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庚南
打破“剛兌“無疑是為了資管行業甩掉”剛兌“的拖累,更加健康發展;但同時也需強化對投資人的權益保護,從某種意義上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管。
上周末,在驟然襲來的寒風中,剛成立的金穩會吹響了“大監管”的號角。央行、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圍繞剛出爐的資管新規,輿論的關注熱度瞬間刺破了隆隆的冬意。
醞釀已久的資管新規應該說是不負市場矚目:問題導向明確,監管原則清晰,功能監管凸顯,圍繞“破剛兌、降杠桿、去通道、去嵌套、禁資金池”等五大核心目標,措施嚴厲又不失對市場的呵護。某種程度上,資管新規宣告了資管行業“大躍進”將結束,一個新的統一監管的資管時代即將來臨。
打破“剛兌”是資管新規傳遞出的最強烈監管聲音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指金融機構對投資人承諾保本保收益,當融資方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要“兜底”。這是以往資管行業的潛規則,也是中國資管市場特有的“怪象”。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盡管目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但所謂的預期收益率基本上就是實際收益率。根據已公布收益的銀行理財數據,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占比在99%以上,絕大部分銀行理財均能實現“剛兌”。
可以說,“剛兌”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資管行業健康發展的“頑疾”,也是監管部門長期以來的一塊“心病”。打破剛性兌付、引導資管行業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 的本質,自然成為規范資管業務發展的核心目標和關鍵抓手。
資管新規用大量篇幅強調了打破“剛兌”的監管導向。第二條明確要求,委托人自擔投資風險并獲得收益;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第六條明確: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第十八條從凈值管理、剛兌認定、分類懲處及投訴舉報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打破“剛兌”的具體監管要求及監管措施。一是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按照公允價值原則確定凈值;二是明確了剛性兌付行為認定標準,即涉嫌“剛兌”的四種情形:1.資產管理產品的發行人或者管理人違反公允價值確定凈值原則對產品進行保本保收益。2.采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產管理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3.資產管理產品不能如期兌付或者兌付困難時,發行或者管理該產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機構代為償付。4.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共同認定的其他情形。三是明確了對“剛兌”行為的分類懲罰措施;四是明確將建立針對剛性兌付的投訴舉報機制和外部協調機制。
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資管新規從總體上設置了過渡期,明確了2019年6月30日為過渡期結束、新規正式實施的時間節點??梢哉f,“剛兌”的理論存活期已屈指可數。
需清醒的是,資管新規的即將出臺,只是打破“剛兌”邁出的關鍵性一步,只是一個起點!還有諸多問題和矛盾需要監管層去面對、去解決。
打破“剛兌”動了誰的“奶酪”?
“剛兌”的背后,既有投資人與資管方的利益博弈,也有資管方自身諸多利益的權衡與考量。所以,打破“剛兌”的監管強音無異于資管市場一聲驚雷。于是資管市場參與各方各種復雜、怪異的“表情包”紛呈。對于資管界的人士而言,是亦喜亦憂;而投資人或是憂慮、迷茫加上微微的刺痛。
顯然,“剛兌”的打破,最不解、最郁悶的是眾多普通投資者。政府為什么要打破“剛兌”?按照一般投資者的邏輯,“剛兌”并不存在脅迫,也沒有欺詐,如果資管方愿意兜底(實際中,資管方出于自身利益的種種考量往往也愿意兜底)有何不可呢?不是說要保護、維護投資人利益么?
