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郝旭光
一廂情愿思維往往導致人們不僅無法客觀對待而且常常無視甚至曲解與自己意愿相反的證據。對某事形成了先入為主的某種看法后,人們會接受所有支持或與看法一致的證據,而對那些同這一看法不一致的證據,不管數量和重要性如何,常常被忽視、輕視或拒絕。
經常聽到投資者的神段子:“我覺得該漲了,怎么還不漲?”“這只股票我已經賣出了,怎么還在漲?”這就引出一廂情愿思維的這個話題。
1. 一廂情愿思維的含義
簡單理解,“一廂情愿”(Wishful Thinking)是指: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和意愿來判斷事情的變化,也就是說選擇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選擇相信讓自己心理舒坦的東西,而不愿意理性思考,追究和探討事物發展的真相。關于自己的意愿與預期之間的最簡單表現形式就是:“我希望它是真的,因此它就是真的;我希望它會實現,因此它當然就應該實現?!?/p>
大量研究表明,一廂情愿有三個特點。第一,人們對自己希望出現的結果在感情和心理上寄托的越多,一廂情愿的影響就越大。第二,人們認為自己能夠控制事情發生的過程和結果時,一廂情愿的想法會比較強烈。第三,理論上,人們獲得的信息越多,一廂情愿的傾向就會相對變弱。但在實踐中,往往不是這樣。例如,以往的實踐表明,民意測驗結果對選民如何預測選舉結果沒有明顯的影響,不管如何顯示自己支持的候選者落后于對手的民意測驗結果,選民仍然強烈認為自己支持的候選者能夠獲勝。而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相對于消極結果,被試更傾向于預測結果是積極的。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材料有兩套:一套是套硬幣,有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不同大小的圓形硬幣;另一套是與硬幣大小、形狀相同的硬紙片。實驗對象:30個家庭貧富不同的10歲孩子。實驗程序:先把兩套材料先后投射到銀幕上,讓被試依次觀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讓被試畫出剛才看到的硬幣與紙片。實驗結果發現:兒童畫出來的圖形大小和實際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畫出的紙片與實際紙片的大小較為一致,但畫的硬幣的大小卻遠遠較看到的真實硬幣大,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所畫的硬幣更大。這說明期望會改變人的知覺。例如著名的成語“杯弓蛇影”與“疑鄰盜斧”,就說明了期望對判斷的影響。
2.一廂情愿思維的特征
(1)“我希望它實現,因此它會實現”:這個傾向既比較頑固又比較普遍。
伊萊沙·巴巴德(Elisha Babad,1987,1994)、伊萊沙·巴巴德與約西·卡茨(Elisha Babad ,Yosi Katz,1991)研究了球迷在比賽中、選民在選舉中的一廂情愿思維的特點。研究發現:第一,無論是球迷還是選民,都有強烈的一廂情愿傾向。例如,他們對以色列的四個球隊的忠實球迷進行了調查,四個球隊的忠實球迷中認為自己支持的球隊將在比賽中獲勝的人數分別占各隊忠實球迷人數的94%、91%、91% 和100%。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被試仍然表現出強烈的一廂情愿傾向。體育比賽中,盡管比賽進程已經過半,而球迷支持的球隊還遠遠落后于對方,從競技層面看逆轉幾乎不可能。但在現場觀看比賽的球迷仍然相信自己支持的球隊會獲勝(實際上是期待自己的球隊獲勝)。第二,一廂情愿的強烈程度同人們對某一特定事物的喜愛程度緊密相關。體育比賽中,越是鐵桿球迷,其一廂情愿的傾向越強烈。第三,人群中對某一特定對象一廂情愿的比例與喜歡程度有關。比賽現場對不同觀眾的調查中,球隊A 的忠實球迷、熱情球迷、溫和球迷、非球迷但喜歡球隊A 的觀眾、中立觀眾等五組人士預測(實際上就是希望)球隊A 獲勝的人數比例依次遞減,其比例分別為同類人群中94%、92%、92% 、70%和 52% 。這個比例說明,中立觀眾的比例符合正常情況沒有太多的傾向性,喜歡的程度越高,一廂情愿傾向的比例就越大。第四,擁有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信息),甚至比較深的專業知識(信息)對于幫助減輕一廂情愿傾向的作用非常有限。
