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慧保天下
疫情催化之下,金融科技概念在2020年迎來“爆發”,一批金融科技企業逐鹿資本市場:10月30日陸金所正式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螞蟻集團即將掛牌,京東數科也蓄勢待發,此外水滴、輕松等金融科技公司也相繼傳出上市傳聞。
與此同時,如何平衡“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問題也始終是熱議話題之一,因為在不少傳統業界人士看來,很多所謂的創新,已經實質性的突破了既定監管規則,獲利本質只是監管套利而已。
關于創新與監管關系的討論一直在繼續,在近期更是達到一個高潮——螞蟻集團實控人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有關金融監管的一番言論引發業界廣泛討論,其中不少“金句”更引發激烈爭議,諸如:
“巴塞爾協議比較象一個老年人俱樂部”
“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風險,是缺乏系統的風險”
“做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
“很多時候,把風險控制為零才是最大的風險”
“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全球很多監管部門監管到后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風險”
“未來的比賽是創新的比賽,不僅僅是監管技能的比賽”
“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
……
馬云此番言論一出,因其爭議性快速刷屏朋友圈,但也很快招致了金融專業人士的一致批駁:
有金融學者斥之為“外行人”;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要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防止金融科技成為規避監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長“贏者通吃”的壟斷。
原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對“超前消費”這種狀況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其指出,年輕一代的儲蓄率在明顯下調,這里面有好的方面,有助于擴大內需;也有令人擔心的方面,就是一些年輕人過多地靠借債過度消費、奢侈消費,將來是不是好事也不完全知……
經過這一番言論上的激烈交鋒,最終明顯是“金融本質就是風險控制”的觀點占據了上峰。多家媒體最新消息顯示,就在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不過具體內容尚未披露。
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其發布于中國政府網的新聞稿篇幅雖然不長,但透露出的內容卻相當重磅,例如,明確提出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此外,其中有關金融創新與監管之間關系的詳細闡述,也引發熱議,其中也不乏“亮點”,諸如“堅決整治各種金融亂象,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等。
這些說法被業界視為金融委對于金融創新與監管的一次簡要闡述,對于保險業而言,也具有重要警示意義。如今,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以及新冠疫情的催化之下,保險科技的重要性已經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所引發的保險業創新也層出不窮,如何平衡“創新”與“監管”也是行業必須要探討的問題之一,而金融委無疑已經為此定調,按照慧保天下的粗淺理解,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義:
01
鼓勵創新,但也要強化監管
金融委專題會議新聞稿用了相當篇幅來詳細闡述監管面對金融創新時候的態度,總結起來就是:鼓勵創新,但也要強化監管,即:
堅決整治各種金融亂象,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堅決維護金融穩定,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當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快速發展,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尊重國際共識和規則,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范風險。
至于怎么管,分業監管格局下,自然是“誰家的孩子誰抱走”,對于實際上已經形成金控集團的機構,相應的監管辦法也已經出爐。
會議同時強調,監管部門應認真做好工作,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要監督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遵守監管規則,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會責任;要增強業務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資者教育;要督促上市公司規范使用募集資金,依法披露資金用途;要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來,強化金融監管就已經開始。有統計顯示,自2017年以來,銀保監會補齊制度短板,填補監管空白,共計發布一系列監管制度文件多達209項。2017年至2019年三年累計派出檢查組1.68萬個,檢查銀行業金融機構3.28萬家次。三年累計處罰銀行保險機構881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10713人次,罰沒合計72.4億元,超過以往十幾年總和,處罰問責鏈條進一步延伸穿透至違規行為的交易對手機構。
02
放開前端,管住后端
在金融委的專題會議當中,另外一項重磅內容,是宣布“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有專家對此進行解讀,認為相關表述至少體現了兩層意思:一是提高資本市場在宏觀經濟當中的地位,強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性;二是要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發展高質量的資本市場。”
但在慧保天下看來,這句話透露的第三層意思其實是“放開前端,管住后端”。
相比于核準制度,股票發行注冊制更注重形式性審查,并更充分體現出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意味著A股市場將會更具有開放性以及包容性,從海外成熟市場的治市經驗來看,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注冊制改革是一個股票市場走向成熟化的標志事件。
但是“放開前端”的前提一定是“管住后端”,“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其實就是管住后端過程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有進有出,才能體現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上市機構的合規經營意識。
具體到保險業,“放開前端,管住后端”是一直以來的監管改革方向,建立市場退出機制也一直被認為是從根本上整治市場亂象的殺手锏,但由于牽涉甚廣,相關制度一直到現在也還沒有正式出臺。隨著資本市場全面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同時建立起常態化的退市機制,保險業常態化的退出機制或許也將漸行漸近。
03
服務實體經濟,防范“脫實向虛”
防范金融風險,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防止“脫實向虛”,無論是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還是在金融委專題會議當中,都對這一點進行了明確: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金融委專題會議則明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
縱觀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歷程,基本都是實體經濟越強,整個國民經濟抵御內外部風險沖擊、實現平穩發展的能力就越強,人民生活水平也更容易保持穩定;相反,一旦實體經濟不強或者出現較為嚴重的“脫實向虛”現象,整個國民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就不牢靠,一旦遭受嚴重的內外部風險沖擊,就有可能出現經濟增長停滯和社會矛盾激增等問題,這顯然正是多年來,金融監管部門一直強調“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源所在。
在近期舉行的外灘金融峰會,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也強調:
金融脫離實體經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金融不能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環的歧路,不能走龐氏騙局的邪路。要堅守金融發展基本規律和金融從業基本戒律,緊貼企業生產經營,抓住市場新趨勢、新機遇,支持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使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相互促進,健康發展。
對于保險業而言,“服務實體經濟”無疑也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此外,還包括“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
附:金融委專題會議報道詳細內容: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