單從狹隘的個體理性出發,這些困惑和不解或能引起某種共鳴。但是,將視角放大到整體經濟金融發展的角度,則顯然是非理性的,其價值觀、風險觀是扭曲的。首先,依附于“剛兌”的投資理念是一種扭曲的投資理念。有投資就有風險,投資收益的高低與風險的大小成正比,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既期望獲得相對高的收益,又不愿意承擔可能出現的風險,這顯然有悖于常理。其次,“剛兌”的存在是對市場信用秩序與契約精神的破壞,不利于資管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第三,“剛兌”可能誘發群體性事件,引發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甚至發生系統性風險,而這是作為政府必須守住的底線。
當然,從短期看,投資者有“受傷”的感覺是難免的。隨著“剛兌”的破除,保本型、保證收益型銀行理財等資管產品將與廣大投資者“拜拜”,固定收益產品將向凈值性理財產品轉型,既安全、收益又相對較高的投資渠道將不復存在。投資者在追求相較于銀行存款高的收益同時,將不得不“學習”承擔相應的風險?!皠們丁北淮蚱茻o疑將帶來理財投資市場的分化,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或轉而選擇結構性存款。從長期看,打破“剛兌”將從整體上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促進市場的理性發展,從而降低市場風險,為廣大投資者營造一個安全理性的投資環境,讓投資者成為最終受益者。
從資管方看,或許有不少運作規范的資管機構為終將甩掉“剛兌”包袱而歡呼雀躍,但更多的資管機構未必“笑”得出來。其實,對于資管公司而言,說剛性兌付是包袱的時候,多少有些底氣不足的。
客觀地看,是否剛性兌付,投資者的愿望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資管機構愿不愿意才是問題的關鍵。實際上,資管機構出于種種利益考量,本身具有以“剛兌”邀客戶、謀收益的內在動力。
從銀行系的資管業務看,銀行若愿意實行“剛兌”,其實更多地是基于維護客戶的需要。因為要留住存款客戶特別是大客戶,所以有拓展理財業務的內在動力,所以會出現固定、保本型理財產品,所以會出現剛兌;因為要規避信貸規模管控,要滿足老客戶、開拓新業務,在規模不足或客戶達不到相關要求的情況下,通過理財資金設立單一信托或資管計劃,從而實現信貸資產出表的目的。有的銀行原本就是出于規避監管的要求,把表內投資喬裝打扮成了資管業務。既然是銀行自己的投資,自然由其自己來承擔風險。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剛兌”并非真正的“剛兌”。
因此,打破“剛兌”無疑將給這類銀行帶來明顯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客戶的流失及因此形成的負債端壓力;而中小銀行因其客戶結構的原因或許承壓更加突出。當然,從長遠看,打破“剛兌”將直接推動凈值型資管產品的營銷,有利于資管機構風險定價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對資金池的限制,將對資管人員的專業素養、管理水平提出嚴峻的挑戰。從宏觀上看,則將有助于促進金融機構鎖表、去杠桿。
毋庸置疑,“剛兌”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信用的一種毒害,是對市場紀律和契約精神的破壞,其可能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機構流動性風險將直接威脅監管的風險底線。因此,打破“剛兌”已成為社會的共識。而對于整個市場而言,打破 “剛兌”無疑是一次刮骨療毒,相關各方疼痛是必須承受的代價!
