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 劉子琪
來源: 時代財經
“銀保監會其實屬于中間狀態,是個符合現在金融體系的中間產品,但最終都會走向‘證監會管市場,總局管機構’的狀態。”
進入合并后的第六個年頭,銀保監會要“下線”了。
5月10日下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決定:李云澤同志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
這或許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即將“上線”的信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當天多地銀保監局局長赴京開會,多位人士陸續在銀保監會南門前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牌子合影。
當天下午5點45分,時代財經來到位于北京金融街的銀保監會大樓前,現場仍有多家媒體在“蹲點”拍攝,許多人在與銀保監會的牌子拍照留念。
一位從外地來京出差的金融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從新聞上得知領導來開會了,我又在附近,就順便來看看。”最后她也遠遠地與馬路對面的牌子合影一張。
截至發稿,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尚未完成掛牌儀式,目前大廈門口的牌子依舊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5月10日下午5時許,銀保監會大樓門口。時代財經 攝
五年132場例行新聞發布會
從“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演變為“一行一總局一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中國金融監管架構走過漫長的20年改革之路。
2003年,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銀行業監管權移交給新成立的銀監會時,中國金融業“一行三會”的分業管理格局就此形成。
然而,隨著國內金融業的蓬勃發展,金融業迎來了混業經營的時代,金融創新和監管套利不斷涌現,“一行三會”的分業管理體制存在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
2018年3月,為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彼時“20歲”的保監會和“15歲”的銀監會合為一體,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銀保監會就此誕生。
2018年4月8日,銀保監會揭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網顯示,當年5月10日,銀保監會接過原銀監會的“接力棒”,召開了第163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
2018年11月,銀保監會“三定”(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方案公布,并按照新的部門設置運行。
在當年11月29日銀保監會舉行的第19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中,發布會前綴由“銀行業”轉變為“銀行業保險業”。不久后,銀保監會省級派出機構也統一揭牌。
這五年里,銀保監會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原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成為首任銀保監會主席,也是最后一任銀保監會主席,帶領參與社會熱點問題,如依法依規處置河南安徽5家村鎮銀行風險、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等。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官網,最近更新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是在2022年9月27日舉行,這不僅是銀保監會舉辦的第294場例行發布會,也是“銀行業保險業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最后一場發布。
“銀保監會其實屬于中間狀態”
郭樹清在3月6日浙江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不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金融系系主任何平指出,在混業經營的大趨勢下,過去把銀行、保險公司還有券商分開監管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單獨的銀監會和保監會本身早已過時,所以合并成銀保監會。但券商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在銀保監會合并后仍不明確。”
3月7日下午,《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下稱“議案”)公布,“銀保監會”升級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等,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
此前,一名金融業內人士曾對時代財經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可能將讓第三方機構、“影子銀行”等此前監管較為薄弱的環節納入該機構監管范疇,不過具體還得看細則出臺。
何平表示,在混業經營的大趨勢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出現或使得過去“要不沒人管,要不大家都管”的情形不再出現。
“金融機構改革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上次改革就希望能夠實現機構管理這個目標,只不過上次整合只把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在一起,證監會的部分職能還未并過來,這次就全部到位了。銀保監會其實屬于中間狀態,是個符合現代金融體系的中間產品,但最終都會走向‘證監會管市場,總局管機構’的狀態。”何平指出。
他認為,機構監管統一管理符合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過去的分業經營以及相應的分業監管已經成為過去式。“這就是它(銀保監會)的歷史意義所在,標志著中國的金融體系,更多的是按照混業經營的基本框架和邏輯來進行監管,把市場監管和機構監管分開進行。”
責任編輯:韋子蓉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