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建設用地幾近極限 可持續發展遭遇挑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03:53 經濟觀察報
陳周錫 12月1日,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在上海舉行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長三角建設用地占國土面積比例居高,意味著該地區作為制造業基地已遭遇不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 “開發已達極限,”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區域發展和規劃研究中心主任陳雯認為,長三角土地容量已難以承受低水平制造業的進一步擴張。“如繼續粗放式高速發展,長三角個別城市可用建設用地只夠五、六年時間。” 洪銀興表示,長三角今后釋放發展能量的潛力和空間在于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建設用地多產出率低 在這次研討會上,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洪銀興發表題為 《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中的范圍經濟》的演說,這也是他最新的研究課題。 據洪銀興介紹,截至2006年底,長三角建設用地占國土面積比例(不含水面)已高達17.4%,比美國5.05%的建設用地占比超過近2.5倍,也高于英國14.4%。 與此同時,長三角17.4%的建設用地占比,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13%的比例。2006年底,上海建設用地占比高達35.9%,江蘇和浙江兩省占比分別達18.9%和8.13%。 為該課題提供支持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區域發展和規劃研究中心主任陳雯認為,按照美國對都市區建設用地占土地面積要求,50%為警戒線。結合環境、生態承受能力,目前長三角建設用地比已達到極限。 另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上海24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中,工業用地占1000平方公里,城鎮生活居住用地600-700平方公里。按國際標準,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用地之比最高為1:1,可見上海工業用地規模已超警戒線。 工業用地的低成本過度擴張,使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迅速膨脹,其中長三角也不例外。2005年工業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例,1985年為20.2%,1998年為35.8%,而到2004年這數字突破性地達到51.5%。 “建設用地占比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地產出率低下,”陳雯認為,外資集聚城市之一的蘇州,其土地出產率也僅為美國發達城市的1/40。據中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調查,2005年長三角工業用地平均產出率約為2億元/平方公里,只有國際工業用地平均產出率的1/80。 長三角謀變土地財政 今年夏天太湖藍藻事件爆發后,長三角一些城市切身感到粗放式發展所帶來的生態報復。據陳雯介紹,目前長三角諸多城市已在反思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據了解,目前無錫在批準項目用地時,首先要核準畝均投資強度、分類供地要求、優先供地目標等一系列指標;對于土地批而未用或批多用少的企業,強制其盡快增資擴容或建設多層廠房;對3層及3層以上標準廠房,用地指標適當傾斜,建設費用按市政府非稅收收入有關規定予以獎勵,以提高節地率。 上海計劃強化覆蓋開發區和區縣的區域土地利用綜合評價。開發區將進行土地利用集約情況的評估,形成定期評價、通報機制,主要評價內容是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情況、違法違規用地情況等;對區縣土地利用情況也將開展綜合評估,并逐步建立全市土地利用績效評估的長效機制。 “現有體制是造成建設用地居高的主要原因,正在規劃的主體功能區或將是一個突破口,”陳雯認為,目前國家、各省市都在做主體功能區規劃,主要將國有土地劃分為重點、優化、限制和禁止四類開發區。“如果主體功能區能推行下去,土地利用將更加明晰,有可能對財稅、政績考核等會作出一個調整。” 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研究部負責人沈玉芳教授認為,在土地市場充分競爭下,企業會根據價值規律自由選擇。不要人為地去扭曲或抑制土地價格,對市場經濟機制形成障礙。“地方政府必須要改變這種以犧牲土地換取GDP的發展方式。” 洪銀興在課題中認為,長三角制造業的生產基地向區域外轉移,在區域內發展總部經濟、品牌經濟,是獲取更大的范圍經濟的重要一步。據披露,至2006年6月,入駐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已達到143家,外商投資總公司142家,外資研發中心近185家,上市公司總部300多家。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