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子公司競速銀行委外策略分化 或將打破資管格局

理財子公司競速銀行委外策略分化 或將打破資管格局
2018年11月05日 08:00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目前全國股份行及幾家大的城商行正“力拼”理財子公司的布局,而個別國有大行也已著手研究和安排。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落地背景下,行業監管環境面臨重塑,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入局”也將打破原有的資管格局。

  受此影響,從長期來看,銀行委外規模收縮料大勢所趨,且商業銀行對委外管理人的門檻、要求也將更高,大銀行與小銀行的委外業務策略將尤為分化。專家和投資人士預計,資產管理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將回歸以投研能力、風控能力為代表主動管理能力領域。

  委外業務重新啟動

  “今年嚴監管趨勢下,銀行委外在上半年出現了一定的贖回并且有繼續收縮的計劃。”據北京一家大型私募機構人士對記者坦言,2018年上半年很多銀行主動對理財業務進行整改,這讓委外業務的“金主”銀行理財增長乏力,尤其是資管新規發布后,全國性銀行和保險機構與股票型私募的委外合作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理財子公司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委外業務的合作模式有了較大的推進并更為明確,確定了銀行與優秀私募合作的方向。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表示,在理財合作機構范圍方面,私募理財產品的合作機構、公募理財產品的投資顧問可以為持牌金融機構,也可以為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上述私募人士指出:“我們與客戶深入接洽后一致認為,大概會在明年初陸續落地并展開合作,未來的合作空間會比之前更大。”

  多位銀行資管業務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目前尚在征求意見階段,但各家銀行早已著手籌劃,只待最終政策落地。

  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局

  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局,打破了原有的資管格局,也必然影響銀行委外業務策略:除了合作空間,還有合作對象的篩選。

  “銀行未來對于委外管理人的門檻肯定會更高,要求也會更多。我們行目前正在重新梳理名單,因為在子公司設立初期肯定還是要依賴于第三方機構的合作。”一家已經發布擬設理財子公司的銀行資管負責人如是表示。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本輪監管打擊的是亂加杠桿和資金空轉,但規范化、高質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雙贏”的。管理層針對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當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兇”的委外模式。未來,高質量、規范化的委外將迎來更加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作為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兇”的委外模式將在監管高壓下逐漸銷聲匿跡。

  “之前通過層層嵌套,一些底層資產有部分給到了一些小私募,這種情況以后估計不太可能了”。上述私募人士解釋道,之前這些私募機構就不在銀行的白名單上,只是通過銀行的合作方間接拿到部分委外資金。“進入銀行白名單要求非常嚴格,以我們合作過的一家國有大行為例,其股票類私募白名單也就30家左右。未來以理財子公司的方式來合作,或許需要重新準入,但準入門檻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多位銀行資管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未來的新格局下,銀行把理財業務委托給外部公司進行投資,最為看重的肯定是外部公司的投資能力。除此之外,資金穩健性要求銀行更看重的是受委托機構風險控制能力,包括該機構資產規模、團隊構成、過去業績、投資策略、總體決策機制等。

  興業研究分析師韋翼星指出,在承諾保本保收益之下,過去部分委外投資者并不注重管理人的篩選。隨著剛性兌付打破,實行凈值化管理,委托人真正實現“自擔投資風險并獲得收益”,精選具有較強投資能力的管理人將成為委外投資決策的重中之重。

  中信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在資管新規時代下,資管產品、理財產品和基金要逐步向凈值化管理轉型,這對結構化主體的發行和管理能力、投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公募基金具有出色的投研能力和長期的凈值化產品發行與管理經驗,加上資管新規豁免了公募基金“只能加一層委外”的限制,未來基金投資在委外投向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擴大。

  在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看來,大部分銀行盡管認為自身要打造投資管理能力,但是投資風格較現有機構仍有較大區別,未來仍需開展委外業務進行有效補充,特別是股份行和城商行,對差異化的投資風格更加認同。因此,目前市場管理人要做的不是擔心銀行理財子公司對委外業務的侵蝕,而是加快培育自身主動管理能力,建立投資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

  屈慶指出,城商行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對投顧模式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一方面,機構希望培養自己的投資研究能力,而不僅僅是將錢委托出去,也要參與到投資交易過程中;另一方面資管新規中對多層嵌套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的約束也使得部分機構需要開拓委外以外的其他合作方面。

  委外業務策略料分化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潘東預計,理財子公司落地漸成趨勢,將深刻影響我國資管行業、金融業的格局乃至實體經濟的融資結構。未來理財子公司將依托于銀行的資金實力和渠道支持,大力發展凈值型理財產品,實現真正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承擔起資管轉型的排頭兵。

  不難想見的是,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大量設立,銀行將把委外業務交給自家的子公司。市場人士認為,公募承接委外最多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這部分在零售端將受到銀行子理財產品的沖擊。在股票基金方面,公募基金目前還保有明顯優勢,但委外資金投資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很小。 

  “按照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目的應該是將原來的委外業務投放到自身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但子公司成立運營、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儲備均需要一定時間,可能短期內對市場不會造成較大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長期來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模式成熟以后,還是對基金公司及公募市場的格局產生較大影響,委外業務的規模將會有所收縮,但是從銀行和基金、券商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來看,未來券商和基金在私募、資產證券化等領域仍然具有優勢,因此未來在這些領域,銀行仍具有委外需求。

  明明表示,監管政策的沖擊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不會消退。換言之,即使政策層面不再持續加碼,已有監管政策的慣性仍會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對通道類委外和委外投向同業理財形成約束。考慮到這兩類投向仍占委外投資的主要部分,基金投資的承接作用有限,因而委外在未來可能仍會繼續收縮。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負責人楊宇認為,銀行理財委外格局和重點逐步遷移轉化。雖然過渡期老產品的壓縮節奏可以自行調控,但收縮的趨勢及2020年底前清理完畢的要求未變,因此老產品中委外的空間僅限于在壓縮節奏內,未來銀行理財委外更大的空間依然在新產品的發展過程中。

  “對于主動管理能力過弱,或無主動管理能力的商業銀行而言,未來對于委外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強。”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預測稱,但由于業務規模及專業能力等因素,中小銀行對接委外機構時話語權偏弱,對于委外資產掌控力不足的問題或將進一步凸顯。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中國人保 601319 3.34
  • 11-06 貝通信 603220 7.85
  • 10-31 邁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