進行定義,并要求理財機構不得取消或停止展示,不得在理財產品封閉運行期間調整業績比較基準。
市場風險偏好下移
理財公司重新布局底層產品
在波動之下,市場風險偏好明顯下移,理財公司的產品也不得不隨之變得更加穩健。基于客群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理財公司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絕對收益”作為主要策略,加大低波動資產配置,減少市場波動帶來負面效應,讓投資者安心地投資。
去年底債市波動導致銀行理財凈值回撤之后,越來越多的銀行將底層資產從債市轉移到了銀行協議存款、同業存單等存款類資產上,這類資產雖然收益較低,但更加穩定;同時,理財公司從此前更多推出開放式為主、以市值法估值的理財產品,回歸到了長期封閉式的、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的收益僅追求債券資產相對固定的票息收益,投資者所看到的凈值亦將不再隨著市場變化而波動。
問題接踵而至:未來市場波動仍會持續,如果銀行理財機構完全回歸到了長期封閉式的、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這意味著理財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急劇下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絕對收益”策略將是短期應對之策。
汪圣明表示,以“絕對收益”為導向開展資產構建,國內金融市場可供選擇的資產種類并不多,不得不集中于以獲取票息收益為主要目的的固收資產,尤其是信用債市場,這個選擇可以說是“身不由己”。
“理財公司需要重塑投資體系,資產組合構建更加均衡,更注重流動性。”汪圣明表示,理財機構不能夠僅僅是從客戶預期收益出發去構建資產,更應該是自上而下,從宏觀風險因子這樣一個更高的層面來做資產配置的方案。
苑志宏亦認為,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當務之急是打造差異化核心能力。理財公司需要提升產品力,完善“產品標簽”,清晰界定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提高產品與客戶需求、市場點位的適配性,增加低波產品供應;要提升投資力,擴大投資邊界,豐富投資策略,提高大類資產組合管理能力,提升產品管理精細化水平;同時還要提升服務力,加大對銷售渠道的營銷支持力度,充分運用網站、公眾號、視頻直播、線下客戶沙龍等方式,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陪伴服務。
“理財公司在總體保持穩健定位的同時,不應排除對固收以外的其他產品,例如混合類、權益類產品的布局與嘗試。”周毅欽表示,理財機構應利用此時市場的變動與機遇,彌補自身在投研能力方面的短板,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客群對產品的需求,為未來差異化發展奠定基礎。
實際上,當前多家理財公司已經有所行動。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已有部分理財公司重新布局底層含有權益類、商品類資產的“固收+”產品。
南銀理財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中發表文章指出,當前混合類理財投資正逢其時。債市方面,利率走勢已經較大程度地反映了融資需求增加的預期;而股市方面,伴隨防疫政策以及地產政策的逐步調整,2023年的國內經濟增速有望顯著提升,權益市場機會值得期待。
此外,寧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亦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機構后續將推動產品策略的多元化,積極推進新產品研發。在低波穩健固收類資產之外,亦將積極參與股票、商品、衍生品等各類市場。
走向真正財富管理時代
多數投資者表示還會投資銀行理財
展望2023年,銀行理財是否真的穩健,后續怎么投資?
“從去年的情況看,銀行理財回撤相較于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依然保持在相對較小的水平。”某理財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由于理財產品與基金產品在目標客群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其呈現出來的風險特征和回撤情況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理財產品在中低風險領域耕耘時間更長,產品回撤控制相對更為嚴格。
多位投資者亦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自去年12月底以來,銀行理財的收益情況已經開始由負轉正。銀行理財凈值回撤程度和浮虧時間均小于基金等其他產品,總體基本穩健。其中,多數投資者表示,未來還會投資銀行理財。
光大證券(維權)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去年年底理財贖回事件表面上是理財凈值回撤引發的投資者應激反應,更深層次的問題和意義在于此類事件將推動銀行資管體系的完善。之后隨著更多事件沖擊過后,投資者真實風險偏好回歸,可能會促使未來產品線上作出更清晰劃分,逐步重塑行業新的打法和面貌。他預計,2023年1-2月份有望看到銀行理財規模回升。
實際上,每一場波動都將促進理財市場的進步。如今銀行業亦在思考,如何真正地讓理財從“銷售導向”轉為“客戶服務導向”。
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轉型后,除了理財公司設計更需要貼近投資者之外,苑志宏表示,商業銀行應盡快轉變對理財業務的功能定位,適當降低對理財業務規模和創利的要求,重點著眼于提升客戶綜合服務能力、估值水平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
“銀行財富管理要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某股份制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相關人士亦認為,客戶經理要充分了解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配置情況,為客戶推薦適合的產品。在講解產品時,除了收益以外,還應為客戶揭示產品風險和確定性,讓客戶充分了解產品后再進行投資。
面向2023年,銀行理財的投資者怎么投?
寧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建議,投資者首先要認清自身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若投資者對收益確定性的要求較高,不愿接受較大的凈值波動,可以配置風險評級為PR1-PR2的理財產品,較為典型的是現金管理類產品和固收類封閉式理財;若客戶希望博取中長期一定的收益彈性,可以選擇PR3及以上的含權益理財。
“拉長戰線,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寧銀理財負責人表示,短期的凈值波動并不等于最終的投資結果,一時的產品盈虧不代表未來的實際收益。希望投資者不僅“買得好”,也要“拿得住”,長跑式投資,與時間做朋友。
此外,寧銀理財相關負責人還建議,投資者還需做好大類資產配置,分散化投資。市場瞬息萬變,想要精準地預測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做好風險分散,是需要時刻牢記的投資小貼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責任編輯:呂成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