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期,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于一些銀行的貸款最優惠利率,引發市場對套利空間的討論。“套利”即企業或個人在理論上可用較低利率的貸款購買高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從而獲取“利差”。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套利空間由兩大因素共振產生:一是利率市場化下,貸款利率持續走低;二是銀行理財市場回暖,理財收益率持續上升。從趨勢看,隨著企業和個人貸款需求的回暖,套利空間未來會壓縮乃至消失。從投資者角度看,通過套利獲取的利潤空間并不大,且存在違規等其他風險。
貸款利率下行
銀行理財收益率上行
5月10日,記者在多家銀行App看到,部分銀行的貸款最優惠利率低于4%,個別低于3.5%,處于較低水平。如,某國有大行企業經營貸項下的信用貸最低利率為3.65%,抵押貸最低利率為3.45%;某股份制銀行的信用貸、抵押貸的最低利率均為3.65%;另一國有大行的線上消費信用貸最低利率為3.85%。
從行業層面看,去年以來,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歷史低位徘徊。4月23日,央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對外表示,2022年,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個基點,僅4.17%,這在歷史上是比較低的水平。央行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銀行體系新發企業貸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BP,降至3.96%。
加權平均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應不同區域和企業的利率差異情況,實際上,部分地區優質企業的貸款成本可能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如,央行營業管理部今年2月份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北京地區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為3.09%。
與銀行理財收益率對比來看,一些銀行的貸款最優惠利率已經明顯低于固收類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招商證券廖志明團隊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12月中旬以來,債市走出單邊牛市行情,由于開放式理財產品市值法估值,凈值走勢與債市緊密相關,2023年前4個月,固收類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4.5%。
整體而言,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高于貸款最優惠利率是銀行理財收益率上行、貸款利率下行所致。其中,減費讓利、實體經濟貸款需求還處于恢復期等導致貸款利率下行是主因。川財證券宏觀高級研究員崔裕對記者表示,企業層面,一季度工業開工率處于恢復期,因此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總量處于恢復過程中;個人層面,當前居民貸款需求仍處在低位復蘇階段。
從趨勢看,業內人士認為,套利空間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未來隨著貸款需求回升,貸款利率可能會有所上升,而銀行理財收益率會有所下行。因此,未來,套利空間可能會持續縮窄,直至消失。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記者表示,從短期看,貸款利率走勢取決于資金供需關系,目前實體經濟信貸需求還在恢復中,監管部門也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因此,套利空間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從長期看,國家對基建的支持力度很大,預計工業開工率將持續走高,這將拉升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五一”消費數據說明消費有所復蘇,居民貸款處于回暖階段,預計消費貸的驅動力將逐漸從供給端轉至需求端。綜合來看,信貸需求復蘇在即,利率“倒掛”不會持續太久。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也難以持續維持較高收益率,這會壓縮套利空間。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今年前4個月的銀行理財收益率很難持續,未來幾年理財可預期投資回報或難超3.5%。
套利操作有風險
銀行要加強資金管控
面對套利空間,投資者能不能套利?有哪些風險?
理論上,假設某企業主使用3.45%的最優利率貸款100萬元,并將其投資一款預期收益率為4.5%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年后則可獲得1.05萬元的“利差”。
現實中可以這么操作嗎?對此,冠苕咨詢創始人、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對記者表示,類似套利存在于理論設想,在實際業務層面操作會有多重風險。
首先,上述行為是監管明令禁止的。資管新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投資者不得使用貸款、發行債券等籌集的非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者如果被查出存在相關行為,輕則勒令馬上還貸,重則對個人征信有不利影響。
其次,套利空間并不穩定。銀行理財凈值化后,收益率波動較大,銀行理財持有期收益率并不一定能完全覆蓋貸款成本。
最后,貸款周期可能難以匹配理財產品持有期,會出現貸款到期但理財產品難以贖回的情形,得不償失。
在業內人士看來,商業銀行也要強化資金管控,避免部分投資者鋌而走險。崔裕表示,為防止客戶挪用貸款投資理財,銀行必須加強對客戶行為的管控。
楊海平也表示,在有套利空間的環境下,銀行要強化對客戶資金流向的管控。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