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劇場演出的路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 00:21 經濟觀察報
郭娟 首都劇場、國家大劇院、人藝小劇場、東方先鋒劇場、九個劇場,再加上保利劇院、海淀劇院等等,北京可供戲劇演出的場所似乎不少,但是國家話劇院的制作人葛大力說,演出場地還遠遠不夠,他們作為國家院團,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劇場,而且北京長期只做話劇演出的只有人藝的三個劇場和東方先鋒劇場,“但是人藝自己演戲,也把劇場租給別人演,我們現在的觀眾戲劇基礎不好,他看這個跟看那個沒覺得有太大的不同,國外是有這個傳統的,人家有那么長的歷史,觀眾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所以現在國內的情況就是庸俗的東西就越來越庸俗,走市場的就越來越走市場,藝術化的東西就越來越曲高和寡! 從“麻花”系列開始,到戲逍堂的出現以及隨后名目眾多的搞笑話劇和娛樂話劇,讓北京的話劇市場忽然熱鬧了起來,廣告、明星,大規模的宣傳,去看場話劇似乎不再是文藝分子們的專屬活動,也有了“白領劇”一說,如果從前小劇場給人的印象是實驗、先鋒和小眾,現在的小劇場演出則開始變得即食和流行,雖然此類話劇名字起得千奇百怪,但是其中的相似性也顯而易見——今天發生的事明天就出現在劇場,用的都是當下流行的詞兒,戲逍堂做《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正是流行短信寫手的時候,戴鵬飛寫的劇本也幾乎就是一個短信小品穿起來的故事,情節弱,人物也不重要,似乎惟一剩下的就是逗人樂,但是看看周圍的觀眾,有人看上去挺開心,也有人一臉上了當的表情,畢竟是沖著人藝實驗劇場的牌子走進來的。臺灣、香港來的戲也讓觀眾笑,但是不論是去年的臺灣導演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李國修的《莎姆雷特》,還是香港導演林奕華的《包法利夫人們》,笑是個輔助手段,戲嚴謹、工整,可以看到導演的批判或者感情。 體制 胡恩威,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制作總監,他說香港戲劇的情況最糟,雖然他們屬于政府扶持的十個藝術團體之一,但是“只給生存的機會,沒有發展的空間”,長期處在邊緣的位置。其實體制不能說是沒有的,甚至相當有原則,他說最近大家都在講一個笑話,香港話劇團新任命了一位藝術總監,是某位演藝學院教授,所有在劇場圈子里的人都在問,此人是誰?“他們不懂嘛,官僚體制,他們說要講公平,但是我們沒有劇場,每次演出都要填一大堆表格申請,他們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劇團需要劇場排練!彼f香港政府每年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支持大多給了芭蕾舞或者古典音樂這些舶來的藝術形式,每年一次的香港藝術節上請來的也是國際一流的演出團體,這是殖民地的文化特征,對本土文化沒有“自覺”。身在香港的娛樂化環境里,胡恩威提得最多的就是精英文化的缺失,“在西方那個體制里分得很清楚,什么是highculture(高雅藝術),什么是popculture(流行藝術),但是在香港和臺灣完全沒有,現在大陸也是這個狀況,好像只有庸俗才能生存。首先歐美有一個文學系統,包括小說、嚴肅文學,這些和劇場都有很多的關聯,沒有好的文學創作,沒有好的劇作家,就沒有好劇本。再就是劇場和電影、電視行業也有諸多關聯,像百老匯也有些戲是賠錢的,但是迪斯尼這樣的大公司會投錢進去,因為劇場其實是有一個科研的功能,它在試一些東西,電影和電視都可以從這里邊獲取資源。”幾條線索之間都發生了斷裂。他說在歐洲,在日本,政府有扶持文化和藝術產業的傳統,“藝術有時候真的就是不賺錢的。兜個圈子講回到觀眾基礎,香港觀眾是最差的觀眾,他們看什么戲都一樣,這又與教育、媒體和整個社會心態有關系! 無論在香港、臺灣還是內地,胡恩威所說的“體制”都還沒有形成。采訪葛大力時所在國家話劇院里的這個紅色小磚樓上是 “孟京輝戲劇工作室”,“我們都是‘體制’內的,”他說,“但是我們可能注重市場和觀眾要多一些,我覺得劇院在往前發展,有很多的方向,有嚴肅的,有先鋒探索的,有適合市場的!贝藭r“體制”所指是在國家的編制之內。“除了70年代短暫的蓬勃之后,八九十年代直到現在,國內對戲劇的保護幾乎是個自生自滅的狀態,最近北京劇場才比較多了,你看保利是八十年代建立的,你連演出場所都保證不了,更不用說劇作創作,到現在人藝最火爆的戲還是 《茶館》和《雷雨》,超不過這些。戲劇是經典的最好,但是也需要一些不同的發展方向,有些人可能在做一些嘗試,但是院團如果不鼓勵這個方向可能它就出不來!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