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兩會”前重磅發聲:股市、債市、匯市運行平穩,銀行保險面臨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
“兩會”在即,銀保監會也就近期多個行業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5月18日,銀保監會官方發布答記者問,就疫情對中國銀行業保險業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銀行保險機構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情況、股東股權亂象和影子銀行治理、銀行理財轉型最新進展、保險業風險敞口等主要熱點話題做出詳細回應。
先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重要表態:
1、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甚至蕭條的可能增大,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面臨的外部輸入性風險有所上升。海外疫情對我國供應鏈穩定形成沖擊,未來也有可能反映在銀行資產質量上。
2、從目前情況看,銀行業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預期范圍內,股市、債市、匯市總體運行平穩,海外疫情對銀行業保險業的影響總體可控。
3、銀保監會將根據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適當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實施期限,創設政策工具支持銀行發放信用貸款。
4、按照資管新規補充通知精神,過渡期結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難以處置的存量資產,可由相關機構提出申請和承諾,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采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銀保監會也將根據實際,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對相關政策進行小幅適度調整。
5、經大力整治,三年來已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元。截至一季度末,同業理財余額8460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87%;金融同業通道業務實收信托較歷史峰值下降近5萬億元。下一步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整治重點領域重點風險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持之以恒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其死灰復燃。
6、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業短期內產生了負面影響,保費收入增速下降。盡管保費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流動性穩定,不會出現系統性流動性風險。
銀行保險業面臨的外部輸入性風險有所上升
在分析國內外形勢時,銀保監會認為,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但境外疫情蔓延擴散趨勢仍在上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甚至蕭條的可能增大,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面臨的外部輸入性風險有所上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外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貿企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加大外需下降壓力,外貿企業出現出口訂單推遲、取消、減少等情況,1-4月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同比下降6.4%,有可能加劇外貿企業經營壓力和相關貸款質量劣變概率。
二是海外疫情對我國供應鏈穩定形成沖擊,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較為依賴海外供應的行業受影響較為明顯,一些企業復工復產可能受到拖累,生產經營風險和違約風險上升,未來也有可能反映在銀行資產質量上。
三是海外金融市場震蕩加劇,股票、債券、黃金、大宗商品價格均一度出現大幅下跌,相關風險通過投資者信心、資本流動等渠道對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形成一些負面影響。
“不過,從目前情況看,銀行業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預期范圍內,股市、債市、匯市總體運行平穩,海外疫情對銀行業保險業的影響總體可控。”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稱。
疫情期間,銀保監會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復工復產、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根據銀行業協會統計,截至5月17日,銀行機構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提供的信貸支持已超過3.11萬億元。在普惠金融方面,4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2.79萬億元,同比增速27.34%,遠高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礎上下降了0.5個百分點;此外,銀保監會還出臺了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實施還本付息安排,截至4月末,銀行機構已對超過1.2萬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調整優化金融政策,適當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實施期限,創設政策工具支持銀行發放信用貸款。
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對相關資管政策適度調整
截至4月末,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合計25.9萬億元。按照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規定,過渡期將于今年底結束,但在銀行的理財轉型實際情況中,部分銀行在過渡期前全面完成轉型仍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次表示,工作中,注意到部分銀行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按照資管新規補充通知精神,過渡期結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難以處置的存量資產,可由相關機構提出申請和承諾,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采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
更為重要的是,該負責人透露,也將根據實際,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對相關政策進行小幅適度調整。
銀保監會穩步推進理財子公司改革工作。截至今年4月末,已先后批準19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理財子公司已開業運營,其他多家銀行也在抓緊籌備。2019年12月20日,批準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合資設立理財公司,這是第一家在華設立的外方控股理財公司。據了解,其他國際資管機構也正在與有關理財子公司溝通,協商合資設立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成熟一家、批準一家”的原則穩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工作。指導已獲批的銀行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理財子公司高質量開業運營;對已經開業運營的理財子公司強化監督管理,促進其合規審慎經營,穩步有序推進理財子公司改革工作。
去年查處3000多個股東股權違規問題
銀行保險機構股東股權亂象治理,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牛鼻子”,也是推動各項監管工作的“牛鼻子”。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推進股東股權亂象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良記錄,持續加強對違規股東的監管和懲戒,持續開展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專項整治。
數據顯示,銀保監會在2019年開展的專項整治工作,查處3000多個股東股權違規問題,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2018年起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5165萬元。
此外, 銀保監會還開展高風險機構違規股東股權清理。在包商銀行等風險處置化解過程中,銀保監會把清理違規股東股權作為重要抓手。據悉,目前,包商銀行等機構的風險處置和改革重組工作有序推進;對于社會較為關注的其他問題機構,相關股權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繼出臺,涉及的問題股東也正在有序清退。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提升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有效性。一是研究制定大股東行為監管指引等制度規范,加快建立股權集中托管、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公開等監管機制。二是堅持將打擊股東違法違規行為作為監管工作重點,持續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三是開展公司治理評估,強化“三會一層”履職監督和問責,進一步嚴格股東資質審核,優化股東結構,規范股東行為。
三年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
化解影子銀行風險,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一項重點工作。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經大力整治,三年來已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為結構復雜、存在較大監管套利和風險隱患的高風險業務,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
截至一季度末,同業理財余額8460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87%;金融同業通道業務實收信托較歷史峰值下降近5萬億元。
雖然影子銀行治理取得顯著成績,但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整治重點領域重點風險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持之以恒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其死灰復燃。加強信息溝通和政策協調,提高跨業監管的協同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形成監管合力。引導銀行理財和信托業穩妥轉型,優化產品結構,壓降通道業務,推動參與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實際的影子銀行統計監測體系和公開披露制度,厘清高風險影子銀行的特征與統計口徑。
保費收入增速下滑但不會出現流動性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業短期內產生了負面影響,保費收入增速下降,1-4月,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776.35億元,同比增長6.06%,增速同比下降5.18個百分點;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51萬億元,同比增長3.81%,增速同比下降12.29個百分點。
不過,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強調,盡管保費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流動性穩定,不會出現系統性流動性風險。
截至4月末,財險業資產總額2.37萬億元,凈資產6670.44億元;人身險業資產總額18萬億元,凈資產1.4萬億元。一季度末,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84.9%,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0.7%。初步判斷,全年保險業務仍會維持正增長,總體保持穩健運行。
上述負責人稱,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大現場檢查力度,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將問題突出公司納入公司治理專項檢查,將經營不規范的部分中外資公司列入全面檢查;進一步規范車險市場秩序,促進車險高質量發展。密切關注市場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強分紅險產品風險排查,嚴肅處理違法違規問題;治理短期健康保險經營存在的產品設計不規范、銷售行為不規范,強制搭售產品等突出問題。一旦查實違規行為,不但要重處重罰,還要從嚴對高管問責追責。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