伊萊沙·巴巴德1994年選取以色列政治學與教育學專業的學生,調查了1992年他們對大選的預測。研究發現,首先,政治學專業的學生對以色列1988年大選結果的了解遠比教育學專業的學生更詳細和準確,但是兩個專業的學生對1992年以色列大選的預測都受到他們各自對政黨偏向的強烈影響。這表明政治學專業的學生盡管擁有政治選舉方面的知識,但依然表現出強烈的一廂情愿傾向。其次,選民對大選結果的預測與同時發布的大選民調結果并不一樣。這說明,即使是民調結果這種在大多數情況下相對而言比較準確的信息,對選民一廂情愿傾向的影響也不大。最后,擁有的相關信息量的增加并不能減輕一廂情愿傾向。
?。?)選擇性地對待證據。
一廂情愿思維往往導致人們無法正確、客觀對待與自己意愿相反的證據,而且常常無視,甚至曲解與自己意愿相反的證據。人們對某事形成了先入為主的某種看法后,他們會接受所有支持或者與這種先入為主看法一致的證據,而對那些同自己這一看法不一致的證據,不管這種證據數量和重要性如何,常常給予忽視、輕視或者拒絕。
人們形成了某種先人為主的看法后,自己常常對隨后出現的相關證據不是客觀地接受、解釋,而是朝支持自己意愿的方向進行解釋。
詹金斯與沃德(H.M. Jenkins,W. C. Ward,1965)的研究發現,當人們預期在兩個事情之間存在某種關系的時候,他們常常只注意那些顯示這種關系存在的證據,而忽視相反的證據。在解釋證據過程中又會有某種偏見表現出來:只接受支持自己結論的證據,無視或者拒絕與自己的看法相反的證據(可以刪)。對于支持性證據,人們通常選擇、注意、記住的只是它們的優點,而對于反對性證據,人們則常常選擇、注意、記住的是它們的弱點和漏洞;認為支持性證據與所考慮的問題有關,并且可靠,而反對性證據則同所處理的問題無關,而且不可靠;對于支持性證據,人們全部接受,而對反對性證據則非常挑剔;將反對性證據中的弱點解釋為對自己看法正確性的支持因素;對于支持性證據,人們通常只記住支持自己看法的一些關鍵點,從而將復雜的信息迅速簡化;對于反對性證據,人們則往往對其不斷進行審視,并且以將它對自己觀點的反駁力減少到最低限度的方式進行解釋。
一廂情愿思維雖然是一種非理性思維,但卻廣泛存在于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普遍影響著人們的決策,往往能對決策造成重大的干擾。
曾經看過一道小學二年級的題目,要求算出這些特殊加減法的答案:爸爸+媽媽+我=(吉祥三寶),那么腳-鞋襪+草地=(?),三分之二青蛙=(?),楓葉+小溪=(?),一個噴嚏+一個噴嚏+一個噴嚏=(?)。標準答案是“腳踏實地、有頭無尾、落葉流水和接二連三”,看完這個題目是不是覺得一頭霧水?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怎么能接受這樣近似“無厘頭”的題目呢?但是,通過訪談和仔細分析發現:老師出題的初衷是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但現實中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必須將他們要接受的信息賦予邏輯和感情色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種“無厘頭”的問題通常會讓學生感到被刁難,難以真正引起學生感情和心靈的共鳴,這也是典型的一廂情愿。
現實中,上級要求員工明天(星期五)要交工作任務的初稿,這時員工往往也會有一些一廂情愿的傾向,經常認為明天不可能是星期五,因為自己什么都還沒準備呢,這就是典型的自己希望是A,所以就應該是A的一廂情愿。
3.股票投資過程中一廂情愿思維的表現
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容易犯一廂情愿的錯誤。
(1)不知道變化,要么死多頭,要么死空頭。
二十多年的A股市場,跌多漲少,暴漲暴跌,投資者中有“1盈2平7賠”的說法。經歷了2007年6124點的牛市最高點后,股市長期低迷,好不容易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有了一波小牛市,但2015年6月以后又經歷過千股跌停的股災。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但投資者仍然相信中國股市是政策市,監管部門完全可以調控股市,監管部門有責任和能力讓股市繼續走牛。堅信牛市會來,等了這么長時間也不來,沒有滿足自己的預期和一廂情愿,又開始不斷抱怨監管部門為什么不關心股市。死空頭的心理過程與此類似,只是方向相反。
(2)要求市場和股價按照自己的愿望變化。
如果某天投資者想入市(退出)或買(賣),他們想當然地認為牛市(熊市)一定要來臨,所操作的股票的股價一定會漲(跌)。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判斷市場而不去考慮市場的實際情況。
在股票投資過程中,人們迫切希望遇到牛市,迫切希望盈利,因此,往往有“我覺得它應該是牛市,那牛市一定要來”的想法。
?。?)堅信自己能賣在最高價、買在最低價。
