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美元后 拼多多亟待脫胎換骨
來源:北京商報
經歷近三年電商行業大浪淘沙的拼多多被輿論打上了“野蠻生長”的烙印,廉價、假貨、質低等眾多在電商企業看來致命的短板都與拼多多相掛鉤,如今拼多多正尋找摘掉這些帽子的方式。4月11日有消息稱,拼多多完成了新一輪近30億美元的融資,市值直逼150億美元,再加上此前被行業視為阿里與京東用來抵抗拼多多帶來沖擊的淘寶低價版、京東拼購節的問世,均讓拼多多近兩個月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然而,30億美元除了為拼多多的熱度再加一把柴火之外,又能為拼多多帶來哪些實質性的變革,仍舊是未知數。
資金加持根基不穩
對拼多多甚囂塵上的質疑聲音,并沒有阻止拼多多獲得資本的加持。4月11日,有媒體公開報道稱,拼多多已完成新一輪近30億美元融資,估值接近15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為拼多多在早期提供流量沃土的騰訊更是領投方。對于融資一事,北京商報記者已經向拼多多方面進行核實,但截至發稿,拼多多并未做出公開回復。
相較于在電商領域中占據半壁江山的阿里、京東,以及站穩腳跟的聚美優品等眾多垂直類電商平臺來講,拼多多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根據公開報道顯示,盡管拼多多成立還不足三年,但2017年交易總額已經超過千億,而淘寶、京東、唯品會的年交易總額突破千億時,分別在2008年、2013年以及2017年,三者先后花費了五年、十年和八年。
如今,當拼多多的估值逼近150億美元,唯品會在4月10日美股收盤時,也僅達到110.58億美元。拼多多的快速發跡被業內視為一匹依靠社交的高黏性成長起來的“黑馬”,在微信尚未成為電商企業競相合作的焦點時,拼多多已經開始依托微信中的社交實現流量的裂變。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分析師對北京商報記者稱,拼多多的快速發展有點“底盤不穩”,拼團模式帶來的低價或者是通過拉動熟人進行砍價之后形成的低價,只是瞄準了對價格極為敏感的消費者,不排除拼多多中存在質量過硬的商品,但對低價的追求意味著難以讓拼多多獲得中高端消費者的認可。
北京中清研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稱,30億美元不是小數目,但拼多多想要借此搶奪中高端消費者或搭建商戶與消費者的關系并不是易事,30億美元難以改變拼多多的現狀。
從拼多多所售的商品來看,低價確為亮點。4月11日,拼多多首頁推薦的商品價格均不超過50元,在服飾類目中30元左右的商品占據了大多數。但在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看來,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并非低端客群。黃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低價只是拼多多階段性獲取用戶的方式。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里“占便宜”的感覺。
深陷低價低質困局
為滿足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拼多多推出的“砍價免費拿”已經成為新的投訴焦點。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拼多多通過發送鏈接請好友砍價的模式中,砍掉的價格呈現遞減趨勢。一位消費者表示,一款392元的美的電烤爐,最開始每位好友可以砍掉十幾元,隨著參與人數越多,可砍掉的價格越低。商品第一次可以被砍掉74.13元,隨后可以被砍掉的金額低至10.99元,當商品價格低于200元時,消費者能夠砍掉的價格已經低至0.06元、0.05元。
在《2016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中,拼多多投訴率位列零售電商首位。2月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后服務》中,拼多多的身影頻現。在調查的箱包類、化妝品類、鞋類樣品三種仿冒樣品類別中,拼多多平臺的商家在3種仿冒樣品類別中均有出現。
眾多消費者在拼多多頁面的留言中也直接指出產品質量不過關。在一款售價450元的電視機的評論中,名為“追夢”的消費者表示,電視是假的,不是王牌,根本沒有清晰度。有媒體此前報道稱,拼多多凍結貨款數千萬元,涉嫌借打假牟利。今年2月,拼多多發布《2017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證實,過去一年拼多多下架了1070萬件疑似侵權商品,全年攔截4000萬條侵權鏈接。可見,難以嚴控的商品質量,對消費者、商戶甚至是平臺來講都是一件棘手問題。面對上述困境,拼多多尋求著解決問題的方式,據了解,拼多多設立了1.5億元消費者保障基金,幫助消費者處理售后糾紛并維權索賠。
社交流量難以開發價值
盡管拼多多的低價備受行業的指責,但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反擊。阿里成立淘寶低價版,京東發動京東拼購節,嘗試用低價抵抗拼多多產生的沖擊。同時,京東聯合美麗聯合集團、唯品會開始發掘微信中的社交流量,尋求獲取新流量的可能性。當電商巨頭開始有所應對后,拼多多還能否穩固現有地位就變為未知數。
趙振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稱,拼多多的確用低價與社交相結合的方式在短期內聚攏了大量的用戶,將獲取流量的資金獲取商品,再用商品交換流量。在流量逐漸進入到瓶頸期時,拼多多的模式具有借鑒性,但并不意味著拼多多可以借此方式獲得長線的發展。
趙振營直言,當拼多多快速獲取流量后,如何保存有價值的流量以及找尋新的獲利方式是關鍵,更是拼多多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眾多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會形成一定的用戶共性,品牌商和電商平臺可以根據用戶共性分析潛在的消費需求。但拼多多聚攏的消費者均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對商品的性能沒有特定的需求,用戶共性不明顯,拼多多也因此難以根據消費習慣做用戶價值的開發,無法描繪用戶畫像,這就意味著難以將流量進行場景化和貨幣化。獲取流量是拼多多的強項,但未必能發掘有價值的流量,并對流量進行持續的開發。
在趙振營看來,如果拼多多一直按照當前的模式進行發展,從長期來看仍舊難以與阿里和京東相抗衡。拼多多依靠軟件聚攏消費者形成的強關系并不穩定,尤其是在物聯網時代,應用場景的作用會被擴大化,社交功能會逐漸被弱化,而社交本身已經難以實現貨幣化。
北京商報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