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義烏大批外貿商戶銀行卡被凍結,這一風險防控是關鍵!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們的銀行卡總共被警方凍結了4次,其中今年被凍結了2次。”提到銀行卡被凍結的事,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經營戶吳亞把自己歸為“幸運的”。
吳亞告訴第一財經,義烏當地商戶銀行卡被凍結的情況很嚴重,身邊有不少案例,自己的幸運在于,被凍結的幾次最后都成功解凍了,屬于有嫌疑但查了之后沒問題。身邊被凍結的例子多了之后,她也很快學乖了,“把不常用的賬號報給客戶”,因此被凍結的賬戶上并沒有多少余額,受影響的資金不多。
但很多義烏商戶并沒有吳亞那么幸運。根據官方的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義烏市轄內企業及個人被各地公安部門查封過的銀行賬戶數就超過1萬戶,被凍結的資金超過10億,波及范圍同比2019年,至少翻了一倍。
在全球迎來新一輪反洗錢高潮的背景下,公安機關的操作并非針對義烏,只是由于義烏小微外貿企業眾多,因較為集中而成為了重災區。
隨著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快速崛起,資金風險管控這一外貿行業長期以來的痛點,又被提了出來。業內專家認為,解決外貿支付領域的風控痛點,根本辦法就是數字化、電子化。
賬戶被凍結到“無卡可用”
在一個早已到人數上限的500人微信群里,大部分人都遭受過銀行卡被外地公安凍結的經歷。他們中的有些人,被凍結的銀行卡至今未解凍,卡內資金較多,且“只能進不能出”,嚴重影響了資金周轉,有的則在解凍過程中付出了數萬到十幾萬不等的強制劃扣代價。
一個極端的案例是,有人收到了外國客商支付的幾千元貨款,結果整張銀行卡連同卡里的數百萬資金都一并被凍結。
義烏一家貨代公司的負責人李林告訴第一財經,自己的很多客人都處于賬戶被凍結到“無卡可用”的地步,“支付寶、微信賬戶以及親戚朋友的所有銀行卡都被凍掉了”。由于李林公司的規模較大且擁有正規的財會人員,出于高度的信任,少數客人只能暫時選擇讓客商以美元的形式打到李林公司的賬上,然后換匯后由他們付人民幣給這些客人,“他們的零花錢現在都要開口跟我要”。
李林的一句玩笑話道出義烏外貿人的窘況:“我們現在聊天時會說,誰的卡沒有被凍結,那一定是生意做得很差。但凡生意做得還可以,賬戶都被凍結了,這類情況太多太多了。”
為什么大面積被凍結
“我們的客戶本身也不知道錢干不干凈,外國客商往往是把美元拿到他們當地的地下錢莊,兌換成人民幣再打款給我們。”吳亞并不避諱地下錢莊的說法,而出口訂單的結算中采用人民幣結算,則是義烏外貿行業主要采取的交易方式。
這種人民幣結算,由于涉及境外國家或地區的第三方公司,也容易被地下錢莊“洗黑錢”鉆漏洞,從而讓“問題”資金流入義烏的合規合法賬戶,引發賬戶被公安機關凍結。
李林說得很實在,如果用人民幣結算,對經營戶來說沒有結匯成本,到賬速度快;而一旦要從銀行走正規渠道操作,并通過美元結算,匯款到國內賬戶再換成人民幣,不僅要提供對應的提單和出貨合同等材料,而且還會等待至少兩周的審核流程。也就是說,如果是以往多數人采用的國內人民幣打款,第二天就能去買貨,但如果是境外美元走正規渠道打入國內賬戶并結換匯,不僅會增加時間,讓現金流效率降低,還會增加結匯成本。
對于李林這樣規模的企業而言,可以養得起正規的財務會計人員,但那些小微企業,可能每年的盈利不過十幾二十萬,增加上述成本以及財會人員的工資,談何容易。
“從去年下半年我們就注意到這種現象,全國的小微外貿企業很大部分都面臨賬戶被凍結風險,可以說10個賬戶里有2個有被凍結的風險。”一站式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創始人兼CEO鄧國標告訴第一財經,反洗錢力度不斷增加的不僅僅是中國,亞太區乃至全球的這一趨勢都越來越明顯,執法機關在打擊洗錢活動或地下錢莊過程中,往往會同時打擊上下游的賬戶。
鄧國標表示,在小微出口企業B2B電商的交易里,企業更多是依賴傳統金融機構來周轉資金,傳統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職責過程中,由于缺乏一套B2B電商交易系統,因此很難高效并且低成本地獲取足夠數據和信息,精準控制風險。企業感到收款的風控審查很嚴格,體驗缺乏流暢性,因此有部分就會選擇使用地下錢莊,從而導致資金被凍結的情況屢見不鮮。
鄧國標在Visa和螞蟻金服等支付公司工作過十多年,長期深耕跨境金融領域,關注中小微外貿企業支付問題。根據他的觀察,一方面,有些小微外貿企業看中地下錢莊使用上的便利性,忽視了背后巨大的風險;另一方面,有些本分經營的商戶,由于沒有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受到利益誘惑,代收來源不明的資金,很容易被動卷入跨境洗錢活動中。