手中有股希望漲,還堅信能漲。即使跌了,也不認可,認為它不會跌,一定會漲到最高價。空倉者就期待跌,而且堅信能跌。例如,2005年跌破了千點,還堅信能繼續下跌,以便讓自己抄底在最低價。這樣的投資者往往不賺錢?,F實的股票投資,賺錢及賺大錢的,往往是那些能克服一廂情愿、能反向操作的投資者。
?。?)容易出現極端的“一廂情愿”。
現實生活中,正常的人很少會有非常極端的“一廂情愿”傾向。但是,在股票市場,投資活動是人們改變財務自由的重要方面,而且投入了真金白銀,所以對得失特別在意,因此,往往會有極端的一廂情愿傾向。其表現是,當投資者過度迫切地希望滿足自己意愿的事情(股票買進后上漲)能夠發生時,該事情發生的概率就會常常被高估(股票上漲的概率常被高估),其他結果(股價不上漲)發生的概率則被低估,或者阻礙自己意愿實現的事件出現的可能性被低估。
4.股票投資要避免一廂情愿思維
?。?)避免情感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對某些事情投入很多感情后,更容易有一廂情愿的傾向。所以要正確認識股票和股票市場,投資過程中避免受感情的影響,與市場保持一點距離。即使是專業投資者,也不能與股市和持有的股票“談戀愛”,每分每秒都在盯盤。因為股市和股票,只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2)避免情緒的影響。
情緒與情感有某種聯系,但又有區別。情緒作為一種強烈的情感,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對客體的心理反應,它針對具體的客體。情緒對判斷和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凱恩斯認為,人情緒好的時候,對事物發展通常有美好的預測;情緒不好時,對事物發展的預測則是相對悲觀的。他認定這種情緒的變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周期性波動的根本原因。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一定要理性、客觀分析行情,審慎做出買賣決策,避免情緒化的操作。要避免市場普遍情緒化所產生的羊群效應,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3)避免價值偏好的影響。
所謂價值偏好就是自己所選擇的一種價值觀念,認定什么是有意義的,什么是沒有意義的。正是這種認定,讓自己陷入了自我設定的陷阱中不能自拔,從而使自己的選擇遠離了自己真正要尋求的目標。人在決策時,價值偏好會影響決策者的理性選擇,把自己囿于在預先設定的價值偏好里。所以要克服這種影響。投資過程要知道自己的根本目的是盈利,操作過程中要強調原則性,但必須輔之以靈活性,保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否則,往往會引起虧損。例如,有些投資者偏愛創業板的股票,所以就一直固守著創業板,盡管已經炒高到云端了。有人偏愛大盤績優股,不管它們是否在洼地里匍匐有沒有大資金關注,仍然堅守著。1999年很多人偏愛網絡概念,盡管股價虛高到124元的天價,仍然堅守著,已經過去快20年了,再也沒有回到最高價的一半,但一直持有著,也不知道此生還能不能解套。有人偏愛“中國神車”,即使當年到了35元的高價,市值都超過波音公司了,還要堅守。這些投資者虧損就在情理之中了。
?。?)克服經驗慣性。
人們喜歡按照已經獲得成功的既定思路和經驗對新事物做出判斷,把這種成功的模式不加區別不分場合到處套用而忽略了外部環境的變化從而導致投資失敗。所以投資過程中要避免經驗主義的錯誤,做到隨時間、和情境做不同的調整。
(5)學會“反向思考”。
尤其是自己看好了某只股票,買進前應該讓自己站在買進股票的對立面(即賣出方),然后仔細思考到底有哪些賣出該股票的好理由。接著把這些賣出的理由和自己原先的買入理由加以對比,確認自己的買入理由確實充分后再下單。股票市場上,短期是一個“零和博弈”,因此,投資者需要培養這樣的決策習慣,經常問自己:自己知道的比市場上其他人更多么?信息比市場更完整嗎?水平更高嗎?如果答案不明確,投資者就應該警惕一廂情愿的影響,避免自己用這種類似于猜硬幣的方式做出決策。反向思考表現為在選股時,可以綜合考察大樣本的調查和身邊的投資者,當大家都處于一廂情愿的影響下,認為抓到牛股了,此時務必慎重,大家都已經買進了,誰還會來抬轎?
?。?)學會自我反思。
當市場和股價的變化已經背離自己開始的意愿時,投資者需要暫停操作進行深度的自我反思:自己有沒有受“一廂情愿”偏見的影響?自己的主觀意愿是否影響了自己的客觀判斷?如果沒有目前的損失,自己還會這么堅定看多(或看空)股市和持有的股票嗎?根據這些問題的結論做出判斷。
(本文作者介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