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監管升級 五部委發文嚴禁小貸公司向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校園貸監管升級 五部委發文嚴禁小貸公司向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2021年03月17日 22:09 第一財經

  原標題:校園貸監管升級,嚴禁小貸公司提供信貸服務

  從“培訓貸”到“創業貸”,從“醫美貸”到“裸貸”,大學生一度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香餑餑”。道道禁令下,這一市場依然暗流涌動。

  3月17日,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明確未經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堅決遏制互聯網平臺精準‘收割’大學生的現象,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稱。

  此前,“校園貸”亂象雖經監管多次發文整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未遠離校園。為何校園貸屢禁不止?此次監管升級,對小貸公司沖擊有多大?如何引導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校園貸”泛濫

  據悉,近期,部分互聯網小額貸款機構通過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學校園為目標,通過虛假、誘導性宣傳,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誘導大學生在互聯網購物平臺上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五部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整頓亂象,有必要盡快出臺《通知》,以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放貸機構客戶營銷管理和風險防范要求,加強在校大學生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合理引導網絡輿情,加大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堅決遏制互聯網平臺精準“收割”大學生的現象,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這對主打校園市場等小貸機構將造成重大打擊,幾乎斷掉新客源。”有業內人士稱。

  從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118家。

  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認為,對于小額貸款公司而言,“不得將大學生設定為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目標客戶群體”“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從主觀上來說易于操作,但如何實質性審核識別大學生身份,則考驗機構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水平,一些機構審貸環節較為粗放,不能夠準確識別大學生群體,后續執行效果也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也讓花唄借唄再成市場焦點。有大學生對記者表示,周圍很多同學都開通了花唄,額度則是根據使用率,過段時間會有提升,有人是2000元額度,長時間使用者額度可能達到6000元左右。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以小額貸款公司作為放貸主體,不當使用數據驅動式營銷策略。通過推送產品營銷廣告,片面地進行觀念灌輸,一些大學生逐步接受“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觀念,容易落入校園網絡貸款等陷阱。過去幾年,大學校園貸泛濫,“裸條貸”等亂象時有發生,加重了大學生債務負擔,擾亂了大學校園秩序,也積聚了金融風險。

  屢禁不止原因何在

  事實上,在校大學生甚至高中生,一直是很多網貸機構的“精準”營銷對象。監管部門多次發文整治過,例如,2017年6月,銀監會等部門曾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網貸業務,但依然屢禁不止。

  蘇筱芮表示,違規校園貸屢禁不止,一是由于校園貸款市場廣闊,學生群體的資金需求持續存在;二是大學生群體缺乏辨識能力,容易落入誘導宣傳陷阱。《通知》提出“大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不斷完善幫扶求助工作機制”以及“全面引導樹立正確消費觀點”三項措施,既可以防范事前風險,也體現出人文關懷,能夠營造良好的金融消費環境。

  董希淼則認為,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不少人片面地認為大學生沒有穩定收入,不應該向其提供信貸服務。因此,從金融監管部門到各高校及學生家長,消極對待大學校園金融服務,對正規金融機構采取不合理的限制措施甚至是圍堵行為,大學生金融消費需求被迫轉向不正規的網絡借貸平臺,這是近年來校園貸等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教訓是深刻的。

  從目前來看,對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亂象的整治還需多部門配合。對此,《通知》從四個方面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放貸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管理。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風險管理要求,明確未經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同時,組織各地部署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檢查和排查整改工作。二是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從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識、完善幫扶救助工作機制、全面引導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建立日常監測機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實擔負起學生管理的主體責任。三是做好輿情疏解引導工作。指導各地做好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政策網上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四是加大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中違法犯罪問題查處力度。

  開正門、堵偏門

  在嚴禁小貸公司、非持牌機構向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后,《通知》也為大學生合理的信貸需求“開正門”。《通知》明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開發針對性、差異化的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遵循小額、短期、風險可控的原則,嚴格限制同一借款人貸款余額和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總業務規模,加強產品營銷管理,嚴格大學生資質審核,提高資產質量。

  董希淼認為,規范和健全校園金融市場,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多方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監管部門要繼續“堵偏門”“開正門”:一方面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整頓力度,堅決遏制非法網貸平臺無序蔓延,將“偏門”堵嚴、堵實;另一方面要放寬政策限制,進一步放寬正規金融機構進入大學生信貸領域,將“正門”開大、開好。

  “有的學生自己沒滿18周歲,就用家長的身份證進行登記,開通了花唄。因為花唄本身就是根據用戶的消費情況、固定資產情況提額的,所以他們的額度就會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方便,也會主動幫忙認證。”有采訪對象對記者表示。這一案例也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群體旺盛的消費需求。

  為了防止過度借貸、過度消費,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不宜靠發展消費金融來擴大消費,并稱,在我國消費貸款快速擴張過程中,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后所蘊含的風險,客戶資質下沉明顯,多頭共債和過度授信問題突出。

  董希淼認為,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金融消費習慣,合理借貸,將借貸資金用于學習培訓及必要的生活開支,杜絕高消費、過度消費;借貸之后應及時還貸,保持自己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同時,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輕易對外提供,特別是不能輕易在網上提供給非法金融機構。教育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和各高校還應加強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金融知識,提升大學生群體識別詐騙、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五部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稱,要全面引導在校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消費觀,建立日常監測機制,密切關注學生異常消費行為,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發現、早處置。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9 翔宇醫療 688626 28.82
  • 03-18 通業科技 300960 12.08
  • 03-18 品茗股份 688109 50.05
  • 03-17 和林微納 688661 17.71
  • 03-17 海天股份 603759 11.2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