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 蔡成平
在這筆約6000億日元的交易中,最吸引伊藤忠的是中信所擁有的“項目和關系”,若憑一己之力無疑很難獲得這些中國市場上的“核心資源”。而中信接受入資的大背景是中國政府強烈希望能推進國企改革的決心。
近日,日本國內最熱的經濟新聞無疑是伊藤忠商事聯合正大對半出資中國中信。日媒披露稱伊藤忠的出資額“約6000億日元”,按照當下匯率折算約合50多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日本2014年43.3億美元的對華直接投資總額。
據稱,此次出資創造了三個“最”——迄今為止日企最大規模的入資中企、日本綜合商社最大規模的海內外出資、中國國企接受的最大規模的外企入資。那么,伊藤忠為何能與中信達成合作?日本又是如何看待這起出資的呢?
伊藤忠需要通過中信拿到通行證
從相關方公告來看,此次選擇合作的原因在于三方互有所需,且彼此所擁有的優勢資源存在較強的互補性。NHK評價稱,“如果此次提攜能夠實現,由可以代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企業共同構筑的亞洲最強大的商業網絡將由此誕生!
伊藤忠披露的公告顯示,“中國中信”的主要業務是“金融服務、資源能源、制造業、不動產、基礎建設”。作為中信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中信”擁有銀行、證券、房地產、鋼鐵和資源開發等約20家企業。
而這些正是伊藤忠的短板,作為日本第三大綜合商社的伊藤忠,年銷售額高達14.6萬億日元(2013年度),但與三菱商事、三井物產等競爭對手相比,其強項是糧食和纖維等板塊,金融、不動產、資源能源等板塊則偏弱。
從純利潤來看,伊藤忠約為3100億日元(2013財年),與三菱商事、三井物產的差距約為1000多億日元,要想追趕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就必須進一步擴大糧食和纖維板塊的業務,并開拓新市場、新事業板塊。
伊藤忠社長岡藤正廣顯然也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樂觀地估計,“通過與中信的合作,可每年為公司創造約700億日元的收益,加上新事業板塊的開拓,成為業界第一已納入我們的考慮視野。”
岡藤正廣所稱的“每年700億日元收益”和“新事業板塊”,除了要利用中信在中國的營業網絡、渠道進一步拓展傳統業務(糧食、纖維、全家便利店等)外,還將介入在中國的資源開發以及金融、地產、基建項目,這些項目對外資的限制很多、規制嚴格,但通過與官方背景濃厚的中信合作,伊藤忠等于拿到了一張通行證。
在日本的幾大綜合商社中,伊藤忠在開拓中國市場方面是當之無愧的NO.1,也堪稱是與中國交往最為密切、政府關系構筑最為成功的一家。伊藤忠原董事長兼總裁丹羽宇一郎在受訪時曾對“大中華圈時代”充滿期待,而伊藤忠所堅持的發展方向便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大亞洲戰略。
在這筆約6000億日元的入股交易中,顯然最吸引伊藤忠的還是中信所擁有的“項目和關系”,而若憑一己之力無疑很難獲得這些中國市場上的“核心資源”。
國企改革下的中信
據日媒披露,這次大手筆的合作之所以能夠促成,離不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的一手推動,他直接做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人的工作,去年7月提出合作構想,當時正值中日有關方面為實現首腦會談而密切活動的時期,去年11月中日首腦實現會談、關系開始回暖后,中信集團方面便立刻敦促伊藤忠和正大集團早日下決斷,最終達成一致意向。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認為,“中方決定接受伊藤忠和正大集團入資中信的重要背景,是中國政府正強烈希望能推進國企改革。中國政府為了讓出現停滯前兆的中國經濟恢復活力,要將中信作為國企改革先例,通過對外資開放、吸收經驗以提高資本效率!
之所以要選擇加快國企改革,“與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不無關系”,《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認為,“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實力曾被認為雄厚無比。但這樣的日子已逐漸成為歷史,陷入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不斷出現。為了保持經濟發展,今后必須有效利用有限的國家經濟資源的緊迫感越來越強,而投入國企的資本正是重要的國家經濟資源。”
不僅如此,“如果國企改革成功,那么中國面臨的各種社會矛盾將可以找到解決出路。當下的中國,存在社會、機構效率低下、貪腐橫行等諸多問題,貪腐甚至嚴重到了不賄賂就辦不成任何事的地步。而效率低下和貪腐橫行兩大問題的典型就是國企,國有企的資本效率在逐年惡化。而且,國企和行政機關的勾結產生了特權,完全成為了腐敗的溫床。”
換句話說,像以往一樣投入資本援助國企的做法,政府將越來越力不從心,國企若需要真金白銀,就要向民間資本以及外國資本開放、允許其參與入股,中信自然也不例外。多家日媒都評價認為,“這將成為中國國企改革的標志性事件”。
當然,除了融資上的考慮外,中信為改善過度依靠金融、房地產的收益結構,實際上也一直在摸索與海外集團的合作,中信在個人消費領域的運營經驗非常缺乏,而正大集團在泰國運營7-11便利店、伊藤忠在日本和全球拓展全家便利店(Family mart),且伊藤忠擁有近157年歷史、商業網絡遍布全球、與中國交往密切,自然成為了可選的合作對象。
日本國內憂慮與期待并存
對于這次出資,日本國內可以說充滿了各種聲音,有的贊賞“伊藤忠是真懂怎么做中國商業的公司”、“這將成為中日經濟合作、對華投資轉暖的契機”,但擔憂的聲音也不絕于耳。
日本證券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面臨著房地產低迷、影子銀行、經濟增長放緩等諸多問題,伊藤忠投入巨資,其實風險挺大,能否獲得相應的回報,是個未知數。”《產經新聞》則評價稱,“在中國經濟失速、房地產崩潰風險加劇的情況下,伊藤忠此舉如同是一場賭博!
在1月20日出資中信的消息傳開后,伊藤忠股價曾短暫上揚,但很快便轉跌,跌幅一度達到4.6%,收盤時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54%;1月21日收盤又續跌1.99%。對于這樣的短期股價波動,固然不宜做過度的解讀,但日本市場對伊藤忠此舉的態度之微妙恐怕也可略窺一斑。
無論如何,大幕已拉開,剩下的單看伊藤忠和中信、正大三方如何演繹。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畢業于早稻田大學,著有《柳井正與優衣庫》。)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全球新聞眼》是一檔由新浪財經全球記者和撰稿人團隊為您呈現的原創專欄集。真相遠比價值觀更重要。敬請關注全球新聞眼微信公眾號:全球新聞眼。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