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6萬億元化債開閘 明年萬億級地方債提前下達

新增6萬億元化債開閘 明年萬億級地方債提前下達
2024年11月19日 00:30 第一財經

專題:財政部將推一攬子增量政策

  【相關閱讀】10萬億化債早已啟動,第二波發債高潮來了  

  6萬億元化債資金加快落地 七省市11天發行超3000億元  

  [ 專家預計,2025年財政赤字率將有望超過3%,疊加財政收入好轉,專項債券發行規模進一步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繼續發行,財政支出總規模有望進一步加大。 ]

  為穩定經濟增長,中國積極財政政策明顯開始發力。

  11月18日,財政部就前10月財政收支情況答記者問時,宣布兩項重大政策進展:一是11月9日將6萬億元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下達各地,用于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按計劃,最后兩個月有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待發行來置換隱性債務,此舉將大幅減輕地方化債壓力,騰出資金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民生。

  二是,財政部正在制定2025年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工作方案,以更好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按照往年提前下達額度估算,專家預計超2萬億元。

  財政部18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22萬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較前三季度有所加快。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約7萬億元,同比下降3.8%,降幅大幅縮窄。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告訴第一財經,前10個月財政收入降幅縮窄,折射經濟在筑底回升。而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持續回升,發揮了積極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隨著近期力度最大的化債政策逐步落實后,地方政府既能減輕當期負擔,又能騰出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財力去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這樣有利于推動中長期經濟回升向好,財政形勢也將明顯好轉,財政和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化債啟動解地方“燃眉之急”

  地方政府原本需要在2028年之前,償還總額14.3萬億元的隱性債務。但受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影響,地方稅收、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化解上述存量隱性債務難度加大,甚至一些地方存在“爆雷”風險。

  為了幫助地方完成上述任務,中國推出總額12萬億元的化債組合拳,其中發行10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來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實現展期降息,解決地方“燃眉之急”,大幅減輕地方當期化債壓力,并讓地方騰出資金和精力用于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民生。

  上述10萬億元分為兩部分,一是2024年至2028年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置換地方隱性債務,合計4萬億元。二是2024年至2026年每年發行2萬億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置換隱性債務,合計6萬億元。這意味著2024年地方將發行2.8萬億元政府債券來置換隱性債務。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8日批準6萬億元化債議案后,財政部11月9日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指導督促地方抓緊履行法定程序,穩妥做好發行工作,妥善安排債券資金。

  該負責人稱,目前財政部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鑼密鼓組織落實,加強對地方的政策指導,用好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更好發揮增量政策效應。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加快政策落實落地。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目前已有河南、江蘇、貴州、大連、青島6個地方披露合計發行2240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另外18日四川、海南、福建披露的12月發債計劃中,計劃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券合計約1198億元。而按照前述財政部計劃,今年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的地方再融資專項債券發行總額為2萬億元,這意味著后續還會有更多的地方披露發債計劃。

  中國城投五十人論壇秘書長胡恒松告訴第一財經,8日全國人大批準6萬億額度,9日財政部就實現額度分配至各地,12日河南省率先披露首個“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再融資專項債文件,可以看出這一輪6萬億元化債政策落地快,效率高,這也表明了中央支持地方政府化解隱性債務的決心,有助于加快隱性債務化解的進度。

  “一般來說,年底不少地方財政運行比較緊張,而前幾個月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凈融資額下降,也折射融資平臺還本付息壓力大。此次6萬億元化債政策落地,地方密集啟動發債,將可以緩解地方財政資金緊張,緩解融資平臺還本付息壓力。而債務置換可以促進解決政府、國企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進而增加社會有效需求,帶動經濟增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約10萬億元)同比增長0.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約3.2萬億元)同比下降21%,其中土地出讓收入(約2.7萬億元)同比下降22.9%。

  事實上,今年6月19日以來,河南、遼寧等至少26個省份相繼發行了特殊新增專項債券,被市場認為是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目前這一規模超過840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前述8000億元新增專項債置換隱性債務早已落地。接下來則是上述2萬億元化債額度待發行。

  2025年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

  為了盡早發揮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穩投資促消費作用,早在2019年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可以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債限額,使得地方可以盡早獲得發債額度,提前安排項目,從而使得在年初就可以盡早發債,盡早把債券資金投向重大項目,以穩增長。今年也不例外。

  上述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需要,國務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確定并提前下達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具體額度。目前,財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達工作方案,更好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

  這意味著2025年地方債限額將提前到今年后兩個月下達,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提前下達額度不得超過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據此按2024年4.62萬億元新增債務限額測算,提前下達的額度可能不超過2.77萬億元。從2023年和2024年實際提前下達債務限額來看,均超2萬億元。

  溫來成認為,盡管近期經濟指標有所好轉,但預期較弱、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改變,因此明年經濟增長壓力依然比較大。而財政部在今年底提前下達部分明年地方債額度,可以讓地方盡早分配到額度并籌備相關重大項目,以便在明年一季度盡快發債,結合此前發改委披露提前下達明年部分特別國債額度,加上化債等政策落地,可以擴大社會有效需求,推動經濟增長。

  財政部已經在謀劃明年積極財政政策,且力度將大于今年。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近期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中國政府還有較大舉債空間后,表示2025年將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這包括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等,這為明年財政發力打開了想象空間。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預計,2025年財政赤字率將有望超過3%,疊加財政收入好轉,專項債券發行規模進一步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繼續發行,財政支出總規模有望進一步加大,從而填補私人部門投資不足空缺,刺激經濟總需求,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羅志恒認為,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和“兩新”“兩重”政策生效,10月經濟加快恢復,預計四季度GDP同比或能達到5%以上,助力全年“5%左右”增速目標的實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恒星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02 先鋒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馳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