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中求:中國企業絕大多數沒資格做多元化(圖)(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 18:48 新浪財經
2008年5月11日-12日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由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和《東方財經》雜志社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順利召開。圖為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中求發言。(來源:新浪財經 胡亞東攝)
我舉兩個例子你們想一想。第一,你幫人家做的軟件,人家一定幫你做禮品嗎?沒有一定聯系。為什么你要做禮品呢?你做的禮品人家一定要你運輸嗎?是你一門心思認為。當然他現在活得很好,因為把某一個老總搞定,什么都給他一個人干,沒有問題,因為中國電信不在乎這點成本,如果市場充分競爭人家會讓你干嗎?第二,軟件做一千萬,那你的禮品也做一千萬嗎?你的禮品可能一萬就夠了。一萬的禮品運輸要一萬嗎?不要,可能兩千或者五百就夠了。一千萬的軟件到了最后的運輸五百元,這中間有什么聯系?能對口嗎?你的運輸、物流,大量業務是在模塊之外尋找,仍然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不是相連的。我們的手如果拿到別的地方供血就供不上了。我們自以為是一個東西,實際根本不是。這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受不了誘惑,見什么都想干,因為掙錢。但卻忘了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于是資本、人才都不能有效集中,這是我們非常多的企業經常犯的毛病,包括我的朋友一些公司。我們一直說服他把一些東西砍掉,是非常吃力的,但非常難,因為會放棄眼前利益而且會有風險。這說到底就是取舍,到底保留什么,放棄什么。而真正戰略的難點我們是認為選擇不做哪些事,就是哪些可以放下,這個非常困難。人的貪欲無限,因此希望無限。由于人的理性有限,所以放下艱難。這是我們做戰略最難的地方,事實上我們認為中國很多企業現在的經營戰略最需要做減法策略。 當然,我們臺下有很多同仁肯定會說:很多公司也是多元化的,怎么中國企業就不能做呢?事實上我非常武斷地說,中國企業絕大多數沒有資格做多元化。為什么呢?像GE公司這種企業做多元化,為什么?我們不太熟悉。因為第一,GE公司在下面的若干公司、在某一個領域幾乎已經飽和了,或者說他已經做得非常大了。GE下屬的七個企業進入了前500強,已經沒有辦法再大了,只能多元化。你呢?你什么也不是。你連在一個城市都沒有達到第一名,不要說第一名,10%的市場占有率都沒有,憑什么多元化?最熟悉的事都搞不清楚,那么多相關的事情搞清楚了嗎?不太可能的。 我記得有一個專家曾經親口跟我說:我剛剛考察完一個小企業,這個企業一年的銷售收入20億美金。這是原話,人家認為20億美金的企業是小企業,我聽了非常難受。中國要做20億美金,就是120、130億人民幣,這個企業胖得簡直走不動了,中國認為這個企業太牛了,而人家認為這是一個小企業。中國的小企業,實際上我們做的很多企業都是微型企業,連小企業都算不上。因此在營銷學上有一個基本的定義,講的是市場占有率的問題,叫藍切斯特法則。就是一個企業在市場的占有率。一般來說達到26%才是有競爭力的,當然不是說在整個市場,而是在局部市場,26%是有競爭力的,42%才是相對安全的,74%才是絕對壟斷的。如果一個東西在一個小的市場上,在我們自己家門口都沒有占到絕對的份額,我們有什么資格多元化呢?所以我們只能集中精力做好一個事情,這樣一定會有風險。但集中精力一件事做不好,但分散精力做好更多事可能嗎? 大家看一下GE多元化的前提有四個: 第一,基礎投資最少一個億。 太少沒有什么意思,就像中國現在的企業,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七八家企業來搶,任何一個小的行業都有很多來搶。我跟昨天很多教授不一樣,我做企業出身,當過六年總經理,雖然做得不是很大。我們的企業所在行業往往是非常小的一個行業,至少是七八千家,多的一兩萬家在搶一個東西。因為每個企業都很小,所以GE公司如果首期投資不到一個億美金根本不去考慮,沒有什么意義。因為任何一些比我窮的人都可以進入,你跟那么人纏在一起干什么呢?所以他不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