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海淀“雙創”全面升級

【小康故事】海淀“雙創”全面升級
2019年06月29日 11:01 小康

  【小康故事】海淀“雙創”全面升級

  海淀區著力構建多元創新主體高水平融合互動的創新生態體系,聚集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水平的人才和創新團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國之重器,在關鍵領域率先搶占全球科技創新制高點,力爭打造世界科技創新創業中心的“新硅谷”。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劉源隆 北京報道

  以“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9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開幕在即,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了解到,本次“雙創周”北京會場設在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場地正處于籌備施工當中。

  據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雙創周”北京會場將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線,突出體現自主創新、區域協同、開放融合、科技惠民、雙創生態。據悉,此次主題展是展示面積歷屆最大、申報項目歷屆最多、展示項目最新、參與雙創人員類型最廣泛,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創業合作交流平臺。

  對標硅谷、引領全國雙創服務體系

  2016年5月8日,海淀區被國務院評為首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3年來,海淀區實現了雙創的高端引領發展,為全國雙創發展提供了“海淀模式”“海淀經驗”。海淀已經構建起政府引導下的領軍企業、高校、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融通發展的雙創服務生態。

  “海淀區持續探索雙創服務新模式,加快構建對標硅谷、引領全國的雙創服務體系。”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海淀率先建立“集中辦公區—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鏈條服務模式。目前已形成了以21家大學科技園、93家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105家市級眾創空間、148家區級集中辦公區為主體的創業服務載體,涌現了引領全國的創客孵化、天使投資、創業社區、科技媒體、創業培訓等典型孵化模式。創新工場、贏家偉業等創業服務機構于2016年先后登陸新三板,創業黑馬于2017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創業服務領域上市公司,成為帶動全國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

  海淀建設了垂直化、專業化的前沿技術專業化眾創空間。2017年建設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顛覆性新材料、前沿生物等前沿領域,面向全球挖掘和扶持擁有全球領先的重大前沿技術的企業,服務的百濟神州、夢之墨、中科寒武紀等,正成為首都“高精尖”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加大北大人工智能、航空工業軍民融合、中科創達智能互聯、大唐電信移動互聯、北航虛擬現實與智能硬件等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中小微企業、高校、創客多方協同創新,為創客提供更貼合產業特點的高水平、專業化、特色化的集成式服務。

  最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區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探索“互聯網+雙創服務”新模式頗具亮點。上述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到,繼推出線上線下“創業會客廳”后,2018年2月中關村創業大街推出創業會客廳“碼上辦”,創業者只需在移動端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獲取企業開辦、財稅籌劃、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認證服務等九大類服務,形成了服務信息查詢、服務產品購買、線下服務預約、專人跟蹤對接的線上線下聯動服務體系,讓創業者在辦理事項時“看得見、走得通、辦得成”“一次辦好”“一掃辦成”。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多種驅動因素的強力推動下,目前海淀區創新創業服務發展主要呈現出了服務主體多元融合、核心能力逐步升級、產業領域不斷聚焦、“硬創”發展持續活躍、跨區域協同增加、跨國布局步伐加速等六大新趨勢。此外,隨著創新創業要素的高度聚集,海淀區的創新創業輻射帶動作用也在持續增強。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

  早在2016年,于軍在深圳參加全國“雙創周”活動的時候,有中央領導向他表示,期待海淀區有升級版,期待中關村有升級版。那時,于軍就在想海淀區作為中關村科學城的主體區域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該怎么做雙創的“升級”。

  他從“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上找到了突破口。2018年10月,于軍帶著答案走上了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的舞臺。開幕式上,于軍首次對外發布“中關村科學城概念驗證支持計劃”。這是海淀為彌補基礎研究成果與可市場化成果之間的間隙,助力創新主體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的一次有益嘗試。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雙創”過程中尤為重要。于軍在調研中發現,和一些發達國家主要的創新體相比,我國的創新創業存在著對科技成果轉化后端關注多、前端關注少的問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2018年上半年,海淀區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合作設立了中關村前孵化創新中心,在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在此基礎上,我們決定實施概念驗證支持計劃,進一步將目光前移、將支持環節前移,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更初期的細分階段。”于軍表示,海淀區不僅要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后期的“推動者”,更要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前期的“鋪路者”,以促進基礎研究項目向概念驗證項目轉化,彌補基礎研究成果與可市場化成果之間的間隙,幫助研究人員和團隊邁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

  據了解,概念驗證計劃以促進概念驗證活動開展為核心,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支持創新主體開展概念驗證活動、支持高校院所設立概念驗證中心以及對通過概念驗證的項目進行持續支持。

  為此,海淀區計劃每年面向區內征集支持20個項目,單項支持不超過50萬元,并發放不超過10萬元的協同創新券;同時組建概念驗證項目專家顧問團隊,邀請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為入選項目提供輔導。根據計劃,海淀將支持高校院所設立概念驗證中心,首批支持5家,每家每年給予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連續支持三年。此外,還將對概念驗證中心服務團隊進行專項培訓,提高概念驗證中心服務團隊專業化水平。對通過概念驗證并進行落地轉化的項目,海淀將納入區孵化培育體系,在投資、落地空間和人才落戶、公租房等方面提供綜合支持。

  與“創新合伙人”共建中關村

  2018年上半年,于軍在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駐區部分高校領導進行座談時直言:“高等院校是推動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重要創新主體。”

  于軍表示,海淀將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新時代、新伙伴、新動力、新形態”的合作思路,推動協同創新,形成共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合力,進一步支持駐區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推動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校地雙方要建立深度融合對接合作機制,構建具有海淀特色的“創新合伙人”關系,打造“校友合作創新”生態體系。

  在去年8月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年創新創業專題論壇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所名譽所長王田苗及其團隊、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北航天匯孵化器、智友種子基金、雅瑞資本等分別以民辦非企業“創新合伙人”身份聯合發起的“中關村智友天使學院”正式啟動,落地北京市海淀區。

  2018年,海淀區委、區政府聘請15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作為政府的科學顧問,從專業領域為海淀的科技創新發展出謀劃策。“‘創新合伙人’是海淀積極探索創新,實施‘創新發展16條’的行動之一,就是政府與各個企業家、投資者、專家、學者都是創新合伙人,共同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助推一批核心技術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時任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表示。海淀區出臺了“創新發展16條”,包括3年內安排2萬套人才公寓、形成1000億規模的海淀創新基金等實實在在的政策。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
  • 07-03 三只松鼠 300783 14.68
  • 07-03 神馬電力 603530 --
  • 07-02 睿創微納 688002 --
  • 07-02 天準科技 688003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