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賀王娟
經歷了一輪價格大幅上漲后,中藥材價格開始回落。
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顯示,自8月份以來該指數開始持續下滑,尤其是自10月底以來加速回落,截至11月15日,康美中藥材日價格指數較10月份同期下跌3.13%。
從具體品種來看,上半年漲幅較大的當歸、黨參價格也開始回落,截至11月15日,產地甘肅的當歸11月份以來跌幅達25%,黨參則跌超18%。而往前回溯,今年6月份當歸的漲幅曾達到60%左右,市場價格突破160元/公斤,成為年內最高點。
為何一路“狂飆”的中藥材價格開始按下“暫停鍵”?《證券日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對于此次的中藥材價格回落,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是受前期漲幅過大、資本炒作回落、主力品種新貨上市以及部分藥商采購需求減少等因素影響。
為何出現價格回落?
今年7月底,《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安徽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時,一位經營當歸藥材的商戶老板曾對記者表示,按以往慣例,六七月份是中藥材傳統淡季,當歸的市場應該能在冬季回暖。
但其所期待的旺季并沒有到來。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從價格來看,中藥材價格自8月份開始出現回落,10月底開始快速下跌。從需求來看,每年秋冬季原本是采購旺季,但今年的藥企采購卻并沒有預期的旺盛。
在市場看來,秋冬季采購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前期藥材價格漲幅過大,藥企放緩采購節奏,二是,近期多數品種的產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主力品種,如當歸、黨參、紫菀、白芍、連翹、酸棗仁等,都有大量的新貨上市,導致市場供應量增加,價格下降。此外,隨著資本炒作退潮,一些中間商和投機者開始出貨,也導致中藥材價格下跌。
對于近期中藥材市場的表現,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首席分析師張岳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那些產能大,產出集中,有杠桿、資金變現需求,周期短的品種,只能降價出售。
而價格的大幅波動也導致下游末端經銷商承壓。“我都想轉行了。”西安一藥材市場的藥商指著倉庫里的一些藥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己打算把這些藥材處理完之后就轉行。
“今年整體上是虧了,感覺藥材行業越來越難干了。”該藥商告訴記者,“價格波動太大,一不小心就把之前掙得錢給賠進去了。”他指了指面前的當歸說,這批貨當時是每公斤160元進的,現在價格已經跌到100元以下了。
據他介紹,類似他們這種處于產業鏈下游末端的商戶,利潤率基本不超過10%,“上半年藥材行業有不少人賺錢了,但都是像亳州的那些大戶。對于我們這些小商戶而言,無論藥材是暴漲還是暴跌,都不是好事。”
“今年藥材行業掙錢的都是那些有實力的大戶,但大量囤貨也是會壓資金的,包括各種成本,也有風險。”藥材商戶朱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今年最大的單子有賣出10噸的,還是掙到了錢,但也是熬了十多年熬出來的。”前述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的當歸商鋪老板向記者表示。
“受氣候、供需等因素影響,中藥材的價格在不同時間都會有變化,但今年有些品種的價格波動超過正常幅度,這里面可能有炒作的因素。”西安中藥材市場的商戶王先生向記者表示,“我經營的藥材中,當歸是個典型,漲得也快,跌得也快。”
“目前一些藥材的價格還處于高位,未來可能還會下跌。比如當歸,今年的新貨已經下來,經過烘干加工等步驟,在明年的二三月份就會大規模上市了,到時候價格勢必會下來。”對于中藥材價格趨勢,王先生分析稱。
但他同時表示,價格如果下降得太厲害,對種植環節也會造成傷害,合理的價位應該在每公斤五六十元。
價格波動傷害了誰?
“今年上半年,幾乎所有的中藥材都在漲價,在這個行業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多位受訪商戶都表達了相似的感受。
漢中市農業農村局中藥材產業辦公室主任何梓華在今年上半年曾組織調研組深入漢中下轄的城固、留壩、寧強、佛坪等多個中藥材產區了解情況。在何梓華看來,產業供應鏈的異常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和間接地對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中藥企業來說,在藥材漲價的背景下,成本上漲,利潤卻在下降,從推動中藥產業健康發展的目標看,如何統籌產業鏈各環節的利益平衡,是當前需要面對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藥品生產企業的利潤下降,就有可能影響企業的積極性。而中藥材價格的下降,勢必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這對中藥產業的發展也是不利的。”上述人士稱。
在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看來,近年來中藥材價格波動的情況相對較大,尤其是今年以來,這種不正常的價格波動對中藥材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個環節都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尤其是中藥材價格的短期暴漲推高企業的原料成本,同時,藥企難以快速將價格上漲轉嫁給終端消費者,進一步加劇了藥企的困難。
從終端使用來看,陳興文表示,中藥材價格的上漲最終會傳導到終端市場,可能會讓患者面臨藥價翻倍的情況,給他們增加經濟負擔,最后導致一些人放棄或減少對中藥材的使用。
張岳峰也表示,目前尚處高位的藥材價格,讓患者直呼“吃不起”,導致中藥的藥用和食用消耗很緩慢,形成相對過剩的局面。
如何推動產業良性發展?
如何抑制價格過度波動,推動中藥產業良性發展?
陳興文表示,建立穩定的市場調節機制至關重要。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大宗常用中藥材的儲備機制,通過儲備藥材來對沖市場波動風險,穩定市場供應。
而在種植端,推動標準化和規模化種植也是減少價格波動影響的關鍵舉措。陳興文認為,通過推廣標準化種植和規模化生產,可以提高藥材的質量和產量,減少供需失衡引起的價格波動。
事實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為了減少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不少上市藥企都在積極布局中藥材種植基地。
此外,建立數據平臺,收集和分析大宗藥材的相關信息,包括氣候變化、種植成本、市場需求等,及時發布預警提示信息,引導藥農和經銷商合理規劃種植和庫存,避免供需變化引發價格波動。
何梓華建議,建立中藥材儲備模式,組織相關專家對中藥材儲備品種和定點儲備企業、合作社進行評估,確定中藥材儲備品種目錄和儲備企業、合作社名錄,并引進中藥材氣調養護技術。通過中藥材儲備進行“豐儲欠補”,平衡市場供需要求,避免價格異常增長。
張岳峰建議,企業和政府協調,引入成本保險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大宗常用中藥材儲備機制,對沖市場波動。
在他看來,中藥集采政策倒逼生產企業不斷聚焦源頭,增強綜合市場作為信息連接點和調劑點,減少中間商環節,“企業+基地+合作社種植”將成為主流,也將提高中藥信息閉環溯源水平,形成良性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何松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