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8月20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金融助力穩增長與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在京成功召開。峰會以今年以來國內外超預期因素變化與困難挑戰為背景,為當前形勢下增強我國金融支持穩增長效能、助力經濟復蘇、進一步推動金融與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出席會議并在第一場高峰論壇“新規四周年: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之道”上發言。
馬曙光認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理財進入發展新紀元,銀行業處于戰略轉型期,銀行理財行業為獲得高質量發展將面臨新環境與新變化。馬曙光指出,銀行理財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明確戰略定位:一是要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二是要踐行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三是要筑牢底線思維,防范金融風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銀行理財既要守住傳統優勢,堅持中國特色,又要創新發展思路,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具體來看,一是堅持穩健經營,踐行人民金融底色;二是堅持專業運作,拓展投資能力圈;三是堅持夯實協同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在監管部門指導下,已基本完成了轉型任務。作為首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農銀理財在三年的創業路途上不負重托,經營績效穩健向好,業務轉型有序推進,產品競爭力同業領先,品牌效益日益凸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推進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在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一個新的歷史課題。
一、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面臨新環境
第一,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規劃指出,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今年以來,即使面臨巨大的穩增長壓力,中央依然堅持“房住不炒”,堅持嚴控地方隱性債務,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走強刺激的老路,這意味著中央宏觀調控思路已徹底轉變,背后的邏輯在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已逐步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梢灶A見,隨著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貫徹,新發展格局的逐步構建,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碳達峰碳中和、產業升級與融合、數字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第二,銀行理財進入發展新紀元。今年是資管新規全面落地的第一年,也是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運作的元年。由于歷史原因,相較公募基金等資管同業,銀行理財資金主要配置于現金與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投資等多資產投資能力缺乏。這一方面導致投資組合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特別在低利率震蕩時期面臨“資產荒”的配置難題。另一方面,在債市單邊下行時,也缺乏跨市場的風險對沖能力,難以把握股市、商品、黃金等大類資產輪動的行情。反映在理財產品端,就是固收增強類產品的實際收益并不強,而偏股混合類、權益類具有較高收益彈性的產品也較為缺乏,難以滿足更廣泛客群的理財需要。
第三,我國銀行處于戰略轉型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資本市場不斷深化,客戶金融需求愈加多元,無論從盈利維度,還是業務維度看,銀行已到轉型求變的時刻。
二、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需要明確戰略定位
經濟的背后都是政治,要深刻認識到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銀行理財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明確戰略定位,切實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的決策部署為首要政治責任,堅持金融報國、理財為民,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
第一,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2019年中央首提“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個要求就是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農銀理財成立三年來,信用債投資規模保持在7,000億元以上,理財融資業務累計投放近千億元,通過項目定增、專戶打新等方式,持續支持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優質上市金融企業;支持區域發展戰略,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投資超過6,000億元;服務鄉村振興,縣域理財規模峰值超過9,000億元。
第二,踐行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相較非銀資管同業,理財子公司背靠銀行,覆蓋了更廣泛的客群,天然具有普惠性。農銀理財成立三年來,通過穩健投資運作,累計為客戶創造投資收益超過2,000億元,并先后推出鄉村振興惠農、共同富裕等主題特色產品。近期又將“6+N”產品體系升級為“六心”產品品牌,優化客戶對不同類型產品的認知。特別是全新推出“順心”系列養老理財產品,重點突出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助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第三,筑牢底線思維,防范金融風險。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是銀行理財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方面,當前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任務已基本完成,影子銀行治理效果顯著。另一方面,面臨今年上半年市場的超預期波動,農銀理財提前研判形勢,堅持底線思維,有效控制回撤,破凈率和破凈數量保持了可比同業最低,確保已兌付理財產品無一破凈——公司成立以來新產品所投資產無一不良,切實為人民群眾看好“錢袋子”。
三、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中國特色
回顧銀行理財近二十年的歷程,其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立足于中國基本國情,滿足廣大居民的財富需求與實體經濟融資需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銀行理財既要守住傳統優勢,又要創新發展思路,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第一,堅持穩健經營,踐行“人民金融”底色。銀行理財從誕生起,就在客戶心中樹立了穩健收益的形象。尤其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基石,凈值化轉型后的銀行理財有責任繼續為廣大居民在基本儲蓄與專業投資之間找到更加多樣化、更加符合風格偏好的投資選擇,促進居民財富的保值增值。從理財子公司三年的經驗來看,重點需要從三方面加強:一要加強隊伍和文化建設。資產管理是高度市場化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這不僅需要人才的專業性,更要求人才的可靠性。銀行理財既要以市場考核機制激勵人,也要以風清氣正的文化建設引導人,確保員工真正將客戶利益和合規經營放在首位。二要加強風控體系建設。銀行理財要按照嵌入式、全流程原則,強化不同崗位職能的風險隔離,加強對投資組合的業績歸因與理財產品的運作后評價,不斷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三要加強科技系統建設。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客戶訴求愈加多元,監管規則愈發細致,科技系統對理財業務的鼎力支持和快速響應至關重要。銀行理財要對標國際一流,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自建+外購”兩條腿走路,以準確、可靠、智能的科技系統保障業務的安全、連續運行。
第二,堅持專業運作,拓展投資能力圈。理財凈值化轉型后,底層資產的變化將迅速反映到產品凈值上,這會導致產品凈值波動更加敏感,更加需要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能力。未來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持續完善投研支持體系。宏觀策略研究要加強大勢研判,提升大類資產擇時能力;中觀行業研究要做深做細,研判行業景氣度與當前位置;微觀標的與合作機構研究要加強分級投資庫跟蹤維護,規范開展合作機構評價,嚴把準入關。二是夯實固定收益投資基本盤。要深化信用研究,拓展交易品種,守住投資組合的收益底線。三是發揮權益投資的收益倍增作用。要嚴格投資紀律,明確不同產品配置權益類資產的風格偏好、標的選擇、倉位控制要求,提高產品收益彈性。
第三,堅持行司協同,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鑒于理財業務的普惠性,銀行應將理財作為大財富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盤,做好理財客戶分層分類,促進理財與基金、保險、境外投行等其他財富管理業務的聯動發展,具體來看:一是抓好“兩戶”建設。要做好個人與對公賬戶的營銷與維護,活化存款與理財轉換,把握資金流量入口,做好客戶分類服務。二是深化渠道建設。銀行理財要對一線客戶經理開展常態化、系統化的理財知識培訓,尤其是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要客觀分析形勢,幫助客戶經理保持冷靜的專業態度,避免“羊群效應”,切實保護客戶利益。三是優化考核體系。銀行要對全行真正建立以AUM為核心的考核體系,并從財富管理角度拆解和深挖,著眼中長期的客戶陪伴而非短期行為。四是強化資源共享。在風控合規前提下,銀行與理財子公司可按照分層分類原則,加強客戶的投融資需求對接,發掘優質資產,創新金融工具,優化產品設計,提供綜合化的財富管理服務方案。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學術智庫組織。論壇致力于為關心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交流平臺,推動理論、思想、創新和經驗交流,為相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經驗參考,進而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最終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