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華為“造車”又有新進展。近日中建集團官網消息顯示,中建六局聯合體中標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中標額約15.44億元。項目工期為365天,建成后將用于華為與江汽集團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對此,華為內部人士表示,這需進一步了解。
“根據相關內容,這或許意味華為與江淮汽車合作的新能源汽車工廠開建。若與江淮汽車合作,將會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又一嘗試,其意義在于華為可以在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各個環節更深入地參與到車企的制造當中,以現有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產品、技術及渠道賦能智能汽車產業鏈。”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去年以來,關于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造車的傳聞不斷出現。今年1月份有報道稱,華為與江淮汽車、肥西縣合作項目有了進展。雙方將基于華為在智能汽車部件領域的能力,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平臺技術。而此次中建集團的公告似乎印證了雙方合作已在推進。
據悉,該項目位于肥西縣新港南區江淮新港工業園區,總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汽車制造產業環節中的沖焊聯合廠房、涂裝車間、總裝車間及相關公用輔助設施。
雖然華為多次宣稱其在汽車領域定位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但從華為近期一系列動作來看,其已不甘于“供應商”的角色,正逐步加深在汽車供應鏈的參與度。
近日,在與賽力斯的合作中,華為AITO問界汽車的宣傳話術從“華為深度賦能”改為“華為全面主導”。另外,除了江淮汽車,華為還被傳出計劃與奇瑞、極狐等汽車品牌開展智選車業務合作。其中,奇瑞與華為智選車的合作計劃去年就已披露,雙方公布將推出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據悉,奇瑞和華為至少規劃了5款高端智能電動車型。
在參與汽車產業鏈模式上,目前華為采取三條路徑,一是零部件供應模式,即華為向廠商提供標準化的零部件;二是解決方案集成HI模式,華為將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運用到車企合作伙伴產品;三是智選車模式,即華為不僅參與產品造型設計、內飾設計,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同時還負責車型營銷和終端銷售。如今看來,華為參與汽車產業鏈最深的智選車模式正在“遍地開花”。
“華為逐步將資源向智選車模式傾斜,主要是華為內部在汽車業務上實行‘賽馬’制,幾個模式同時跑,來印證其可落地性及盈利能力。目前,在HI模式中,華為在零部件供應方面暫時還沒有太大聲量。在這一背景下,華為向智選車模式給予了更多的重視。”林示認為。
據悉,在去年年底召開的華為內部會議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CEO余承東提出,華為車BU(業務部門)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其中,智選車模式被賦予重要使命。
“隨著造車資質越發稀缺,與傳統整車制造商進行深度綁定、組建工廠,是華為曲線參與汽車制造領域的有效路徑。”華為云MVP馬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若這一模式效果不佳,不排除華為或將直接下場造車。智選車模式的成功與否,也將是決定華為是否會真正造車的關鍵一役。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