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汪濤
今年銀行貸款增速仍將強勁,但廣義信貸增速將放緩,監管加強可能進一步減輕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系統長期可持續性的擔憂。
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系統風險,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降低金融風險的關鍵,既包括降低金融系統內的多層嵌套和杠桿,也包括通過企業去杠桿、抑制居民杠桿增速以及嚴控地方政府債務來控制整體宏觀杠桿率。
去年11月出臺的大資管統一監管征求意見稿,無疑是近期最重要的監管規定。雖然具體細節和實施過渡期尚待最后敲定,但市場已經有所反應。最近銀監會與其他監管機構也出臺了若干監管新規。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強調,未來銀監會的五項關鍵任務包括降低企業負債率,抑制居民部門杠桿率;嚴格規范交叉金融產品,繼續拆解影子銀行;清理規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處置高風險銀行業機構;整治違規金融行為和非法集資活動;遏制房地產泡沫傾向,配合地方政府整頓隱性債務等。
隨著各類監管新規逐漸落地,2018年信貸市場將面臨波動,流動性也將維持緊平衡。由于各類通道業務被叫停、非標產品受到嚴格限制、表外理財和同業存單也面臨約束,我們預計金融部門內部杠桿率會進一步下降。隨著產品規模面臨萎縮,最先遭到拋售的往往是流動性較強的資產,這將推升債券收益率。我們估算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升至4.1%,短期利率將保持在2.8%左右的高位。此外,企業和地方政府可能增加債券發行,以抵消影子信貸融資受挫的拖累。隨著流向非標產品的資金減少,再加上部分信托和委托通道收縮,對此類資金依賴度較高的行業可能會受到更大壓力,包括房地產開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產能過剩和高污染行業。雖然這些行業可能提高債券等標準化債務產品的發行規模,但即使官方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速基本不變,2018年廣義信貸增速(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剔除股票+地方政府債券+“缺失的”影子信貸增速)也將放緩至10%左右,銀行貸款或可維持12.5%的穩健增長,但調整后的社融(剔除股票+地方政府債券)增速會從13.6%放緩至略高于12%的水平。
信貸增速放緩以及融資成本上升對經濟增長的拖累,可能會甚于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收緊預計會讓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放緩至10%-12%;隨著房地產銷售減速,銷售回款對開發商融資的緩沖有所降低;消費貸款也可能受到更嚴格的審核。不過,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成本提升向供應鏈下端轉移、出口強勁增長都可能支撐企業利潤,從而抵消信貸增速放慢的影響,支持企業資本開支。
隨著監管部門更認真地執行監管政策,清理影子銀行將造成部分借款人資金枯竭,信用市場違約事件可能增多。如果政府清理隱性擔保的態度更加堅決、允許更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關聯方違約,則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并造成流動性大幅收縮。雖然我們堅信政府將采取措施來防止負面效應擴散,而且央行會做好注入流動性的準備,但市場波動性可能增大。
隨著影子信貸規模的不斷縮減,我們預計今年銀行貸款增速仍將強勁。在持續去杠桿背景下,更多信用事件或將浮出水面。盡管資產質量普遍改善,我們預計2018年銀行的撥備政策仍將偏向保守,信用成本不會大幅減少。隨著銀行逐步將其理財產品由類似存款的準固定收益產品向凈值型產品轉型,“隱性擔保”最終如何有效消除仍存很大的不確定性。考慮到當前龐大的理財規模(28萬億元),這或將對銀行業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另外,隨著監管層嚴格執行新規和穿透原則,一些銀行的風險加權資本和資本金壓力都可能加劇,未來銀行可能利用多種渠道,包括可轉債、定向增發、重組等多種方式補充資本金。
盡管如此,考慮到凈息差的提升趨勢、穩定經濟前景下資產質量全面向好以及良好的盈利增長勢頭,我們仍看好中資銀行。此外,監管加強可能進一步減輕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系統長期可持續性的擔憂,從而支撐銀行估值的提升。
(本文作者介紹: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