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發展,必須綠色發展。綠色發展要有綠色的理念、綠色的環境、綠色的產品。”綠色發展,正是北郎中村探索美麗鄉村建設和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升級版的良方,也是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陳秋圓 北京報道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京北順州西北域,瘟疫橫行,生民飽受疾苦,時逢一過路郎中發大慈惻隱之心,將醫病草藥傾于村中四眼井內,生民奔走相告,聚而飲之,始救一方百姓。為紀念郎中功績,此地命名“郎中村”,因位于順州西北,故名“北郎中”。
順義區趙全營鎮北郎中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和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升級版”這個發展目標,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打造高顏值的村莊環境,吸引百余家企業入駐。村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逐漸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京郊第一股份村”:帶領村民奔上致富路
北郎中村是鎮域規劃中的重要節點和中心村,2018年10月8日,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將北郎中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一進入北郎中村,整齊規劃的房屋、寬闊的道路以及兩側筆直的綠化樹等映入眼簾,不愧為“北京最美鄉村”。實際上,北郎中沒有采取大拆大建,而是按照街道改造景觀化、基礎設施城市化、配套設施現代化、景觀打造生態化、土地利用集約化的總體思路進行統一規劃設置,如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鄉村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環境的改善。北郎中村修建了環村公路,共計12萬平米;道路兩側的綠樹成蔭,綠化成果有目共睹;疏通村內水系和坑塘,建設水循環系統;污水處理系統連通每家每戶;垃圾處理則朝著減量化和無害化方向努力,每家每戶門前有2個垃圾桶,實行垃圾分類管理,不再像以前那樣隨手就扔,而是由專人負責來清運、再由鎮里邊來拉運,區里邊負責垃圾處理,等等。通過一系列環境治理“組合拳”,北郎中村的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街道整潔,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不僅環境改善了,村民的錢包也鼓起來了。據統計,北郎中村共816戶、1646人,土地面積4500畝。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1萬元。除了工資收入,村民還有“土地錢”“老人錢”和“分紅錢”等諸多補助。“村里的老人,男的60歲、女的55歲及以上,每年得到的土地分紅有8900元。除了國家的補助,村委會還會再發放800元補助,且每個季度還會增加。”北郎中村委會副主任梁臣向《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介紹道。
分紅、補助,這一切的背后,源于北郎中走上了一條集體經濟和股份合作制的“致富路”。
被譽為“京郊第一股份村”的北郎中村,在1993年就走上了股份制發展的道路,一個標志性事件是1996年北京市北郎中農工貿集團的成立。該集團由村集體、村民和企業員工共同出資組建,整合村里的資源,進行集團化、規模化的生產。村民入股,既可以風險均攤,又可以得到分紅。慢慢的,由養豬、農作物種植發展延伸出來的花卉種植、農副產品加工配送等項目漸漸成形。如今北郎中形成了以種豬、花卉、籽種、農產品加工、倉儲配送、休閑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而且不斷根據鄉村自身發展、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村民收入中的“土地錢”“分紅錢”,就包括村民以土地流轉參股等形式,享受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組建的北郎中農工貿集團經營資產達到5億元,其“北郎中”商標市值達5億元。“村里所有的企業都是股份合作制企業,是我們集團下屬的企業、子公司。”北郎中農工貿集團副總經理劉雪利說。
從產業發展規劃圖上,可以清晰看出北郎中村的布局和結構。中心是村莊,由內而外,各大產業則分布四周:雙創基地、現代產業配套服務區、花卉產業、標準化蔬菜基地、林地、現代農業、農業籽種產業等。
北郎中的產業結構分為四大塊。一是以種豬、種苗、花卉為主。種豬場積極采取向外發展模式,達到年出欄5萬頭規模;種苗,包括果蔬種苗和花卉種苗的培育;花卉產業則有占地1000畝花木中心,主要有綠化花卉,服務于綠化工程,還有高檔花卉如進口的蝴蝶蘭和鮮切菊等。
北郎中花木中心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花博會及國慶60周年慶典花卉供應商之后,北郎中花卉的品牌效應凸顯出來。目前北京市場上30%的蝴蝶蘭都產自北郎中,蝴蝶蘭種苗年產量已達50萬株規模;鮮切菊年產量已達350萬株。花卉產業還搭上電商的快車,北郎中擁有自己的花卉電商平臺“24H鮮花”,平臺的注冊會員約3萬人,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
二是大力發展以產業化、信息化、標準化、品牌化為一體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以電子商務為龍頭的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我們有農產品加工園,對里邊的企業,我們是根據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來進行疏解,引進符合區域發展規劃的企業。”劉雪利介紹,北郎中村有市級的定點屠宰場、食品廠、3萬平方米的農產品儲藏保鮮庫和農產品配送中心,打造了自己的物流體系。
三是大力發展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農業文化為核心、以傳承郎中文化為特色、以健康養生為主要內容,與現有產業、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的觀光休閑農業。
四是加快北郎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區政府掛牌的雙創基地,目前已經入駐了100多家企業,主要是中小科技型、創業型企業。
現代農業升級版:綠色發展走向健康路
近年來,北郎中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和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升級版”這個發展目標,從“發展綠色經濟、營造綠色環境、奉獻綠色產品、共享綠色生活”的發展理念出發,確定“生產、生態、生活、示范”四位一體發展定位,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協調發展。
種豬是北郎中村的傳統產業,但隨著非首都功能的進一步疏解,北郎中村傳統產業亟須轉型。劉雪利說:“早在2016年我們就有了將種豬場外遷的想法,去內蒙古敖漢旗進行考察,2017年就簽訂了協議,建立現代化種豬場,如今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未雨綢繆,啟動種豬場搬遷及養殖小區的疏解清退工作,騰出土地引入新型業態,這是北郎中村全面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疏解舊產業的同時,發展現代化的農業,借助高科技手段減少生產成本以及對于環境的影響。
在5000平米的智能溫室里,從國外引進的鮮切菊品種繁多,有曾獲得金獎的綠寶石,還有紅丹特、紫丹特、亞里士多德等品種。據介紹,北郎中村花木中心與北京農林科學院和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合作,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精品花卉和高檔花卉。2009年,引進蝴蝶蘭生產線;2013年,花木中心還與荷蘭菊花育種公司合作,全面啟動了鮮切菊出口基地項目。在這座智能溫室中,裝上了物聯網系統,電腦可以自動調節溫度、濕度等參數,能觀察到生物最佳的生產狀態,生產管理實現了智能化和標準化,從而提高花卉的產量。2019年春節期間,北郎中村舉辦首屆迎春花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50余萬元,并帶動了周邊村的采摘、農產品展銷等業態的發展。
不僅花卉,蔬菜大棚搖身一變也成為了智能化工廠,采用臭氧消毒、二氧化碳發生器、智能補光燈等,溫度、濕度、二氧化碳都有實時監測。園區內,除了能體驗到物聯網精準的“田間管理”技術外,還能實現對農產品的全程追蹤。例如,市民只要掃一掃農產品上貼的二維碼,產品的產地、食用方法、聯系電話和購買信息等便一目了然。
智能化溫室是打造“智慧北郎中”的一大舉措。“智慧北郎中”建設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展開,包括物聯網環境監測及智能化控制、產品質量追溯和視頻監控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除了技術上的保障,北郎中還有一支治安巡邏隊伍,保障村里的安全。
責任編輯:霍琦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