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亞洲銀行家主辦的2022中國未來金融峰會在北京瑞吉酒店成功舉辦。本次峰會的主題是“聚焦可持續 共創新未來”,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事件頻發的環境中,提振經濟、金融開放、數字化和綠色金融成為了本次峰會的熱點議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與來自由國內外的商業領袖、學者和行業專家等組成的嘉賓共同參與了本次會議的討論。本次會議通過云的方式,向全球觀眾進行同步直播。
亞洲銀行家董事,大中華區總裁于思宇
亞洲銀行家董事,大中華區總裁于思宇女士在峰會歡迎辭中表示:今天峰會的主題是聚焦可持續,創造新未來,金融服務在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普惠金融多層次多角度觸達社會多層行業,綠色金融在雙碳目標的大環境下取得了可觀的發展,ESG在金融中的應用也和建立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經濟發展體系里面相互契合。此外,她指出疫情以來金融數字化需求大幅增加,中國銀行業的數字化發展空間巨大,接踵而來的是數據安全治理和個人隱私保護等挑戰,銀行業需要創建新的商業模式來適應和支持這些變化,建立更加高效和安全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亞洲銀行家主席以理先生也從重慶帶來開場致辭。
以理,亞洲銀行家主席
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
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在連線中闡述了IMF將2022年和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展望分別下調1.1%和0.5%的原因:下調中國經濟增長展望主要是考慮到中國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所產生的影響。作為政策的考慮,一方面要減少我們新冠疫情的經濟成本,另外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宏觀經濟的支持,特別是使用財政政策的支持。他認為中國現在仍然擁有進一步的來進行財政刺激的政策空間,財政政策應該更多的關注能夠提振消費的措施。關于當前各國出現的通脹問題,Steven Barnett認為控制通脹是IMF當下最重要的政策考量,當下對抗通脹擁有相比上世紀80年代更加優越的環境,首先起始通脹的基線較低,其次通脹預期比較穩定,最后勞動市場和產品市場條件均相對較好。他最后提到,IMF的基線模型沒有預測到滯脹風險和經濟衰退。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作為著名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的提出者,他指出當資產價格劇烈下降的時候,經濟體會在資產負債表上破產,但是有充足的現金流注入,就能夠恢復資產負債表的平衡。他指出日本的房地產資產泡沫破滅導致商業地產價格下滑,但GDP從來沒有跌落至泡沫的峰值,正是得益于日本政府在經濟下行期間通過政府支出有力的支撐了經濟。他指出了當前的中國經濟和資產泡沫破滅前的日本經濟存在差異,一是中國經濟對于房地產業的依賴比當時的日本更甚,如果發生衰退,將會遠遠比日本更加嚴重;二是但是相比于90年代手足無措的日本政府,中國政府擁有了危機管理的經驗和應對方案,并擁有迅速的做出決策并采取措施的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先生分享了他關于中國經濟和金融形勢的看法。他認為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全面下落,下半年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具體體現為消費乏力、投資增速全面下降、出口增速放緩、就業形勢嚴峻、財政收支壓力加大等。此外,今年以來的金融數據潛藏風險,社融和信貸數據出現塌方,而居民存款增量高于往年,且居民貸款出現萎縮。他回應了早些時候辜朝明先生的觀點,認為非金融企業部門去杠桿透露消極信息,資產負債表沖擊顯現,出現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現象。李揚先生總結到,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未來的政策大方向應該是財政政策走向前臺,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最后,他指出,盡管如此,中國經濟的韌性猶存,長期向好的趨勢未變。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中)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徐奇淵(右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左一)
在領導力對話討論環節中,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奇淵就中國宏觀政策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張軍教授認為宏觀政策必須加強與市場溝通與進行預期管理的能力,避免政策在時間上的不一致;徐奇淵先生認為在宏觀經濟政策調整過程中,必須關注政策的不對稱影響,對于中小企業進行額外的呵護。
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營銷專家張永強(左一),同盾科技副總裁、銀行業務部總經理張宇(右一),亞洲銀行家研究經理曾慶赟
在之后“加快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環節中,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營銷專家張永強,同盾科技副總裁、銀行業務部總經理張宇,與亞洲銀行家研究經理曾慶赟先生就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展開了討論。張永強分享了工商銀行在努力打造數字化、平臺化、生態化、精細化的開放銀行服務體系中的一些體會,特別強調了銀行業金融服務的社會性、人民性和普惠性。張宇先生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在于如何通過數據管理實現業務的全鏈路的數據化,達到降本增效和提升業務效果的目的。從數據治理的角度來說,金融機構必須從數據挖掘、數據治理,到數據資產應用,打造一體化的服務能力,讓數據形成資產,讓數據驅動決策。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艷(中),華為數字金融軍團全球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總裁胡康燕(右一)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艷,華為數字金融軍團全球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總裁胡康燕,以及微眾銀行分布式商業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微眾銀行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參與了下午題為“新技術構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圓桌討論。胡康燕女士認為基礎設施技術的演進和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基礎設施從原有封閉式的結構和集中式的結構,逐步向分布式結構和開放性的架構上演進,需要數字技術的創新能力來支撐未來新的業務和個性化體驗需求。范瑞彬先生分享了區塊鏈助力個人信息可攜帶權落地的案例,案例包括醫療健康碼跨境互認和區塊鏈技術在ESG發展中的運用。沈艷教授認為未來的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從C端要轉向B端,切實做好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的工作,并且從境內走向跨境,推動未來銀行業的跨境業務的開展。
平安銀行科技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劉錦淼(右二), 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真(右一),睿智合創首席運營官、分析與賦能事業部總經理陳亞娟(左二),亞洲銀行家研究經理蒲適
之后在“監管科技助力金融機構合規經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環節中,平安銀行科技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劉錦淼, 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真,睿智合創首席運營官、分析與賦能事業部總經理陳亞娟,與亞洲銀行家研究經理蒲適就監管科技如何助力金融機構應對合規挑戰和防范金融風險展開了討論。李真女士分享了利用隱私計算、區塊鏈、知識圖譜等技術建立的智能風控系統如何應用到反網絡欺詐之中。陳亞娟女士分享了睿智合創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如何賦能金融行業,以應對征信、利率市場化、互聯網貸款和信用卡新規等等方面的合規挑戰。劉錦淼先生認為,銀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數據治理體系,在內部經營管理合規過程當中落實監管指標,做到“外規內化”。同時,他認為應該審慎的部署AI等技術,高度關注在AI使用過程模型風險和算法風險。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色列分??蒲泻蛻鹇愿毙iL龔炯(遠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亞洲銀行家研究經理曾慶赟
在峰會的最后一個議程“保持金融開放與國際化”中,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色列分??蒲泻蛻鹇愿毙iL龔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就海外通脹、對外貿易、人民幣國際化和綠色金融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龔炯教授認為在惡劣的國際大環境中,中國對外貿易和中國在海外企業都展現了頑強的韌性和競爭力,目前人民幣匯率保持一個合理的水平,有利于外貿取得較快的增長,對穩增長發揮作用。宗良先生認為金融機構在綠色轉型中必須有所擔當,一是嚴格執行國際標準,堅定的推進自身的業務的綠色轉型;二是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ESG債券等金融手段推動整個經濟體的綠色轉型。
責任編輯:王婉瑩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