打破“剛兌”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
打破“剛兌”,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對比之前監管部門的相關表述,不難發現一個細微的變化:關于買賣雙方的職責,由“賣者有責,買者自負”變為了“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盡管一字之差,但意境卻是大變:由“有責”到“盡責”,對賣方責任的認定由模糊到清晰,只要盡職就可免責,這既彰顯了監管理念的提升,也使監管問責更具可操作性,使打破“剛兌”更具現實性。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皠們丁钡男纬捎兄L期的文化、理念、體制、機制積淀,以及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需清醒認識打破“剛兌”的長期性、艱巨性,絕非可一蹴而就。
按照“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去“剛兌”,還需要從投資者、資管機構兩個維度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
從投資者角度看,應建立投資人收益與風險的平衡機制。關鍵是要改變目前資管行業通行的投資收益超額留存的不合理做法。
要真正打破“剛兌”,投資者是關鍵切入口。除了通過加強投資人教育,引導和促進廣大投資者理性認識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樹立風險自擔的投資理念外,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配套機制,拓寬投資渠道。而當前情況下,更為迫切的是,要打破不合理的投資收益超額留存狀況,建立起對投資者公平的風險與收益匹配機制。
按照資管新規要求,委托人應自擔投資風險并獲得收益。這里的收益應該是與所承擔的投資風險相對稱的。既然要求投資者“買者自負”,自擔投資的全部風險,那么風險收益自然也應全部歸投資者(扣除按照事先投資協議約定的應支付給資管方的管理費及超額分成),實現投資者風險與收益的合理匹配。而現實狀況是,投資者最終拿到的僅是所謂的預期收益,投資產生的超額收益大都被資管方留存了。特別是在資金池盛行的情況下,資管方往往通過模糊底層投資資產的具體投向,將產品的實際收益在不同時段的投資者之間進行切分,導致投資者所拿到的實際收益與投資實際所產生的收益明顯不匹配。
因此,按照買者自負原則,打破“剛兌”,需首先打破不合理的收益分成模式。當然,問題來了:既然沒有分成或分成大幅減少,資管機構及人員何來提高資管效益的積極性?如何權衡二者的關系也是監管部門在建立規制時需要考量的問題。
從資產管理者角度看,應建立更加細化可操作的資管人盡責機制。這既是監管問責的基礎,也是讓投資者對資管機構信任的理由,也是減少投資糾紛的關鍵。
金融機構資產業務管理者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免責呢,及盡到哪些職責就可以免者呢?這是資管業務雙方尤其是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盡管資管新規第八條明確了金融機構資產管理人應當履行的十大職責,但其中大多涉及的是資管業務本身的一些常規的操作,包括產品份額的發售和登記、產品登記備案手續、受托財產的記賬、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受托財產管理相關活動信息資料的保管、產品凈值的計算、代表投資者利益行使訴訟權利或者實施其他法律行為等,真正涉及投資者利益的僅有第(四)項“按照產品合同的約定確定收益分配方案,及時向投資者分配收益”及第(七)項“辦理與受托財產管理業務活動有關的信息披露事項”。
而投資者,在風險自擔的前提下,憑什么將財產交給資產管理者去運作?除了基于對資管方管理歷史經驗的信任外,投資者最需要知道的是:資管方是否制定科學合理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盡管監管對金融機構在這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但并未在具體職責中得到體現);資管方投資產品方案是如何確定的,盡職調查是否到位;投資收益的形成渠道及投資風險的評估是否合理;投資損失的幾率及觸發的條件,以及管理人員可以或應當采取的規避風險的措施等??傊?,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如何認定資管方在資管受托期間是否真正從投資者的利益出發履行受托管理職責;在形成投資損失的情況下,投資者在何種情形、依據何種事項,可對未勤勉盡責的資管方提出索賠要求。這些內容,應當能在資管人職責中得到有效體現。
問題的關鍵是,對于可能出現的投資失敗,到底是由于管理人經驗不足或不盡職,還是由于客觀因素,往往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紛爭之中。在買者自負的導向下,監管部門也許很難對資管行業人員的行為形成有效約束,如果有,那就是信息披露,因此應該在信息披露方面做更多、更細化的要求。
同時,要重視資管從業人員道德風險防范問題。資管行業與其他行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用戶體現差。投資者依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往往難以判斷所投的產品的優劣。因此,投資者對所投產品的優劣判斷更多地是寄托于資管人員身上,更多地取決于資管人員的良知與職業操守。因此,在監管上應強調資產管理機構道德風險防范問題及機制建設問題,體現對資產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的底線要求。
凡事不破不立。打破“剛兌“無疑是為了資管行業甩掉”剛兌“的拖累,更加健康發展;但同時也需強化對投資人的權益保護,從某種意義上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管。說到底,我們規范資管業務,促進資管業務發展的初衷是什么?服務實體經濟無疑是核心之一。但是,幫助老百姓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助力于百姓“美好生活”的實現,或許也是此中應有之意、是資管的價值所歸!
(本文作者介紹:先后供職于工商銀行、人民銀行,現為銀行監管部門人士,長期負責小企業金融服務推進工作,潛心研究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