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穩定原材料供應,德國經濟將變得緊張。”
德國《經濟周刊》網站7月30日文章,原題:為什么總理應該訪問中國 朔爾茨不像默克爾對中國充滿那么多的贊賞之情。盡管如此,在這個地緣政治時代,“直接外交”的時機已經到來。
朔爾茨 資料圖
我們不能不會交流,也不能不會進行政治交流。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聯邦政府成員去過中國,無論是總理、外交部長還是經濟部長。這有些令人震驚。這當然是想傳達一種信息,一種示范性規避的政治策略,甚至更多:逐步降級。至今,中國被當作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競爭對手的三位一體,而現在的德國聯邦政府特別強調最后一點。這看起來就是真正的、基于價值導向的外交政策。
七國集團(G7)峰會在德國舉行期間,“有彈性的民主國家”的重要性得到了強調。在上任后的頭幾個月,朔爾茨前往日本,與印度舉行政府磋商,并邀請印度尼西亞和南非等國家訪問G7峰會舉辦地埃爾茂。這些都是好的和正確的外交推動。但現在該輪到繼美國之后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了。
聯邦政府不僅在制定國家安全戰略,而且還在制定中國戰略。最晚在2023年初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之前,兩者都應該完成。若沒有最高級別的對話,又如何認真對待中國戰略?
有一點是確定的:沒有中國,世界政治中的任何問題都無法得到認真對待,更不用說解決了。當關系到某個時候結束可怕的戰爭時,這是適用的;在應對氣候變化時,更是如此。只有中國走上減排之路,《巴黎協定》的目標才能實現。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穩定原材料供應,德國經濟將變得緊張。
在這個地緣政治時代,盡可能地進行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不傻,但我們準備好對話。我們開放但不幼稚,我們想要繁榮與和平,我們不會在這個過程中出賣自己的價值觀。現在是總理直接傳遞這些信息的時候了。(作者馬克斯·哈爾德,青木譯)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