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楊曉鶴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9月6日,時隔兩年歸來,華為再次發布了Mate系列手機。
雖然發布會依舊有“吊打蘋果”傳統,不過“余大嘴”余承東一句英文簡單帶過了處理器介紹,還是讓大家化身偵探。實際上,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不想過多提及的處理器,正是華為的“芯痛”——不能用麒麟系列最新芯片,用的是高通驍龍的芯片。
不過,這款新手機意外地采用了驍龍8+處理器,不是此前傳言的上一代“火龍”;不意外地是這款芯片只有4G,沒有5G。實際上,被封禁兩年的華為,不僅5G芯片,甚至高端攝像頭、12G運行內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可以說新發布的Mate 50,也是在帶著腳鐐跳舞。
這些措施也讓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遭受重創。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高端手機市場上,華為44.1%的份額,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一,如今在很多統計中,已經被歸類到前五以外的Others(其他)。因為沒有高端芯片,2021年華為直接沒有推出Mate系列旗艦機,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數碼市場,消費者一年時間就會忘掉舊愛,轉投新歡。
從數據看,過去兩年中,蘋果以16%的市場份額排名升至第二,要知道蘋果手機定位高端市場,出貨量鮮有低端機型。可以說,華為曾經想挑戰的那個巨無霸,如今更加強大。為了不被2天后發布的iPhone 14 打敗,這次華為也推出了衛星通信等智能機黑科技。
這些黑科技功能能否彌補5G的缺失,要看9月21日發售后,屆時經銷商是否會對Mate50加價發售,市場對這款機型的熱情都可“管中窺豹”。當然,華為也并非僅僅依賴這款手機“翻身”。這場發布會上,華為也推出了筆記本、音響等諸多生態產品,以及問界M5 EV純電版車。
華為與蘋果競爭,某種維度已經擱置,當然是非產品和技術實力的因素。極速進軍新能源領域的華為,競爭對手或許已經不是蘋果。
不得不發的旗艦機
華為的Mate系列之所以備受期待,主要原因是這款機型,幾乎算是國產智能機,唯一一款“沖高端”成功的系列機型。
一直以來,國內外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幾乎被三星和蘋果把持。Mate系列算是堅持了10年,某種程度算是打造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按笃灵L續航、AI影像、反向充電、隔空手勢操作都是華為的創新”,這次發布會,余承東回憶了華為Mate系列的發展節點。
對于旗艦機來說,不斷地創新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關鍵。這也意味著,雖然華為兩年沒有發布新旗艦,但其技術也在不斷積累。所以盡管沒有5G,Mate也會搶占一些技術首發權,對于華為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所以大家會看到,華為首發了一些黑科技。
最值得關注的是Mate50率先支持了衛星通信能力,這樣用戶即便是身處荒漠無人區、出海遇險、地震救援等無地面網絡信號覆蓋的環境下,也能隨時通過通過App,將文字和位置信息發出求助,并支持多條位置生成軌跡地圖。
這項技術很多廠商都在研發,預計在2022年,吉利收購后的魅族手機,以及即將發布iPhone14,都會采用衛星通信技術。華為搶先發布這一技術,也是為保住華為在通信領域的領先。但坊間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一技術適應場景多是徒步、野外作業等人群,日常生活場景中很難用到。
還有華為新發布的XMAGE影像系統,首發10檔可變光圈,還有業界最大F1.4光圈、支持2.5cm超級微距拍攝。同時,華為Mate50支持100變焦范圍,華為Mate50 Pro支持200倍的變焦范圍,這套影像系統目前算業界天花板,可如果技術留存到明年,也不會有優勢。
當然,華為這次還帶來了沒電也能打電話能力,華為Mate50系列在1%低電量下自動進入應急模式,支持通話12分鐘、亮碼10次,或者掃碼4次等應急操作。
其他諸如昆侖屏幕、智感掃碼也是華為系列相對熱門的創新。正是這些技術能力創新,華為需要通過新款手機將其推向市場應用。
當然,不少消費者認為Mate 50外觀設計不夠好看,再加上4G的智能手機,也讓不少本打算換機的消費者打起了退堂鼓,這也是仁者見仁的選擇。
畢竟從橫向看,如今能和Mate全方面抗衡的機型,也就是三星的 S22U,以及小米的12 SU,還有即將發售的iPhone 14。但蘋果傳統的擠牙膏式創新,iPhone 14預計也很難帶來顛覆式創新,贏得市場還是依靠整體優化體驗感。
華為艱難拓展布局
在沒有華為Mate 新款的兩年時間里,華為出售了榮耀和X86服務器業務,但也沒能阻止財報數據的下滑。
根據華為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2986.80億元,凈利潤為146.29億元。華為銷售收入的總體降幅不是很大,同比下降了5%左右,但凈利潤已經腰斬,去年同期還有360億元。
與華為一起度過難關的,還有全國的華為門店。
