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新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務負擔“急劇增加”,債務總額較去年底增加了8.3萬億美元,至304.9萬億美元,為去年第一季度(306.4萬億美元)以來最高,也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季度數據。這也是繼去年各國貨幣政策收緊期間兩個季度的急劇下降之后,連續第二個季度的增長。
這份名為《全球債務監測》的報告稱,全球債務目前比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高出45萬億美元,預計將繼續快速增長。而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在2021年達到近360%的峰值后,目前穩定在335%左右,仍然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債務增加的主要推動因素來自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展望未來,各國政府繼續面臨很高的借貸需求。該報告表示,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成本上升繼續給政府帶來支出壓力,而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也有望推動國防開支在中期內進一步增加。
新興市場的債務增長引發關注。報告表示,新興市場的債務總額(100.7萬億美元)已創下新高,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約占GDP的250%,高于2019年的75萬億美元,增幅為34%。中國、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的增幅最大。而發達經濟體的縱向增長更為明顯,日本、美國、法國和英國在本季度均公布了最大幅度的增長。
報告指出,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將對國際債務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如果利率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如此高的債務水平和不斷上升的利率共同推動了償債成本的上升,引發了人們對金融體系杠桿率的擔憂。
該金融組織還特別提到了影子銀行(即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中介)的增長。影子銀行目前占金融市場的14%以上,其中大部分增長源于美國投資基金和私人債務市場的快速擴張。“比如,人壽保險公司持有的很大一部分公司債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對流動性較差資產敞口增加的擔憂,”報告寫道。
報告認為,這表明全球經濟正面臨對貨幣緊縮政策的“適應危機”。目前的金融條件正處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嚴格水平,信貸緊縮將促使違約率上升并導致更多的“僵尸企業”。報告估計近14%美國上市企業可能已成為“僵尸企業”,其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醫療保健和信息技術領域。
僵尸企業是指收益足以讓它繼續運營并支付債務利息的公司,但不能償還債務,這意味著任何產生的現金都會立即用于債務。因此,該公司處于“半死不活”狀態。
對于美國政府來說,全球范圍內的投資者仍然關注該國債務上限談判的結果。如果沒有達成協議,美國最早可能在6月1日對其31.4萬億美元債務進行災難性違約。
除美國之外,有56個國家處于債務困境或面臨債務困境的風險——是2015年的兩倍多。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國家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就過度借貸,疫情令商業活動陷入停頓,迫使多國政府借入更多資金來維持運作,而俄烏沖突推高食品和燃料價格,過去一年多國不斷加息,又大大增加了償債成本。
這意味許多國家不得不將很大一部分財政預算都花在債務上。比如巴基斯坦,除非獲得救濟,否則其超過一半的政府收入可能不得不用于償還外債。
在上周的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表示,發達經濟體的債務與GDP的比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為了穩定,人們需要解決創紀錄的全球債務水平問題。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