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能代表中國經濟向上力量?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誰是你心中的TOP10商業領袖,[點擊投票]
原標題:成都地鐵今天五線齊發 正式躋身軌道交通“第四城” 今年全國城軌交通新增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再創新高
每經記者 黃名揚 每經編輯 劉艷美
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在拼出全域出行基本版圖的同時,也在折射城市的經濟發展藍圖。
眼下,進入年底,各城市地鐵相繼有所動作,此前,深圳已陸續開通6條地鐵新線,運營總里程增至411公里,離500公里大關更近一步。接下來,西安地鐵5、6、9號線有望“三線齊發”;鄭州3號線一期、4號線將在年內開通;太原首條地鐵12月26日擬舉行開通儀式……
今天(12月18日),成都迎來更大的動作。5線齊發、一次性新增200多公里,運營線路總數達到13條,總里程飆升至558公里——成都正式躋身地鐵“500公里俱樂部”,躍升至全國軌交“第四城”。
實際上,去年底成都“三線齊發”、一次性開通總里程超過100公里時,《新聞聯播》就已將其形容為“創下中國軌道交通發展史的新紀錄”。同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也將全國一年新增5個運營城市、增加968.77公里運營線路,表述為“再創歷史新高”。成都也從2017年蓄勢待發,到近兩年全面提速,其TOD發展與“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打成組合拳,逐步塑造出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城市新格局。
站在“十三五”收官的門檻上,“再創紀錄”的成都更像一個縮影。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測,到2020年底,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下同)城軌交通運營城市將達43個,全年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將超1000公里。這一數據,也將超過去年新增規模。
沖刺:四季度全國新開600公里
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超過8.4億人住在城市。快速、大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隨之迅速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2015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底,我國城軌運營名單上僅26個城市,運營線路總長3618公里。而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累計已有41城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共計7141.55公里。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還將新增2個運營城市;到今年末,我國城軌交通運營線路累計長度將接近8000公里。這也意味著,“十三五”期間總里程將實現翻倍。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步伐不斷提速。2018年,為加強風險防范,國家出臺“52號文”,為修建地鐵降溫。“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元以上”——兩個關鍵門檻,均提高至此前3倍。
當年,南通、包頭、洛陽等不少城市“地鐵夢碎”,全國新增里程增幅也罕見下滑。不過,已入圍城市熱情不減,全國城軌運營里程其后逐年攀升,2019年底新增里程高達974.8公里。
以“第三城”廣州為例,廣州地鐵集團宣傳部部長許坤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廣州開通地鐵14條,運營里程531.1公里,今年底前將不再有其他線路開通。而從2015年底的266公里,到如今超530公里,廣州運營里程已較“十三五”之初實現倍增。
隨著各城市加速“沖刺”,今年全國新增里程有望再創新高。
前三季度,全國已新增405.35公里城軌運營里程,其中地鐵334.32公里。預計第四季度,各地還將“扎堆”新開600公里左右,全年新增總量將突破1000公里。
變局:成都躍升全國“第四城”
若比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整體來看,TOP3成員一直較為穩定。
梳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發現,僅看地鐵,上海近三年都以600多公里的數據位居首位;北京一直排在第二位;廣州則從2017年353.2公里,增至2019年末近500公里,始終位居第三位。即使算上地鐵外的各種制式,此前仍無其他城市能挑戰前三名的地位。
“第四城”之爭,則顯得尤為膠著。
加上各種制式,2017年、2018年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南京,2019年更替為成都;若只看地鐵,2017年、2018年均為深圳,2019年底武漢擠下深圳,今年8月深圳雙線開通,再次回到第四位置。
如今,隨著成都地鐵運營里程正式突破500公里,根據當地媒體報道,成都將躍升至全國“第四城”。而且,這一數字已與“第三城”廣州不相上下。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在成都13條線路558公里總里程中,包含長度為39.3公里的現代有軌電車蓉2號線。若“第三城”廣州也加上2條有軌電車共22.1公里,其總里程為553.2公里,成都略超廣州;但若只算地鐵,成都仍低于廣州。
一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大趨勢是,此前地位一直穩固的前三位城市,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者。
作為“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首條地鐵2004年才開通,不僅在一線城市中最晚,甚至比長春、大連、武漢等城市也慢了一步。不過,到2019年底,深圳運營里程已突破300公里。今年,深圳又一口氣新開6條線路,地鐵運營總里程增至411公里。
包括深圳、成都等城市在內,這些潛在“變局者”,還在持續發力。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重啟暫停約一年的城軌建設規劃審批后,成都于2019年再獲8個項目批復——其與武漢、深圳等城市一樣,成為為數不多規劃已獲批到“第四期”的城市。
獲批不到一年,2020年5月,隨著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工程“三線開工”,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項目共176.65公里,已緊鑼密鼓地全部開工建設。建成后,成都將形成總長超7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重構:經濟、人口隨著軌道重塑
對于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而言,交通出行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城市軌道交通也成為反映城市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側面。
今年10月,《廣州日報》在提到“廣州地鐵運營里程將達530公里”時指出,這一規模“穩居世界前五”。此前的9月,成都新開通地鐵18號線時,也有媒體報道指出,“到今年底,成都僅地鐵線路的運營里程數就將突破500公里,超越倫敦402公里的地鐵里程數”。
意之所指,皆為“世界領先水平”。對于擁有全球眼光、一直努力躋身世界城市行列的城市而言,城軌交通邁入“500公里俱樂部”、躋身世界領先水平,自然意義不小。
國內著名軌道交通專家沈景炎有一個理論,一座城市的第一條地鐵建成后,大約能分擔整個城市5%左右的運力;形成線網規劃后,運力將達到50%左右,極大降低城市交通壓力。
放眼全球,東京通勤地鐵線路承擔著90%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紐約地鐵的公共交通分擔率也達到85%左右。
在國內,從長居前三的上北廣,到加速追趕的成都、深圳,再到曾成為過“第四城”的武漢、南京……城軌交通發展靠前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在2019年客運量榜單上排名前列,位次也與運營里程排位基本吻合。
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地鐵出行已超過全市公共交通出行總量54%;同年,深圳軌道交通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已達60%;同時,成都地鐵開通10年來,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也已從3.2%提升至超50%。
按計劃,成都和深圳的運營里程,將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達600公里;公共交通分擔率將在2035年分別占80%和85%。
值得注意的是,兩座城市也是近年大力發展TOD,嘗試用軌道交通重構城市格局的典型城市。經過多年探索建設,深圳已成為內地地鐵實現百億盈利的城市,可謂一枝獨秀;成都也從2017年蓄勢待發,到近兩年全面提速,其TOD發展與“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打成組合拳,逐步塑造出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城市新格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曾在解釋Metropolitan(大城市的)一詞時指出,Metro有大都市的意思,也有軌道交通的意思,有了軌道交通,都市半徑可以擴大到50公里,甚至70公里。
軌道上的城市仍在加速生長,我們的城市經濟、人口版圖,也將在競爭中重塑。
責任編輯:王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