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
時報財經圖庫/供圖 |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1月13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去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再創新高,中國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與此同時,進出口質量和效益也同步提升。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2023年外需依舊面臨回落壓力,進口增速表現則取決于內需回暖的進程。
連續6年全球居首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在2021年高基數基礎上,2022年進出口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根據最新數據測算,當前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紅塔證券分析師楊欣表示,2022年,在高基數和海外需求回落的情況下,出口增速在7月達到高點后開始回落。不過,我國靠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支撐住了出口份額。
貿易伙伴結構優、增勢好
2022年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規模保持增長。與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6.52萬億元、5.65萬億元和5.05萬億元,依次增長15%、5.6%和3.7%。東盟已連續三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呂大良表示,2022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雙方經貿往來更加密切。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2.9%,提升3.2個百分點,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2013年提升了7.9個百分點。
呂大良表示,海關將緊緊圍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的“三智”理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關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外貿新動能快速成長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20.66萬億元,增長2.5%,占進出口總值的49.1%。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67.8%、86.7%和82.2%。
呂大良表示,我國主要產品競爭優勢足。2022年我國工業制品出口增長9.9%,拉動整體出口增長9.4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60%,出口新動能快速成長。
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增長9.8%。呂大良表示,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跨境電商優勢和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外貿長期向好
基本面不變
展望2023年,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呂大良表示,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要更加堅定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信心。
在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看來,外需可能是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變數。在中國三大出口目的地中,2023年僅有東盟經濟增長有望略微改善,同時地緣政治對貿易的沖擊還在發酵。
“外部因素不確定,但可以說中國出口部門自身韌勁依然足。”余向榮表示,展望2023年,出口可能出現低位數下滑,進口表現應會顯著好于出口,保持正增長。貨物貿易順差收窄應是比較確定。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任琳認為,中國目前的外貿基本盤良好,未來潛力仍可進一步發掘,國內外雙循環互動活力有待迸發。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近來,不少省市紛紛“組團出海”,不僅在中宏觀政策層面釋放出穩外貿的積極信號,也在微觀層面激活了市場活力。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