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民資海外疾進(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09:52 經濟觀察報
在此背景下,溫州出口增幅也出現少有的下降。據統計,今年2月溫州市出口額6.9億美元,同比減少17.91%。其中,鞋類、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同比分別下降了 24.54%和35.95%。從數據分析看,海外溫州人拉動出口效應在明顯減弱。 中國商品失去競爭力的同時,也讓溫州商人此前崇尚的境外商品城,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打擊。 自1998年溫州人建立了首個境外中國商城——巴西圣保羅中國商城至今,溫州商人先后在喀麥隆、俄羅斯、荷蘭等眾多國家建立了15個境外“中國商品城”,共有400多家溫州企業進場經營,截至2006年共帶動國內商品出口25億美元。 “殺價太厲害,市場已經做爛了。”吳建海表示,他們現在的主要精力不是想把商品城做的有多大,而是向上游相關產業轉移。 賣不如建 “如果不走出去,我們早就死掉了” 靠賣商品看來是難以為繼。吳建海在幾年前就寫了一份 “中國企業境外建廠”的應對報告,遞交給了中國駐喀麥隆大使館。 在這份報告中,吳建海認為在中東、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輕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中國中小企業大有可為。“中國企業技術是成熟的,機器設備是現有的,而在國內他們則沒有多少伸展的余地。”吳建海說。 這一點得到了溫州一家鞋革企業老板的認同。“如果不走出去,我們早就死掉了。”這位老板說。事實上,在境外建廠潮流中,在外溫州人“經營升級”和國內溫州企業“走出去”同時出現,這兩股力量交織在一起,由此出現溫州資本突擊海外的 “集群式”爆發。 目前在眾多發展中國家,溫州人至少擁有上百家企業,產品主要分布在鞋革、機電、汽摩配等輕工業領域。在歐美發達國家,溫州企業主要通過并購進入當地市場,如哈杉鞋業并購意大利WILSON(威爾遜)制鞋公司等。 溫州資本不僅僅在鞋服等傳統產業上用力,同時也瞄上了高科技和文化產業。如溫州正泰集團將在西班牙加利西亞投資1.2億歐元,建設一座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溫商王偉勝也購得阿聯酋國有電視臺阿拉迪爾衛視等。 吳建海也不再滿足開個商店、辦個廠,正考慮在非洲建立工業園。他透露正和非洲某國談一個占地約100公頃的工業園項目。“這樣企業才能甩掉稅收、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漲壓力,同時也可解決當地稅收和就業問題。” 事實上,目前溫州企業在俄羅斯、美國、越南已有3個境外工業園區。 在目前商務部19家中標的境外合作區中,溫州企業就占據兩席,分別為溫州的浙江協力皮革公司、四川乾盛礦業公司和海亮集團共同投資1.05億美元的越南龍江工業園區,溫州康奈集團與黑龍江東寧吉信工貿集團共同斥資20億元的俄羅斯烏蘇里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 除此之外,溫州樂清通領科技集團在美國亞特蘭大獨資建立的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占地約1300畝,總投資1億美元,是一個高科技工業園區。通領科技集團辦公室蔡昌信表示,目前項目用地“三通一平”已結束,將進入施工建設和招商階段。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