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趙承、劉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巡視員李揚1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內成品油的生產、消費、庫存和進出口情況總體正常,供應上有保障,不存在出現油荒的可能性。
針對近期廣東等地成品油供應偏緊的情況,李揚分析認為,這是自然災害、國際油價上揚等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緊急采取了應對措施,廣東成品油供應緊
張狀況將很快得到明顯緩解。
近期廣東相繼受到臺風“海棠”、“麥莎”,熱帶風暴“珊瑚”的影響,而遼寧等地連降大雨,影響鐵路重載列車通行,廣東從外省特別是從東北地區正常調運成品油資源渠道受阻;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部分企業預期因素和部分人炒作也是造成廣東成品油供應緊張的原因。
據李揚介紹,國家正積極組織向廣東地區調運成品油,加大資源投放量。從8月16日開始,中石油、中石化向廣東市場的日投放量達到8萬噸至9萬噸,大大超過廣東不足6萬噸的日用油量;煉油廠繼續增加加工量;國家還采取了加強成品油運輸的調度和銜接等保障措施。
李揚說,廣東成品油庫存正在增加,預計廣東成品油供應緊張狀況將會很快得到明顯緩解。
李揚說,今年以來,全國成品油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品種供需總量基本平衡。成品油資源是有保障的,市場需求是可以滿足的。(完)
《財經時報》油價專題 |
|
第一大產油國沙特失去了老國王,第二大儲油國伊朗收到了戰爭通牒,世界第三大經濟引擎印度的石油鉆井平臺失火,全國油氣產量將在兩年內減少近1/3……當然還有更多的理由解釋國際油價上漲的狂潮。 |
|
在900多年前就被沈括預言“必大用于世”的石油,直到1870年,唯一的用途仍只是照明...... |
|
高油價下,東方國家央行的行長們,首先遇到了他們最大的敵人——通貨膨脹。但與通脹一起隨著高油價而被輸入的經濟減速壓力,使行長們空前感受到貨幣工具的沉重。 |
|
雖然幾乎全世界的觀察家都心知肚明:布什對伊朗磨刀霍霍,除了所謂消除伊朗核威脅和它對恐怖主義的支持之外,更多還是沖著伊朗石油而來。 |
|
俄羅斯卻并未因此感到無債一身輕,隨著國家外債降到13年來的最低點(約1100億美元),身上的包袱固然輕了,但腰上的“錢袋子”卻愈來愈讓掌控俄羅斯經濟大權的官員們感到沉重。確切地說,他們是在為如何處理正與石油價格一樣急劇膨脹的石油穩定基金犯愁。 |
|
韓國是世界第七大石油消費國,年均消耗石油7.5億桶。它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進口國,原油生產幾乎為零。2004年,原油進口費用近300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金額的13.4%。
提高石油儲備量,保證石油安全、開源節流、提高能源自給率就成了韓國的重要能源對策。 |
|
除了直接控制重要石油產區之外,美國還認為必須控制石油輸送的重要咽喉地段。在里海地區,美軍通過向阿塞拜疆派駐特種部隊,以保護新開通的“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石油管道之名,行控制里海石油外運“閥門”之實。 |
|
20世紀60年代,由于世界經濟的增長,使得世界對石油需求迅速增加。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使得 國際油價 劇烈波動,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于是產生了世界石油期貨市場。 |
|
如果石油在這個價格上不跌,賣70美元以上,期權回報是相當高的。如果做個套期,在一年之內,如果油價在50美元到70美元之間浮動,收益會在400%。50到70美元,中間是20美元差價,按照最低保證金規定,只要放20%,也就是4美元。可是如果石油漲到70美元,就能賺到16美元。 |
|
用強勢需求和供油風險等經濟因素解釋此輪油價飆升不無道理,但此次油價波動帶有明顯的炒作特征,游資在原油期貨市場的炒作,使油價的走勢距離基本面越來越遠。 |
|
倫敦的恐怖主義襲擊, 沙特國王法赫德的逝世以及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緊張局勢都使得國際市場更趨緊張。石油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仍有巨大壓力,但油價增長速度將會減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