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發動對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調集100萬軍隊向各地紅軍進攻,其中50萬軍隊于9月下旬開始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進攻。
這時,博古把軍事指揮權交給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他們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搬用正規的陣地戰經驗,主張“御敵于國門之外”,進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和“短促突擊”的戰術,同裝備優良的敵人打陣地戰、堡壘戰,使紅軍日益陷于被動。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紅軍傷亡很大,廣昌等地先后被占,根據地逐漸縮小。
川陜省工農銀行
1933年2月《川陜省蘇維埃組織法》頒行后,處于籌建時期的川陜省工農銀行即開展業務,并在條件許可的已解放各縣設立分行發放貸款。自1933年11月,隨著紅軍粉碎四川軍閥劉湘20萬敵軍六路“圍攻”,川陜革命根據地得到大發展,川陜省工農銀行遂在根據地推設分行或代理機構并幫助各地組織發展信用合作社,金融機構遍布已獲解放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縣區。1933年12月4日經中共川陜省委批準,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在通江縣成立,在通江蘇維埃時期,工農銀行共印鑄有布幣、紙幣、銅幣、銀幣等四種蘇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發行貨幣種類最多的銀行,總流通量達280萬元。
策劃:銀保監會系統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協助:北京銀保監局
編輯:韓業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銀保監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