第一年中,不少店依靠華為Mate40系列的溢價銷售,還賺得盆滿缽滿。第二年中,華為開始加大布局智能生態體系,期待用生態產品頂上,維持著單店成交額。
為此,這兩年華為也接連發布了不少智能生態產品。從這次發布會看也可以看出,華為的生態產品之多,已經媲美“小米雜貨鋪”的數量。
在智能機配套的產品方面,這次華為帶來了華為 FreeBuds Pro2、華為 Sound X 劇院版和華為 Sound Joy,以及Watch GT 3 Pro等幾款產品。這些產品本身技術升級空間不大,都是小功能迭代升級。
更重頭的是,一些華為大件產品。在大屏幕顯示器上,華為帶來了分體式筆記本MateBook E Go ,以及華為最大的平板電腦產品MatePad Pro。在kindle敗退的市場中,華為也推出了墨水屏MatePad Paper 。
還有不太被關注的高性能主機市場,華為帶來了華為 MateStation S,以及一款新奇產品華為家庭存儲,這款產品憑借華為的分布式存儲,能幫助手機和PC實現 2TB+2TB、8TB+8TB 兩種版本擴容。
如果說這些生態的共同特性,可以總結出亮點。首先都是屬于鴻蒙生態,這讓華為的眾多產品能夠實現超級互聯功能,因為不同硬件產品之間都用鴻蒙系統,不僅解決了其他生態還需應用互動的累贅,更是能讓硬件之間也可以數據打通。
另一個特點就是價格都貴,這次華為手機最高就到了12999元的售價,在國內2000元左右的主流智能機消費市場,這款價格確實不低。而且華為的生態產品也普遍比較貴,這次發布會中,不算華為 Sound X 鎏金版和墨水屏尊享版等特殊版本,其他普通版本產品也并不便宜。以智能音箱看,華為Sound X new售價達到了1899元,小米的高保真音箱是448元,品質和技術造成的差距,是否造成了4倍的差價,還得打問號。
但似乎市場對華為的一些產品還比較認可,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在中國市場,華為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為83.8萬臺,同比增長80.7%,市場份額為7.3%,排名第四;華為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03.9萬臺,同比增長0.5%,市場份額為17.7%,排名第二。這些生態產品,確實為華為消費者業務“止渴”。
也許華為Mate系列,由于缺少5G能力,已經被規劃為引流款,而眾多生態產品高定價,則被規劃為利潤款。但對于華為的體量來說,顯然生態產品短期還難以撐起跌落的營收。
那么,華為的真正依靠是什么?
競爭對手或已經不是蘋果
在2022年中,華為凈利潤降50%之際,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帶來了第6次“寒冬論”。稱除了為生存下來的連續性投資以及能夠盈利的主要目標,未來幾年內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邊緣業務應該縮減或關閉。
其實華為資金端募集的難度,早已經初見端倪。據《證券日報》統計,截至 8 月初,華為今年發債募資額將達到 24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已經是去年 80 億元的 3 倍。
而華為的這場發布會的壓軸產品,或許是華為未來的答案。
在這場發布會上,余承東最后介紹了AITO問界M5 EV。這款純電車型 ,定位五座中型 SUV,搭載 HarmonyOS 3 智能座艙,標準版與性能版的售價分別為 28.86 與 31.98 萬元。車機系統一直是問界系列的強項,也是這款車備受關注的原因。但由于問界系列是華為智選,不是Hi car合作模式,所以沒有華為最強的自動駕駛方案,目前這款電動車的輔助駕駛僅為L2 級別。
即便如此,問界系列的大銷,也讓華為找到了新的方向。據華為披露,截至2022年9月6日20點30分,問界M5 EV訂單用戶已超過3萬。而自AITO問界系列自今年3月5日開啟交付,僅用170天就完成超3萬臺交付,缺芯、疫情、高溫、限電等諸多因素,似乎并未太大影響銷售成績,同時在8月份,問界實現單月交付破萬的成績單,AITO也成為成長最快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新的問界 M7 已經發布,即將開始市場銷售。對于兩款車未來的銷量,華為也是比較有信心,這從問界系列的合作伙伴賽里斯,已經在重慶二廠投產,三廠開建的擴產力度中可見一斑。外加Hi car合作模式中,阿維塔11、極狐阿爾法S等車型已經發布,華為系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
據IT之家報道,有經銷商采訪時提到:“按一輛成交價 30 萬計算加上車貸及保險收入,賣一輛車能賺近三萬塊,這個毛利水平相當于賣 60 臺華為手機?!毙略燔嚐o疑是華為手機業務遇挫后,華為可以真正依靠的新業務。
目前,華為已經率先進入新造車這條萬億賽道,相較蘋果造車8年難產來說,華為已經領先一步。
或許是在智能機領域躺賺的太舒服,蘋果在可預見的兩年內,已經也不會推出汽車產品。而對于華為來說,余承東曾言2023年王者歸來,華為手機面臨的桎梏,屆時應該也很難解除。所以短期內,大家的焦點競爭對手可能已經不是彼此。
華為每年造車相關的投入超15億美元,全力以赴的新造車道路上,華為終于可以大施拳腳。再造萬億美元的特斯拉,對于華為來說也并非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當然,華為還有造車還有最后一道“緊箍咒”,那便是2023年前不親自下場造車。
也許競爭緊迫,華為已經在路上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