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經歷“贖回潮”“破凈潮”之后,銀行理財市場迎來企穩回升態勢。普益標準近日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場共新發了7197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742款。一季度理財公司產品平均期間年化收益率為5.24%,環比上漲783個基點。與此同時,銀行理財產品“破凈”(指累計單位凈值跌至1元以下)范圍也持續縮小。
具體來看,一季度全市場共新發開放式理財產品692款,環比減少182款,在當季全市場新發理財產品中占比9.62%,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91%,環比上漲0.04個百分點。而全市場共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6505款,環比增加924款,在當季全市場新發理財產品中占比90.38%,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76%,環比下跌0.13個百分點。
“這主要取決于穩定且向好的股債市場”,一位券商機構人士分析稱,今年理財市場預期相對樂觀,不過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否會持續回升并不確定。
在投資收益方面,一季度理財公司產品平均期間年化收益率為5.24%,環比上漲783個基點。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顯示,2022年12月末和2023年3月末均披露凈值的產品9317只,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3%,各類理財公司平均期間年化收益率均達5%以上。
盡管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回暖,但仍有部分產品業績不及預期“提前退場”。記者梳理發現,4月份以來,有28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涉及中郵理財、交銀理財、華夏理財、信銀理財等8家機構。目前絕大多數提前“退市”的理財產品存續時間都超過了一年,但也有個別產品存續時間不到半年,如寧銀理財3月9日公告提前終止的“寧銀理財皎月積極進取掛鉤型開放式理財33號”,存續時間僅三個月。
上述券商機構人士認為,在市場環境變化之下,理財產品主動終止是銀行理財市場產品加速優勝劣汰的正常表現。在他看來,監管制度的持續完善,同樣也是促使銀行和理財公司作出提前終止部分理財產品決定的原因。近年來,理財市場監管制度不斷完善,為規范理財產品經營管理,更好滿足制度要求,少數理財產品也可能提前終止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贖回潮”后,理財公司的投資風格更趨于穩健。統計顯示,自去年11月理財產品大規模“破凈”以來,華夏理財、杭銀理財、蘇銀理財等各大銀行和理財公司紛紛推出主打穩健配置的低波理財產品;工銀理財、浦銀理財、興銀理財等也在估值方法上作出調整,推出攤余成本法、混合估值法的理財產品。據中信建投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2月中旬,有16家理財子公司發行相關產品共61只。
“2022年年末,銀行理財產品經歷‘贖回潮’,為留住客戶、穩住規模,多家理財公司開始重點推介攤余成本法、混合估值法產品,契合了部分投資者的理財需求。”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霞表示,當前理財產品凈值穩定上漲,凈值回撤影響逐步消退。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