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支持鄉村振興

“金融力量”支持鄉村振興
2023年01月03日 06:04 媒體滾動

  來源:經濟日報

圖為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工作人員運用金融科技設備在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金融服務。 魏 華攝 圖為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工作人員運用金融科技設備在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金融服務。 魏 華攝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未來金融業如何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出“金融力量”?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科技賦能農村金融

  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農村金融服務是我國金融服務中的短板和弱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要滿足好服務好鄉村振興,要不斷地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以及國務院《‘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之后,再一次對農村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提出的重大的政治任務和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說。

  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農村產權抵押功能發揮不足、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較為單一、缺乏整體系統性安排、金融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農村金融效率較低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工具作用,促進數字金融發展,通過科技賦能農村金融服務。“運用好數字金融工具是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一個必然的要求。金融科技和信息技術應用場景的擴大,從工具和手段上,拓寬了克服農村金融市場先天不足的這個難題的可能性。金融機構用好金融科技等新工具和新手段,可以克服傳統金融在農村金融市場拓展中面臨的農戶和農村市場主體信用評級不充分,抵押品缺乏等保障性安全的一些不足。”杜志雄說。

  專家表示,互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物聯網等現代科技加速應用,為商業銀行突破網點局限,進軍縣域和農村金融市場提供了可行性。例如,手機銀行等移動金融服務的迅速普及,方便快捷地滿足了縣域和農村地區支付結算、轉賬匯款等基礎金融需求,大幅降低了對物理網點的依賴;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開發的一系列全流程在線融資產品,將審批、簽約、放款、還款等環節全部在線自助式操作和自動化處理,有效提升了對偏遠地區客戶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劉加旺表示,金融科技為破解農村金融服務難題開辟了新路徑。“金融科技對農民、農業、數字足跡的可記錄、可追溯將有效緩解農村地區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難題。可降低農村融資門檻,擴大農村金融供給,讓更多農村群體獲得信貸服務,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整合應用農民生產、社保、消費、金融等各類行為數據,填補農民的信用空白,應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手段,完善數據分析模型,精準感知和充分滿足不同農村客戶的服務需求,借助衛星遙感、電子圍欄等設備從源頭上做好農業數據全流程采集和監控,釋放農產品、動物活體等抵押權能,進一步拓寬農村抵質押物的范圍。”劉加旺說。

  “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如果仍然通過鋪網點、拼人員等傳統手段,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也難以滿足農村金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新需求。商業銀行應積極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提升網點服務‘上云’方式提升客戶體驗;進一步將普惠金融服務標準化、批量化,不斷降低運營成本。同時,積極優化縣域乃至村域數字金融服務,并借助農村征信體系的建立和小微擔保體系建設,探索適合‘三農’的業務風險管理體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推進農村中小銀行改革

  包括農村信用社在內的農村中小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金融支農支小的主力軍,在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9月末,全國共有農村中小銀行3893家,其中農村信用社2196家(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村鎮銀行1648家。73%的農村中小銀行法人在縣域,服務在農村,重心在基層。農村中小銀行營業性網點近8萬家,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縣(市),每個縣平均有網點28.6個。

  值得關注的是,農村中小銀行是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其管理體制不順、公司治理不健全、經營機制不適應等深層次問題仍然有待破解,部分地區農村中小銀行風險還較為突出,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是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高質量農村金融供給的重要內容,對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2月,中央1號文件要求: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治理機制,穩妥化解風險。總體而言,新一輪農信社改革應將能否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董希淼說。

  2022年4月18日,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掛牌成立,全國深化農信社改革“第一單”正式在浙江落地。改革通過在浙江省聯社基礎上,組建浙江農村商業聯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農信系統在體制層面逐漸回歸監管,進一步深化法人農信機構改革,轉換經營管理機制,全面提升支農支小服務能力,加快建設產權明晰、治理健全、資本充足、支農支小特色鮮明的現代中小銀行體系。

  中國銀保監會農村銀行部表示,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系統思維謀劃推進農村中小銀行改革。支持“一省一策”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轉換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職能,規范履職行為,增強兩級法人之間的經濟聯系,徹底解決省聯社定位不準、職能不清、政企不分、權力和責任不對等問題。此外,還要深化市縣法人機構改革,優化股權結構,加強股東資質穿透審核和股東行為約束,轉換經營機制,重點治理關聯交易、大額授信和薪酬等風險突出的領域。推動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優化區域布局,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進村鎮銀行重組,減少機構數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動能。

  創新服務“三農”模式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形成了不少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有益經驗。持續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以金融服務創新促進信貸資金等金融要素和資源流向農村,進入鄉村產業。針對內蒙古地域跨度大,現場調查時間成本高,不能及時滿足農牧民用款需求的痛點問題,郵儲銀行內蒙古分行積極引導鼓勵農牧戶使用線上產品,逐步提高線上貸款占比,同時加快特色產業貸款發展。郵儲銀行內蒙古分行三農事業部信貸經理門燕介紹說,以“線上信用戶貸款”“極速貸”“肉牛、肉羊、收糧、農資、農機5大行業產業貸”“鄉村振興助農貸”為抓手,實施信用戶采集“沃土計劃”,同步推廣線上信用戶貸款,截至2022年10月末,內蒙古分行已累計建成信用村9467個、評定信用戶21萬戶,累計向10萬農戶發放線上信用戶貸款192億元。

  農業銀行在創新涉農金融產品中積極發力。劉加旺表示,農業銀行創新推出服務農戶的惠農e貸,服務農業龍頭企業的龍頭e貸,服務畜牧養殖的智慧畜牧貸等系列產品,線下依托廣覆蓋的物理網點整村推進信息建檔,線上引入外部征信、稅收、工商、保險以及交易流水等數據,對涉農客戶進行全息立體畫像,研發自動化授信模型,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農民少跑腿。到2022年9月末,全行農銀E貸余額接近3萬億元,其中面向農戶的惠農e貸余額突破7000億元,累計服務農戶超過1500萬戶。

  中國建設銀行通過打造綜合服務平臺以及線上銀行服務鄉村振興。中國建設銀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介紹,建設銀行圍繞強政、興業、惠農的目標,打造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建成以裕農通為品牌的普惠金融服務點,將服務點由線下向線上延伸,打造統一的裕農通綜合服務平臺,通過線下的服務點與線上手機APP的連通,將智慧村務、電子商務、便民服務和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農村金融市場服務當中,金融科技的滲透、數字金融的拓展已蔚然成風。“數字金融的拓展已經呈現出多樣化模式,比如傳統金融替代型包括農行的惠民e貸、余額寶;數字驅動型有建行的快貸、網商銀行的‘310’數字信貸;供應鏈連接型,比如京東的農資、齊商銀行的‘e齊惠農貸’;場景嵌入型,比如中化集團的MAP現代農業技術平臺,農行的智慧農貿貸;等等。這些形式多樣、普惠特征顯著的數字金融模式在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提升上成效明顯。”杜志雄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呂成飛

農村 鄉村振興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0 英方軟件 688435 --
  • 01-10 福斯達 603173 --
  • 01-10 鑫磊股份 301317 --
  • 01-09 九州一軌 688485 --
  • 01-05 歐福蛋業 839371 2.5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