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智慧金融研究院舉行第一次研討會 各路大咖深度解讀智慧金融新發展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5G時代,智慧金融將如何發展?
9月17日,在新浪智慧金融研究院第一次研討會上,來自中行、農行、交行等多家銀行的網絡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與科技、教育、研究領域的大咖齊聚一堂,就“5G時代智慧金融發展新趨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各家銀行紛紛表示,將繼續專注于創新,不忘初心,以工匠精神,注重用戶體驗流程的架構;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不斷優化、提升銀行的服務場景,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中國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 邢桂偉
智慧金融就是利用智能技術進行金融創新,目前中行正在推進數字化轉型,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運用新技術對銀行全領域、全流程、全方位進行數字化重塑,打造智慧金融服務體系也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之一。
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楊宇紅
從客戶的角度來說,智慧金融實際上是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而智慧金融的“智慧”,就是更懂市場、更懂客戶、更懂自己。在科技的應用方面,銀行的產品應當抓住兩個關鍵,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把客戶的群體差異化體現出來。
交通銀行線上金融業務中心總裁 袁文霞
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服務層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都為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讓銀行以客戶為中心,重塑服務流程和體驗。使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經營有效落地,真正做到客戶“離店不離行、離線不離行”。
浦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 薛建華
服務背后是強有力的平臺的支撐,包括人工智能、線上線下的結合、遠程的集中處理能力和整體的服務客戶的能力。只有在綜合實力上、在數據的積累上、在平臺上,通過綜合整體的整合,把服務做好,這才有可能筑起防火墻和護城河。
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 王燕
數據的使用不能缺失溫度,數據化讓銀行的服務能夠更貼近客戶的真實需求,在客戶最需要金融服務的時候,提供最專業、最恰當的產品。有了數據,有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有了網絡,我們就可以為更廣泛的客戶提供差別化、高質量的服務。
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 關鐵軍
在渠道互聯的背后要做的就是生態打造和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新技術的應用,例如,在銷售環節、服務環節、品牌建設,實際上都是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分析乃至模型、算法,為客戶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情景化服務。良好的生態構建會為客戶、社會和銀行創造更多價值。
興業數金監事長 楊忠
從智慧的角度講,我們在構建金融科技創新團隊的同時,要思考如何服務企業、同業,如何建立未來的生態。我們在建立架構時,也要思考未來這些東西如何打造,如何把這些金融服務能夠做得更好,在任何一類客戶需要的時候,第一個出現在客戶身邊。
江蘇銀行零售部副總經理 劉靜
智慧金融集中體現在人工智能的應用方面,而人工智能帶給銀行的改變可以概括為“節省人工,智能服務”。智慧金融對江蘇銀行的改變不僅在服務端,而且體現在每個部門的規劃設計、每個產品的業務流程中。
寧波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 童創貴
銀行進一步提升手機銀行的體驗,重點在于運營和經營。各家手機銀行的水平都很高,基礎架構、各個功能都很多,但是如何把它嵌入到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去、交易的各個環節去,這是未來要考慮的事情。
網商銀行副行長 馮亮
智慧金融的關鍵詞之一是普惠,要思考做智慧金融解決了什么問題。而普惠金融是恰恰是為了滿足那些尚未被金融服務覆蓋的客群,可以擴大服務覆蓋面和服務效率,是智慧金融的價值所在。
微眾銀行科技創新產品部負責人 姚輝亞
從服務普惠金融的視角來看,智慧金融可以用3個A、1個S來解釋,第一是方便觸達,第二是價格可負擔,第三是良好的體驗,最后一個S是商業可持續。做好智慧金融需要做好渠道、客群定位、定價、體驗、平衡成本結構和風險等多個維度。
同盾科技副總裁 李偉東
技術進步的融合是加速的,銀行都在思考如何把業務部署到場景當中去。此外,在整個數字經濟的大環境下,產業互聯網和產業數字化的程度會進一步提速。未來,5G技術對整個供應鏈中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來說,將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書記 劉莉亞
智慧金融是用大智移云的手段,讓更多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較低地成本獲得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當普惠金融到一定程度,在客戶群體如此龐大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一些定制化的服務。未來,在技術的支持下,可以針對客戶的潛在需求設計出來定制化的產品,從而創設出更多的需求。
西澤研究院院長 趙建
在智慧金融時代,用戶的要求很簡單,但用戶體驗如果不好,用戶也很“殘酷”,他會馬上離開你而選擇別人,所以銀行要從敬畏市場和客戶的角度去理解智慧金融。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