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王文
中國相關機構不妨多傾聽那些未加入亞投行中小國家的看法,評估未加入的長期影響及未來的業(yè)務重點。繼續(xù)與那些未加入中小國家高層的金融議題溝通,盡可能地爭取各國政府與金融精英間的廣泛共識,才能使得“一帶一路”倡議更順暢、更高效地推行與實施。
4月1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名單正式確定。名單從最初21個一步步擴展到57個,遍及全球各個大洲,著實讓中國人體驗了國際受歡迎度的民族榮耀感。然而,大家對中國金融影響力和亞投行的“朋友圈”津津樂道,對美日等大國未加入權衡得失,卻無意間忽視了在“一帶一路”區(qū)域里扮演重要角色、但未加入亞投行的那些中小國家。剖析這些中小國家未加入亞投行的原因,與亞投行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方向休戚相關。
在歐亞大陸,尚未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基本來自于三大片區(qū),一是中亞片的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兩國;二是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中東國家;三是除了波蘭之外的所有中東歐國家。如果地圖上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是綠色的,未加入的是灰色,那么,歐亞大陸就像是中間有三四個小窟窿的樹葉,折射了“一帶一路”這棵“大樹”并不是完全健康的。
三大片國家剛好都處于“一帶一路”必經地帶,如果長期缺席亞投行,勢必會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的完整性。畢竟,亞投行為“一帶一路”建設輸送資金,客觀上還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溝通平臺,每個亞投行成員國會提交各自的經濟金融發(fā)展的詳細信息,分享各自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探討區(qū)域間開放、互利與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各國的相互了解與信任程度。從這個角度看,越多國家加入亞投行,“一帶一路”的互連互通才有更多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三大片國家恰好處于地緣政治必爭之地。中東歐國家長期處于美俄博弈的緩沖地帶,形勢相當微妙;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也門等國政局持續(xù)動蕩,極端組織活動頻繁,對整個亞歐大陸的政治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都造成嚴重沖擊。這些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內部民族、宗教群體的交往缺乏便利性,許多歷史問題缺乏解決的硬件基礎。這些國家本身及周邊的安全形勢不確定性,增加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政治與安全風險。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最重要的多邊開放性金融機構,亞投行建立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資金來源和配套的資金支持機制,彌補現(xiàn)有世界金融體系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的缺口,進而推進亞歐大陸甚至整個世界的整體發(fā)展。盡可能將那些未加入的中小國家拉入亞投行,才有可能真正與“一帶一路”聯(lián)手助力,實現(xiàn)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帶動亞洲經濟均衡發(fā)展的最初愿景。
當然,這些未加入的中小國家,有的可能是無力繳納注冊資本,有的可能對亞投行的未來風險還存在懷疑,有的可能受域外大國的阻撓,無論什么原因,因為未加入國家區(qū)域的微妙性,作為中國第一次塑造全球經濟秩序的嘗試,亞投行的前景仍然需要更審慎地觀察。
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們既要為亞投行的旗開得勝而鼓掌,也要為亞投行未來挑戰(zhàn)做好充足準備。畢竟,據(jù)研究顯示,目前38%國際機構進入“彌留”之際,另有10%或因運營不佳有名無實。
筆者建議中國相關機構不妨多傾聽那些未加入亞投行中小國家的看法,評估未加入的長期影響及未來的業(yè)務重點。繼續(xù)與那些未加入中小國家高層的金融議題溝通,盡可能地爭取各國政府與金融精英間的廣泛共識,才能使得“一帶一路”倡議更順暢、更高效地推行與實施。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近著有《大國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記與思考》。)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fā)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yè)領域的專業(y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