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京-揚州城市群:第三產業崛起 GDP年增長超1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6:19 《全球商業經典》
文:韓斌 攤開長三角地圖,南京市與揚州市的位置,看上去偏居長三角一隅。試著倒過來想,南京與揚州何嘗不是長三角與內地相連的門戶。 以南京為中心,周圍一小時車程涉及長江南北、蘇皖兩省,群聚著鎮江、揚州、蕪湖、馬鞍山、滁州以及淮安的南部(金湖縣、盱眙縣)和巢湖的部分地區(巢湖市區、和縣、含山縣),其空間半徑為100公里,總人口超過2000萬人。2000萬人口的數字,相當于長三角城市群總人口的1/3,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去年,南京和揚州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旅游景點年票,跑到鎮江和泰州等地促銷。180元一張的年票,結果很快銷售一空,這讓兩地的旅游局官員感到非常欣喜。“真沒想到,長三角城市群經濟效應這么突出。”揚州市旅游局局長王克勝感嘆不已。 想要發出感嘆的,還不止王克勝一個人。在揚州投資房地產、商業地產的京華城副董事長沈輝庭就算了一筆賬,本來是一片農田的揚州京華城地產項目,起初的房產售價只有2500元/平方米,而如今這個價格上跳到6000元以上,相當于上海市郊區的一些樓盤售價。豐厚的投資回報,讓沈輝庭也認為長三角都市圈經濟的成形。 在過去,南京和揚州兩地工業基礎都相對薄弱,特別是揚州市基本上沒有規模以上企業;而如今南京和揚州,已依靠第三產業發展讓經濟騰飛。根據 《重返經濟舞臺中心——長三角經濟區融合轉型研究》一書的調查,2004年開始第三產業在這兩座城市中,經濟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43.7%和36.6%(南京和揚州第一產業比重為3.7%和10.1%),而上海和杭州的這個數字分別為47.9%和41.5%,南京城正在“趕滬超杭”。 拆除城市圍墻開放心胸 去年,在南京舉辦了全國第十屆運動會,讓一向封閉保守的南京市政府和市民,第一次感受到大都市應有的開放心態。以前,玄武湖公園是一個圍墻封閉起來的收費公園,南京市賺到門票的收入,卻失去了像杭州一樣開放的心態以及帶來的地產價值提升的機會。如今,這一座封閉公園圍墻被拆除,一個面積4.71平方公里的湖面,向游客免費開放。 免費開放的湖景,驗證了南京政府和市民最近心態的轉變。出生在青藏的南京東方集團副總經理王海軍說:“南京市政府過去在發展過程中,一直處于保守的態度,無論是在招商引資,還是在城市規劃發展上面。”王海軍開玩笑地對比南京和蘇南地區的政府官員打了一個比方,“蘇南地區的政府官員是拿著政策,專門找中央沒有固定的條款去做,而南京的官員是專門找哪件事情不能做。”一進一出的差別,讓作為江蘇省會的南京市,在招商引資和本土民營經濟的發展上,都要落后于蘇南和浙江等城市。 而如今的這一切,正在發生改變。如今,南京市把“商貿流通業”、“旅游會展業”、“房地產業”、“交通物流業”和“郵電通信業”,成為拉動南京服務業快速增長的五大消費熱點。特別是開發消費產業時,南京市政府做出了一些突破性的改變。 以東方集團開發的南京1912(規劃類似上海新天地)項目為例,東方集團招標獲得了17幢民國建筑的商業開發權,這些建筑政治管理上隸屬于文物保護建筑南京“總統府”遺址(17幢建筑不是保護建筑),歸于江蘇省政協下屬,如果要是在過去南京政府一定不會公開招標規劃開放,但是為了發動消費市場,南京政府還是決心劃破體制障礙,頂著媒體批評破壞文化審美觀的壓力,把17幢民國建筑開發為如今的時尚休閑街區,并且成為南京城市客廳的象征。如今,現在南京當地市民占街區整體營收比例的八成,而另外兩成則多是來自蘇北和安徽城市的客戶。每天銷售掉1000多瓶洋酒中,消費者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蘇北,使得消費市場快速崛起。 而2006年年底的南京《玄武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顯示,玄武區將變成一個以自然觀光和文化體驗為基礎,以城市休閑為主題功能,打造以大旅游產業為主要目標的現代城市休閑區,預計2010年,旅游業成為玄武區第三產業的龍頭;到2015年,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把第三產業作為經濟支柱,在過去只有上海和杭州等城市才敢于喊出這樣的口號。 聯動迎來區域經濟商機 為了聯動揚州,成為蘇北地區的城市群中心,最近南京啟動了鐵路南站建設計劃,建設四條地鐵和一條輕軌線路,連接鎮江、常州和揚州等城市。按照鐵路南京南站地區概念性規劃,南京南站是京滬高鐵五大始發站之一,占地2平方公里,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鐵路樞紐站,規模是現在南京站的6倍。 把隔江而治的南京和揚州城市融為一體,共同承擔發展長三角北岸都市圈的重任。 現在,都市圈內各市大多沿長江兩岸分布,目前南京城市群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上處于工業化中期水平,南京已經開始對周邊城市形成較強的輻射能力,在交通方面也已初步形成以南京為核心的“放射圈層狀”結構。 南京市常務副市長陳家寶認為,南京已作為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首先,應該加強產業鏈條的對接,推動沿江產業聯動發展。 石油化工規劃考慮以南京化學工業園為主體,向東與儀征化工園對接,形成總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的沿江化工產業帶。在汽車制造方面,南京、揚州、蕪湖等城市都已形成一定的發展基礎,可以考慮加快行業重組和加強企業聯合。 其次,在服務業方面,南京要提升商貿流通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業及旅游的綜合服務功能。 第三,建設“輻射周邊”的交通網絡,實現基礎設施“無縫”對接。公路方面,主城形成“經六緯九”的道路骨架以及“井字加外環”的快速通道系統,實現市域內半小時上高速,都市圈內一小時抵達,各省轄市一天往返。鐵路方面,則要建設京滬南京段,建成寧啟、寧杭鐵路南京段、寧西鐵路南京到合肥段、寧蕪線改造及南京鐵路客站、南京鐵路南站等。過江通道方面, 在五年內,要建成長江三橋,建設京滬高速鐵路過江通道,實施地鐵捆綁過江,開工建設過江隧道及長江四橋。 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曾經對著南京市長和揚州市長說過這樣一番話:“在這相當有實力也相當有潛力的都市圈中,南京與揚州更是山水相連,經濟聯系密切,兩市都是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都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在又都肩負著為江蘇實現富民強省、率先基本實現為現代化目標多作貢獻的重任,南京與揚州加強交流和合作,對兩市都市圈意義重大。” 不僅是南京要把揚州當“兄弟”看,南京往北100多公里的鄰居也想攀南京的“親”。上海作為長三角的龍頭,輻射到南京的力度已經很弱,上海是龍頭,南京不應該就是龍尾,把安徽部分城市融入長三角,必須得有南京這顆承東啟西的棋子,南京應該是長三角向中西部輻射的引擎。 上起安徽省政府,下到省內各城市,都表現出了此種強烈的愿望。安徽省計委副主任陳其滔說,安徽這兩年從長三角及南京一小時都市圈中的確得利不少:馬、蕪、銅地區擁有414萬人口,僅占安徽全省的0.7%,卻創造了14%的GDP,人均GDP超萬元。但南京作為長三角地區的一個副中心,同樣需要周邊城市的繁榮來支撐,都市圈本來就是一榮俱榮的概念。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