同時,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因為其天然的組織架構等特點,更傾向于服務中大型客戶。如果服務小微外貿企業客戶,不僅風控難度大、成本高,而且收益有限,所以兩者的對接并不順暢。
為了解決賬戶凍結問題,去年11月,義烏市成立了銀行賬戶凍結援助中心,主要負責梳理登記賬戶凍結信息、宣傳引導市場主體規范外貿貨款收付行為、為市場主體解凍提供咨詢服務、協助向異地公安機關溝通等工作。
小額支付風控怎么做
對吳亞來說,暫時的解決方法,除了只給客戶提供不常用且沒什么余額的賬戶,就是和客戶協商,不收人民幣,只接受美元打款。
但這樣的協商只適用于供不應求的產品。李林坦言,用美元結算需要真實貿易中的客商配合,而他們也會考慮換匯成本。另外,小額的美元支付和結匯,在當下海運費繼續高企、國際物流效率較低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減緩貨幣流通和物流的速度。
對于部分經營戶來說,則只能冒著風險繼續接收人民幣,他們會和客商溝通好打款時間,一到賬就馬上去取錢,和“凍結”賽跑。
長期以來,資金的風險管控是外貿行業的一大痛點。在鄧國標看來,解決外貿支付領域的風控痛點,根本辦法就是數字化、電子化。
“對于金融行業從業者來說,長期的解決方案一定是數據化、自動化、互聯網化和智能化。”鄧國標表示,以往做外貿多是大客戶,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單據保存完整,企業有良好的內控,業務行為穩定,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服務成本很低。隨著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快速崛起,大量的小客戶只能依靠電子化來規范——通過建立一套B2B電商系統,讓信息采集便利化,也讓展業行為透明可追溯,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套風控系統,快速地將不良情況識別出來。
他認為,除了反洗錢風控痛點外,中小微企業借貸無門問題也始終存在。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貸款給中小微企業主要是因為無法足夠了解他們。如果有完善的電子化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詳細的數據和信息,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控制也會變得容易。
同時,鄧國標強調,對于中小微外貿企業來說,務必要加強正規展業和風險管控的意識,“所有正常展業的單據都要保存完整,保證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合一,同時在展業過程中提高自身風險合規意識,切忌貪心掉入外貿騙局之中”。
受疫情的影響,B2B跨境電商的線上支付比重在上升。但在整個外貿行業中,跨境電商以及線上支付的占比并不高。
吳亞和李林他們也在嘗試了解這些電子化的支付平臺,以規避賬戶被凍結的風險。但李林表示,跨境電商這種貿易方式,的確可以通過這類平臺支付和結匯,而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商戶和當地的外貿企業,多采用的是市場采購或一般貿易的貿易方式,因此要讓所有小商戶以及海外各個國家的客戶都做到統一平臺支付并非易事。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商務主管等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采購的、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15萬(含15萬)美元以下、并在采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尤其適合“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貿交易。
這類方式的貿易,目前多是線下采購。疫情之前,在外商能自由流通時,義烏當地尚可以用美元現鈔交易。但在疫情之下,人進不來,現鈔也難見蹤影。
在李林看來,國家打擊電信詐騙和洗錢等犯罪行為,不管是什么規模的外貿企業,都是完全支持的。當下的訴求,是希望辦案機關能做到“局部凍結”,在貿易企業提供合法合規憑證時,可以只凍結真正涉案的金額,而不要波及卡里的其他錢。
責任編輯:王蒙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