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全國碳市場啟動倒計時,銀行業如何做好支持?丨聚焦綠色金融

2021-07-14 20:12:48 作者:新浪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文/楊希

  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隨著國常會決定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全國碳市場啟動正式步入倒計時。

  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銀行業應關注哪些變化,又該如何做好支持?

  今日國新辦舉行兩場新聞發布會,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介紹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有關情況,下午則是銀保監會的“主場”。綜合兩場發布會信息,可以在紛繁的信息中找到主線答案。

  全國碳市場啟動倒計時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對外莊嚴宣示承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據了解,全國碳市場首批納入的企業2000多家都是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而要交易,首先要有準確的數據。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透露,經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這些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趙英民進一步指出,碳市場啟動后還有個磨合、完善、穩定的過程,為隨后行業覆蓋面的擴大、交易品種的增多打下基礎,積累經驗,推動中國碳市場健康發展。

  趙英民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全國碳市場對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義:

  一是推動碳市場管控的高排放行業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的綠色低碳化,促進高排放行業率先達峰;

  二是為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并提供經濟激勵機制,將資金引導至減排潛力大的行業企業,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動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和高排放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的轉型;

  三是通過構建全國碳市場抵消機制,促進增加林業碳匯,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保護補償,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四是依托全國碳市場,為行業、區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資渠道。

  銀行業如何做好支持?

  國內外實踐表明,碳市場是以較低成本實現特定減排目標的政策工具,與傳統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夠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又能夠為碳減排提供相應的經濟激勵機制,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并且帶動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的關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那么目前銀行業在碳減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針對綠色低碳產業應當提供怎樣的創新支持?

  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表示,為實現“30.60”目標,銀行業已落實多項具體工作。一方面是進一步明確了銀行機構自身的戰略,即通過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來實現銀行機構自身的全面綠色轉型;另一方面是確立了銀行機構自身的長遠目標,即銀行的資產端要實現碳中和,銀行的自身運營也要實現碳中和。

  于此同時,銀行業梳理和強化了相關機制,其中最重要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客戶的碳表現作為授信流程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從更長遠來看,把碳的定價納入授信、融資決策、貸款決策的重要參考”葉燕斐說道。

  事實上,國內21家主要銀行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特別是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的支持力度。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余額達12.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3%,其中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占比超過70%。

  葉燕斐表示,未來對對綠色低碳產業的支持方面,銀行業將有三個工作重點。

  第一是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發展,繼續支持低碳交通發展,還有一個潛力非常大的領域就是低碳建筑領域;

  第二是創新。“現在碳排放權市場很快就要開始交易了,碳排放權的價值也逐漸顯現,所以碳排放權將來作為一個很有效的抵質押品,可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這個方面是可以探索的。”葉燕斐指出。

  第三是銀行業在識別和挖掘綠色信貸資產方面具有潛力。銀行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將綠色資產賣給更多的金融機構,更好地把綠色信貸資產效益傳遞下去,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本來投資綠色資產。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玫

文章關鍵詞: 消費投訴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