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結構性存款熱潮
結構性存款,一個已經存在20多年的銀行產品,近期以來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熱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突破8.3萬億元,同比增長50%。緣何大熱?一方面是銀行提前應對資管新規,將保本理財需求回表;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整治銀行同業業務背景下,銀行回歸“存款立行”,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指導所動用的工具。實際中,結構性存款風險較低,且有不錯的收益,但是,在微觀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模糊地帶,比如,各銀行對結構性存款的會計計量和統計口徑存在偏差,部分銀行衍生產品投資的合規性,以及市場存在“假結構”問題。
結構性存款大熱,頗有過去兩年同業存單的發展之勢。
今年以來,銀行結構性存款,特別是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增。據央行統計顯示,2月結構性存款余額同比增幅高達49.26%。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銀行提前應對資管新規,將保本理財需求回表;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整治銀行同業業務背景下,銀行回歸“存款立行”,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指導所動用的工具。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分析稱,結構性存款大熱,實際是利率還未完全市場化,和銀行面對加劇的存款競爭矛盾下的必然結果,是客觀環境所決定的。對于結構性存款目前存在的“假結構”等問題,最終還要回歸到更宏觀的議題,即考慮是否可以放松存款利率的指導,甚至是否需要進一步利率市場化。
結構性存款一年漲50%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金融產品。結構性存款,理論上收益浮動,但銀行基本上以固定利率進行兌付。
盡管結構性存款“出道”已有二十多年,但此前主要是以外幣為主,且規模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
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2月,國有四大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達1.81萬億元,同比增長38.84%;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達5.35萬億元,同比漲幅53.17%。其中,個人結構性存款漲幅突出,國有四大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同比漲幅高達85.60%。再加上交行、國開和郵儲銀行,結構性存款總額已超8.3萬億元。
可見的是,銀行加大發行規模的同時,付出了較高的成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銀行微信公眾賬號發現,近期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的利率基本在4%以上,遠超基準利率上浮50%,向同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看齊。
以廣州地區為例,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近期專屬結構性存款,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最新結構性存款1年期預期收益率為4.45%;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近期98天到182天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為4.6%-4.7%。而招行90天和180天也在4%-4.1%。
據多名銀行業內人士反饋,自2017年以來,結構性存款就有明顯走熱趨勢,主要是因為存款難拉,而普通存款受到基準利率上浮50%上限的窗口指導,通過結構性存款,可以繞開價格約束,以完全市場化定價吸引資金。
追因結構性存款熱潮
此番結構性存款來勢洶洶,除了可以突破價格約束,其推力究竟是什么?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此番結構性存款大漲,簡言之,是對保本理財的替代。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理財規模為29.54萬億元,其中保本理財規模為7.37萬億元,占比24.95%,逆往年之勢,占比較上一年上升4.51 個百分點。
而根據還未正式出臺的資管新規,所有資管產品不得保本,必須在金融機構表外;換言之,銀行保本的理財產品必須回歸為銀行表內存款產品。
這意味著,超7萬億元規模的保本理財未來都需要明確回歸銀行表內。在曾剛看來,銀行此番大規模發行結構性存款,其實是未雨綢繆,以結構性存款替代保本理財。而2017年保本理財之所以逆勢增長,歸結原因,仍是存款緊張。而導致存款緊張的,有內外部兩方面原因。
據曾剛分析,存款緊張的外部原因在于,相關監管部門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后,信貸創造存款的機制被極大壓縮;內部原因則包括存款理財化的分流,以及加強同業負債監管后需填補同業負債收縮的部分。
以同業理財為例,《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顯示,去年全年同業理財規模較上年腰斬,減少3.40萬億元,降幅高達51.13%。在保持總規模前提下,意味著零售和對公理財必須提升以彌補同業部分的下降。
“在監管部門的監管導向下,實際上是變相抬高了存款的價值,恢復了過去銀行‘存款立行’的理念,這是銀行從發保本理財到結構性存款的原因,也是為什么結構性存款的價格趨高的原因。”一名銀行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兩面觀“工具”
結構性存款大火,有其客觀條件。而在微觀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模糊地帶。比如,華創證券研究所近期一份報告顯示,從近期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來看,各銀行對結構性存款的會計計量和統計口徑存在偏差,由于資管新規下發后過渡期的存在,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產品在名稱、會計計量和統計口徑上的區分尚需由結構性存款相關細則在監管層面進一步進行明確。
另外,由于結構性存款涉及到衍生品投資,理論上存在一定風險,一方面,監管對于衍生品投資有資質要求,部分沒有相關資質的銀行存在同業委托,是否突破了監管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銀行借結構性存款之名,通過“假結構”行“超指導利率”之實。
所謂“假結構”,即比如設置一個100%會實現某固定利率的觸發條件,把原本存在風險和概率問題的收益穩定成固定收益。
“對于銀行而言,結構性存款的浮動收益由客戶承擔;即使是‘假結構’,對銀行而言也是確定的成本,會經過相應核算,因此對于銀行幾乎不存在經營上的風險,但是銀行有義務明確告知客戶,這個結構性存款到底是怎么運作的,收益上有什么風險。”上述銀行業資深人士表示。
華創證券研究所上述報告也指出,隨著資管新規落地,結構性存款銷售流程、協議文本、投資者風險提示、系統等方面都將面臨變更。
另外值得一提的現象是銀行對結構性存款采取“分行銷售-總行集中管理并投資運作”的資金運作模式,總行如何對分行進行存款規模和利潤的考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此前就有城商行零售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各行對結構性存款規模考核是否打折,打幾折,標準不一。如果大量發行結構性存款,確實會嚴重影響銀行的利潤;但具體打幾折,則會直接影響分行銷售結構性存款的積極性。“如果規模打折太大,又犧牲利潤,規模考核又不討好,就沒有動力了。”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
利率市場化的探討空間
曾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盡管就事論事,結構性存款的“假結構”存在一定合規性問題,但要看到利率還未完全市場化,銀行面對日趨激烈的存款競爭背景下,結構性存款走熱有其必然性。
在諸如結構性存款技術性、規范性問題背后,一個更為本質的課題,仍要回歸于存款利率市場化。存款利率指導是否有必要放松,是否需要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若以上問題可解,則結構性存款的“假結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盡管當前央行官方已經放開了對存款利率上浮基準的限制,但為了避免惡性競爭,銀行客觀上面臨存款利率的自律指導。曾剛也指出,價格也是央行MPA考核中重要一項,且具有“一票否決”地位。
據多名銀行人士表示,當前市場主體面對的是扭曲的價格體系,央行的基準存貸利率完全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特別是資管新規落地后,將有部分表外“非標”資產處置不完需要回表,以及部分理財資金可能回歸銀行表內,如果按照基準利率進行定價,相當于銀行利用政策向居民套利。
正是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人士和貨幣政策專家提出,眼下或許正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的時間窗口。
綜合包括銀行、基金、保險等多名受訪人士的觀點來看,利率市場化有兩個具體實施路徑,一是完全放開對基準利率的上浮約束,二是取消基準存貸利率。前者受到了包括上述貨幣政策專家在內的更多贊同。
責任編輯:張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